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04|回复: 6

Vista入门探秘系列[连载中]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6-18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Vista入门探秘系列一:选择版本要留心' V7 u( y- R( M% y6 ^2 l
  ?9 R+ S3 m$ t4 F: Q: Y6 `. @
在Vista 当中,微软依旧依照以前的惯例,为不同定位的用户群体提供价格和功能都有差异的不同版本,这些不同的版本,微软的内部称呼是SKU。这些SKU是根据消费者、组织的规模以及应用范围来定的。比较起Vista的上代产品Windows XP,Vista的SKU计划版本更多更复杂,然而个中也有一些选购技巧可以供用户参考。
6 ]2 l& f* i% Z# V2 E# |Windows XP自诞生以来一共有6个版本,除了刚开始就发布的家用版和专业版外,还有随后加入的媒体中心版、64位版、Tablet PC版以及新兴市场Starter版本。现在,64位、媒体中心以及Tablet PC版本的功能已经整合到部分Vista版本中,因此这几个版本就没有专门独立出来。
) {5 }, B2 p2 a/ w
9 v6 @* v$ i4 u! V+ [  目前Vista共有Home Basic、Home Premium、Ultimate、Business、Enterprise以及Starter六个版本。其中,Home Basic、Home Premium和Ultimate属于为个人消费者而设计的版本,Business和Enterprise属于为大中型企业设计的版本,两大群体的交集 ——小型企业群适用的版本为Ultimate或者Business。
$ w6 f" L* P7 v  {( p' s" \$ H9 D' V" j# N7 p+ u6 p( Y4 l
  这几大版本中的最底层版本,当然是Starter,该版本是专门为新兴市场的低价位电脑而设计的32位操作系统,跟Windows XP的Starter版本一样,都限制了可执行的任务数,不一定在中国市场上发售。
0 H* c# Q/ Z8 S6 l8 A
; I4 j3 v/ O$ C; f4 w1 M  普通用户最常使用的将是Home Basic版本,特别对于不少依然采用老式显卡而又没有短期升级计划,内存又足够大的用户来说,这个版本足够使用。这个版本采用Vista基本的用户界面,与Windows XP对比起来,主要改进在安全性以及搜索组织方式上。然而大多数中国家庭用户都有为未来升级做准备的打算,因此对多数中国家庭用户而言,Home Premium才是他们想要的版本。在Home Premium版本中,微软为其增加的特性包括Aero用户界面,媒体中心功能(相当于把XP的媒体中心版本嵌入其中),诸如制作DVD那样的额外媒体功能、Tablet PC功能以及诸如PC to PC之类的移动特性。( {6 M9 d. X4 n
' S5 E' K; ^9 Z
  而最符合中国精英型用户以及个体顶级用户使用的莫过于Ultimate版,这个版本是作为覆盖个人消费者和小型企业群体而设立的,融合了台式机以及笔记本的各种功能,包含了Home Premium以及Enterprise版本的所有特性。
4 ?% Y! n3 U7 D, u, P* m6 {0 l: i) s. e
  而对Business版本来说,它移除了Home Basic版的一些娱乐特性,加入了Aero界面支持、Tablet PC功能、传真和扫描、诸如像组策略支持和加密文件系统等企业应用特性。而Enterprise版则只对跟微软签订SA协议的用户开放,它包含的独一特性包括Bitlocker Drive Envryption、All Worldwide interface languages、Vritual PC Express等。! @0 H( |* ]5 R# \( @# r

" |" t1 P/ A. Y" ^; Q  无论采用哪个版本的Vista,安装程序的容量已经远远比Winodows XP要大,微软官方提供的是一张DVD盘作为安装介质。如果客户坚持要采用普通光碟安装的话,微软也可提供一套4CD的套装安装盘。对用户而言,他们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尽管微软在Vista演示的时候提供了很多看起来让他们目瞪口呆的超炫特性,但是这些特性往往只有在集各版本之大成的Ultimate版上才有。
5 n" X$ Q, |( M8 \# X/ z5 c2 g) ]* B
9 s4 w! X7 {4 m6 J, g; u2 d7 ~, U  此外,对中国用户来说,他们更应该注意的是Home Basic版中除了没有炫目的Aero界面外和媒体中心外,也没有双处理器的支持,DVD Maker、Themed Slide Shows等一些实用功能。若已经部署安装了Winodows XP的用户,以从Home Premium较为合适。, H1 U* `& v2 m: Q/ `3 [- X

