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S君3 G- S; x! U- b) a8 ^) F. d
3 M% ?+ K7 B% r* v7 V# q
13年前温哥华发生了一宗中国留学生遭枪杀的命案,开枪的华人男子在犯案后第二天逃往台湾,就这样过了12年。直到去年他在前往韩国时,在当地被立即逮捕,并被引渡回加拿大。法庭日前宣判,该男子二级谋杀罪名成立,终身监禁,12年不得假释。+ W J" b# P" G( w
$ R" y: b, _# S
/ V; W8 E9 f! t. W# C/ W4 g0 m: t A2 j6 S
据CBC报道,华人男子翁立嘉(Lee Chia Weng,音译,英文名Kenny)于2006年1月22日,在本拿比一处停车场开枪杀死了19岁男子张少鑫(Shaoxin Zhang,音译,上图,CBC),并打伤了张的好友吴特(Te Wu,音译,英文名Ralph)。
5 y' d/ [( r+ \9 y8 ~* `. M; H0 }1 Y" r6 K% Z5 b! @
第二天翁立嘉便立即逃往台湾。因为台湾与加拿大之间没有引渡协议,翁立嘉改名为翁俊凯(Jui Kai Weng,音译)后,一直在台湾生活,不但建立起了自己的事业,还组建了家庭。
/ F d; C& u* I9 W4 q! m8 _: [9 }: F
转眼过了12年,翁立嘉觉得已经“没事”了,便决定到韩国读书。令他没想到的是,他抵达韩国后,就被韩国警方逮捕并立即引渡回加拿大。(韩国与加拿大之间有引渡协议)0 q. u/ X3 K$ K% c
; I$ c$ m" z" M, j3 R9 P( g
今年夏天,42岁的翁立嘉被判二级谋杀和意图谋杀罪名成立。
x# E& ~8 j# Y+ \5 E
' v# P$ K0 j( [4 w* H
( H$ Z; j# b& P) ~4 t% h# @
% @, x ~7 t$ N8 @ P t7 Z据此前温哥华太阳报报道,当年被他枪杀的张少鑫生前就读高贵林学院ESL班,来自中国沈阳。他的母亲在宣读受害人影响陈述时表示,“这件事对她的家庭造成了极度的悲痛和伤害,而她也始终无法从这件