' b6 U& @" u. W7 [[ 本帖最后由 markqiu 于 2007-6-21 09:34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Vista入门探秘系列二:眼花缭乱的界面大革命7 I( {, c1 @$ [! d* s# {& w, G2 K5 K

0 O$ k$ X- R6 `" L: J从微软操作系统的历史来看,界面的革命性变化程度已经成为每个操作系统的改变度的最明显指标。从80年代的Dos那黑白分明的命令行界面进化到Windows 1.0的界面是一次大进步,从Windows3.1进化到Winodows95上,又是界面的巨大变化让用户马上感受到这种进化的幅度。而从 Windows 98进化到Windows Me,恰恰是不进化的界面让不少用户刚接触时喊出“没进步”的评价。到了Windows XP时代,界面的尝新变化立马让Windows XP受到如潮的好评。在Vista发布的今天,Vista又有什么新鲜的界面体验,让用户去爱上这个全新的操作系统呢?/ z. h: @9 \; ~
% f3 D7 X- d" x# D, {
微软在Vista的产品规划中认为:“我们可以在不打开文件的情况下看到文件的概要内容,快速地找到应用程序和文件……公共的窗口元素被精简,使得用户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在内容上而不是用户界面上,可视基础更加具有信息性、直观性和帮助性”。9 N& h7 {3 O6 _6 B+ U; i5 r
% v& _( B/ F: r/ V$ B' m! @. }
  正是基于这种规划,微软苦心创立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自Vista的界面在数年前泄漏以来,越来越多的用户了解到这种效果的炫目,不少中国用户都习惯称这种效果叫做“毛玻璃”,它的学名叫做Aero。Aero效果只在Home Premium、Business、Enterprise以及Ultimate版本中有效。而用户必须拥有支持DX9的显卡以及1GB的内存,才能正常运行Aero。5 ~$ E! y3 f! L) a" ]

  R* _0 N9 G0 }  试用版用户经常提到Aero的“毛玻璃”效果,认为这个变化相当不错。所谓“毛玻璃”,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窗口将会变得像毛玻璃那样有磨砂效果,变得透明。这样不但美化了界面,而且也有助于用户将精力更集中在内容上。然而,需要指出的是,Aero包括的不仅有“毛玻璃”效果,还有Winodows Flip以及Flip 3D这两项新特性。所谓Winodows Flip,也就是先前各版Windows的ALT+Tab任务切换组合的升级版,它能展开当前用户打开的所有窗口的缩略图,有利用户更明晰地看到自己想要找的窗口。而Flip 3D则以3D轮换的效果,开始让用户体验3D界面的特性,尽管目前只有窗口切换可以初步实现3D效果,但是这已经逐步透露了微软在未来操作系统界面上的前进方向。& ?- n  b& c6 m' U4 y; l
/ G6 x4 ]) W( ?& p! \8 d- O8 O" U
  除了Aero效果外,微软对Vista界面内容的阅读观感也作了一些调整,让用户看起来更迅速地能够抓到内容的中心要点。例如,在Vista的资源管理器中,Preview Pane可以让用户直接看文件的属性而无需再点击右键查看。Reading Pane则可以让用户补需要打开诸如照片管理器等程序就可以直接预览文件。此外,对话框以及向导中的字体也变得更大,早在Windows XP时代就开始导入的ClearType字体特性在Vista里面也得到了更大的改进,让用户阅读文字的时候觉得更平滑,提高阅读效率。以上一点一滴的改动都让Vista变得比以前的任何一代Windows看起来都舒服。微软官方甚至表示,像引入了改进了的ClearType特性后,Vista用户每工作 8小时就能节省24分钟。这种数据究竟有多大代表性无从考究,但是对刚接受Vista的用户,特别是长期使用电脑的信息工作者而言,一种能够让他们的观感更为舒服的界面,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内部特性解说,从而赢得他们的高印象分。
1 P' u6 O% [6 U. r0 f/ p- w0 l! L* _( }
  在操作上,Vista也作了很多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改进。多年以来,不少用户都喜欢在Windows的桌面上放置一些小工具(Gadgets),例如传统形象的时钟,当天的天气预报,新闻短报等等,尽管苹果操作系统的用户一早已经享受了系统内置的相关工具程序,但是对Windows的主流用户而言,Vista才让他们开始领略到小工具的妙处。微软默认把这些小工具统一放在桌面的右侧,称为Sidebar,用户可以随意添加删除小工具,这对不少已经习惯了静态桌面界面的用户来说,既是一个新鲜的尝试,也是一个重新习惯的过程。
( ~9 k/ M8 m6 L& ?; \9 K8 D( Z& @8 H9 V! k# s& z; n
  让用户一旦使用上Vista就明显感受到界面的改善,同时更简单地管理应用程序、阅读内容更便捷,是微软在设计 Vista的时候首先考虑的要素。从设计之前的调查开始,微软的内部立项已经表示要针对从初学者到熟悉者的所有用户,提供一种全新而且直观,并真正能够提高生产力的界面。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微软针对硬件,特别是显卡的效能提升,相应地作了很多软件上的配套跟进,同时也大量借鉴了在苹果操作系统中已经被证明是有用的优势。尽管我们无法预知微软未来的操作系统会否走上更多3D化的道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苹果的操作系统不断革新换代,NVIDIA、AMD -ATI以及英特尔的图形核心效能继续提升,那么Windows下一代的操作系统界面仍将会带来更多的变化。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0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Vista入门探秘系列三:处处搜 时时搜: |9 I3 d; j. q- l$ H
" p6 J0 A% R# E4 a/ U- p
2003年,当使用 Google搜索的风潮迅速在世界普及开来的时候,微软一开始对Google的成长并不感到担心,但是随后Google快速增长的态势终于让微软承认了在搜索以及网络服务领域上的落后,随即展开一系列绝地大反攻,包括加强MSN搜索效能,发布Live战略等等。然而,最让微软念念不忘的,是在其最大的强项 ——操作系统中强化搜索功能。在微软开发Vista的产品手册中,开宗明义地说明“Vista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的访问所需应用程序和信息的方法……”事实上,在Vista中,用于搜索程序以及内容信息的搜索工具栏几乎随处可见,时时可用。
& t7 o" C5 G' @# ]
. y- Z$ }, s* P" M从Windows98或者 Windows 2000升级到Winodws XP,不少用户对新操作系统的操作印象就是桌面图标大幅减少,不少程序都需要在开始菜单中层层点开才能使用。因此,不少用户对Windows XP开始菜单的第一印象并没有打上高分。在新发布的Vista中,微软改进了开始菜单对查找应用程序、文件菜单以及电邮等的方式,在开始菜单中内置了 Instant Search区域,便于用户键入自己需要查找的项目。无论是文件名还是文件内容,都可以搜到。为了更快速地搜索,Vista还会自动选择用户键入内容中地最合适选择,让用户无需在列出地搜索结果中再作选择。
$ F# m9 O4 h% F& O4 ~
' W5 x$ c3 g8 \: j  Instant Search区域不仅仅出现在开始菜单中,还出现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以及程序管理器、控制面板中等窗口上,几乎到了随处可见,时时可用的地步。如果用户还需要在资源管理器中进行更详尽细致的搜索,他们还可以使用高级筛选窗格,这个功能允许用户设计符合多重标准的搜索。, U3 ~. L4 ^. L3 m2 a

) r( P" w- m7 D- G" u0 K  由于Vista的搜索设计是把文件的属性作为“元数据”来处理的,因此无论文件存储在硬盘中的什么物理位置,Vista都可以迅速搜到。为了让用户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更好地定义文件属性,迁就自己的搜索习惯。用户可以在文件后的预览窗口编辑属性。然而,这会引入一个新的思考点——在当今用户的硬盘中存储了海量文件的时候,用户若经常手动去为文件编辑属性,并不是一项“优差”。跟在互联网上搜索“他者”制作的内容不同,用户本机上或本网络中的文件内容,很多时候需要用户去为文件作出注释以及编辑属性,才能方便用户以及协作伙伴进行更精确的搜索。怎么面对这些用户大量的注释需求,成为微软的又一大挑战。
5 l& z+ h4 k# y# q
0 ~3 k! j1 b% T) V5 D! W  毕竟,在Vista中引入新的搜索机制,只是微软在看到Google的搜索工具条以及用于先前Windows版本的MSN搜索工具条成功后的一个后续性跟进动作,然而Google搜索原来所面对的人群主要是互联网用户,但在单机以及商业网络搜索的领域,由于信息内容的显著增加,需要用户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让他们逐个文件编辑,进行Tagging your Files并不智能,Vista只是集成了当前在搜索技术上的大成,但这只是在搜索创新上的其中一小步。
- U  L: s3 Y% c4 |0 X$ ]) x- O. n3 w
  然而能够做到快速搜索的先决条件是当用户第一次进行搜索的时候,确定接受Vista对编制一个系统文件索引的要求。如果用户在第一次搜索的时候不接受这个要求,其后的搜索的速度就会大为下降,甚至不及Windows XP。这点也反应了Vista的搜索改进,必须建立在用户初次安装使用时的更多的时间消耗上。
9 T7 ]! h  U3 d: }; L+ O
8 Z7 J8 U; D5 ?# c  无论如何,Vista将搜索的观念灌输在每个细节上,微软非常明白未来的挑战在于帮助用户应对内容迅速增长所带来的烦恼,Vista的搜索功能也被空前强化,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怎样更智能地让用户更方便地按照自己的习惯,用最少的工作量就可以最快地搜索出所需要的内容,是微软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Vista入门探秘系列四:从被动到主动的防护机制' |  i' ?# [/ m/ P  i  l' M4 }% ]6 Q

4 ~0 v3 W$ J! ]# c4 V这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折时代。先前用户需要搜查什么,他需要在Google或者其他搜索引擎上面按照一定的搜索规则,对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进行搜索。但是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内容保存到本机以及商业网络中,用户需要主动为日渐增加的内容添加各种便于搜索的注释,才能方便自己以及协同工作的团队人员更便捷地找到自定义的内容。防护机制亦然,昔日病毒作者以及黑客通过各种恶性程序对电脑进行攻击,杀毒软件只能被动查毒杀毒。如今黑客们更乐意伪装出各种钓鱼网站,引诱用户上当,这要求防护机制也作出改变,主动提醒用户去防范于未然。Vista的安全机制,因此与先前的版本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 V' ^* F/ G' e* k6 c3 Q
, `& k# t' a9 J在Vista 内置的IE7里面,微软采用了Phishing Filter反钓鱼机制,这是一个在线服务。他可以根据国际安全机构关于钓鱼站点的最新消息每小时刷新更新,并且为IE7用户提供可疑站点的警告。根据微软的介绍,Phishing Filter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几个方面,一是将用户要访问的站点地址跟存储在电脑上的合法站点列表进行比较,二是分析用户想要访问的站点是否具有钓鱼网站的特性,三是将用户试图访问的站点发送到微软提供的一个在线服务,这个在线服务立即检查该地址是否在黑名单内。
3 z: a0 ]3 f3 ?; F" o! z% Y: g% V: x3 X4 b- O( h% e  d
  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用户必须在安全和隐私之间作出选择,要么把自己即将访问的站点地址提交给微软进行安全判断,要么不让微软了解自己想要访问什么站点。这将会成为主动时代的一个特征——应用程序或者服务将会在服务商和用户之间进行即时的积极沟通。即使用户现在无法接受这种服务,今后他依然会面对类似的情况。# U" ^* y5 W& \+ b: O" U/ M$ k

; i0 x4 d+ ?! _) ^$ ^  除了反钓鱼机制以外,在Vista的保护机制中,还有一项备受争议的防护机制,这就是Parental Controls。只要家长或者用户管理员对Parental Controls进行设置,可以选择限制特定的程序运行,并且查阅曾经使用过的应用程序,访问过的网站,甚至限制其他用户使用电脑的时间等等。
  k1 Q2 O9 S( ~; Z3 W$ f( Z0 G! m- V
  这项机制在试用版发布之际,已经在微软内部中引起讨论。到底这种免疫会对少年儿童用户产生怎样的心理影响,是否会造成过分反弹,目前微软也尚未作出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安全机制将成为主动防御的一部分。
1 U5 m. r$ B8 E7 n8 t. M9 h( p: M# n7 U1 _( s3 B
  除了Parental Controls外,Vista中的一组名为User Account Control的新功能,也是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者对使用应用程序的灵活性和安全性的平衡性探讨的一种新尝试。这种功能让普通用户平时如常上网和使用已经装好的应用程序,而在装新的应用程序时需要输入管理员密码。在中国,当前流氓软件在网上肆虐流行,对安全性追求比较高的用户可以选择使用这种新功能,防止流氓软件未经用户同意,自行在电脑中安装了流氓程序。% U( Y9 i6 |! i

. X; L: U( l7 b2 b/ G+ e- P  一个经常上网的用户,最大的烦恼之一就是碰到忽然弹出的浏览器窗口。这些弹出窗口当中不少是煞有介事地伪装成容易令人误会地对话框或者数据内容,要求用户点击,从而落入了别有用心者的圈套。为此,在Vista里,微软强制性做到每个 IE7的窗口都显示地址栏,这样可以帮助用户认清这些窗口到底出自何方,同时在地址栏中能够支持多语言显示,让用户避免误把用其他国家跟英语字母类似的语言字符当成英语字母,落入圈套。1 m$ F* V6 y; Y3 r5 l% ^# O. U

, m0 J) q/ S8 c0 p  除了以上这些外,一些在Windows XP发布后期所加入的安全策略,也整合到Vista中。例如Windows防火墙、Windows Defender、IE7保护模式、IE7 Security Status Bar、InfoCard、Windows安全中心等等。
1 [# {& Z. l7 L& G% R6 p' _( _9 r  d0 k+ ?% w. r
  然而微软也特别强调称:“Vista并不包括实时的病毒保护,但在这我们所讨论的是补充兴致的反病毒软件并不能替代第三方的防病毒产品,像由微软的病毒软件合作伙伴提供的防病毒软件。”对用户来说,微软的这一段补充介绍已经充分说明了Vista所强调的是从被动防护到主动防护这个过程中微软所作出的初步尝试——这个尝试仅仅是一次起步,跟诺顿、卡巴斯基等等已经相对成熟很多的安全软件相比,一个即使按照最高安全级别来设置的Vista系统,仍然是不能单独应付当今如此复杂的安全环境。- C2 t7 g# D1 s3 H1 d, }9 a1 n
6 F. ]; Z% }' U' I0 K6 r+ k
  微软在Vista的设计主体思想中尤其强调要给用户“信心”,在产品手册中,微软也提及了Vista将帮助用户完成三大目标,一是“预防病毒、蠕虫程序、间接软件以及其他潜在有害软件的攻击”,二是“更加安全的在线体验”,三是“了解PC合适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之中,以及如何使它更安全”。尽管微软声称 Vista已经是Windows有史以来最安全的版本,但是,正如当年Windows XP发布的时候,也是当时史上最安全的Windows版本,依然需要历经两次大型SP补丁集的大幅修正。Vista发布以后,同样会面临在新的安全环境下的全新挑战,届时Vista的SP补丁集又会为用户带来怎样的信心保证,值得观察。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Vista入门探秘系列五:性能提升 一切从开机开始7 D) C* I: E- m  M' ~. f( K' e) t

& s( w* F  G" }5 e/ c$ A5 M. WWinodws3.2 时代,我国的用户开机进入Windows3.2的系统不用20秒;在Windows95时代,大多数用户从开机到进入桌面也大概在30多秒左右;到了 Windows98,已经有不少用户抱怨怎么开机需要等待1分钟才能进入系统;而Windows XP的推出,让一些硬件配置比较低的用户花上一分半钟就忍受开机等待的折磨……不仅开机如此,关机的时间也随着Windows的版本升级而变长。对 Vista,用户所渴望的不仅仅是这个新的操作系统变得更人性化,更安全,而且性能应该有更大幅度的提高——至少别让开机速度突破两分钟大关,让一杯冲好的热咖啡变冷。' C+ F& D2 |! B* ^

6 g# x5 g) p- ~# `然而这个问题又变得吊诡起来,对硬件厂商来说,他们希望用户购买自己的最新硬件产品,用强劲的处理器、支持更多特性的新芯片组主板去支持Vista。对他们来说,Vista的发布就意味着新的买气机遇。而对用户而言,尽管早在2000年初期已经购买电脑的企业用户以及前几年购买了电脑的家庭用户,近期的确有换机升级的需要,然而随着内存的大幅涨价,他们更希望看到可以用较低的价钱买到相对低配置的机器,可以流畅运行Vista。微软必须再次作出取舍。这不是微软第一次面临这样的问题。只不过微软这次更为取巧,直接从开机和关机这两方面去作出平衡,让用户的感受更加直观。* D2 A: y/ W6 t, _. P6 K6 w8 c

9 Z+ ?' H  J, a3 G  Vista引入一个被称为是“睡眠”的电源状态。在电脑“睡眠”状态的时候,用户的文档、应用程序和数据同时被保存到硬盘和内存中,因此用户再次启动系统的时间得以缩短。
( F: ^9 G# ?- |: U4 f, f+ V0 N. v) g) }( n/ S# X# d' a+ Z3 O
  此外,针对不少用户经常抱怨的每天早上用电脑觉得很流畅,到了下午却越来越慢的情况,Vista还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内存管理技术——SuperFetch。3 o3 [1 {0 V2 m9 W! Y
+ O/ X, i& @" h% q
  在Vista先前的其他Windows其他版本中,如果用户不在工作状态时,诸如病毒扫描和磁盘碎片整理之类的后台程序会自动执行,而且会一直存储在内存当中。当用户回到电脑前开始工作的时候,依然驻留在内存当中的后台程序会跟用户开启的前台程序“打架”,争抢内存资源,导致系统变慢。
0 E5 c9 a7 ?  Z7 ~. |; u# L' v3 W- }" G' J5 M$ |4 A( r
  在SuperFetch的管理下,Vista先把用户程序定为高优先级别,而把后台程序定为低优先级别。当用户回到电脑上工作以后,电脑会将先前运行的高优先级别程序重新放在内存中运行,从而上用户的电脑可以保持长时间比较一直的流畅度。此外,SuperFetch还能“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看看什么程序经常被使用,然后就把这些程序加载到内存中,让电脑的相应速度更快。
7 }  z! V4 d" m# @9 s8 Y" T9 n) |5 f
  另外,Vista还引入了低优先级别I/O概念,把Defender等一些日常维护程序设为低I/O级别。这些被设为低优先级别的程序,不会减慢普通程序的运行。
& y6 A, v# J/ ]- g0 c" t; F, u' G2 V
  Windows的老用户再也不会在Vista里面找到磁盘整理程序了,过去,经常使用磁盘整理程序的用户,不管是否真正体会到性能的改善,心理都会觉得有安慰。经常进行磁盘整理甚至变成勤劳的一种表现。而现在,被设置为低优先级别的磁盘整理程序,无需在独立对话框中出现,也无需用户手工干预,自己可以独立在电脑空闲的时候在后台运行。0 y% ~% g- B' y- G  l$ R3 D8 e" S
+ e9 f% U2 e' m6 m2 q) m# R1 l
  对Vista来说,最令用户关注的性能改进项,还在于引进了ReadyBoost这项新技术。了解英特尔明年发布的Santa Rosa平台的用户都知道,Santa Rosa会引入一项名为Robinson的闪存快速开机技术,让闪存帮助用户更快速进入系统。这项技术可以用于Windows的先行版本中。然而,对于暂时不想升级硬件的用户来说,升级Vista后,只要他有闪存盘,就可以先将闪存盘插好,在开机的时候由Vista检测出来,作为额外的缓存来加速开机。这比开机的时候先访问硬盘上数据的方法快捷很多。微软声称,ReadyBoost技术非常安全可靠,用户可以随时取下闪存,而不会丢失数据。而且,在使用的时候,闪存的磨损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微软已经用特殊的算法来优化磨损。被用来做ReadyBoost的闪存上的数据是加密的,不怕被随意窃取得到。3 E' s1 Y8 R, h+ L7 B$ z

. F; x' N2 k9 {( }6 z1 X  在Vista的产品手册中,用于介绍效能提升的章节,除了以上的新特性以外,还有一项名为性能中心的描述,然而,关于性能的提升,主要篇幅还是围绕上述展开。在厂商和用户的平衡中,微软采取了“弱水三千,只取其中一瓢”的做法,集中精力在提升电脑的响应速度上。期望可以做出折中的平衡。用户会第一时间被 Vista所吸引,因为Vista的安装和开机、关机速度都会变快。这些时候在硬件投入上支出会被模糊掉焦点。当用户一般欢欢喜喜地称赞Vista对效能改善良多,一边掏钱购买更多内存或者闪存盘的时候,硬件厂商也就欢喜了。9 h" M) k) c% a+ q  d6 F- O2 ]
! O2 I" {: |& ?3 N  Q' `3 f4 P
  微软要做的,就是这种皆大欢喜的效果。
鲜花(54) 鸡蛋(1)
发表于 2007-8-12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逼着大家买新电脑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8-12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VISTA XP各有千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5 22:24 , Processed in 0.14900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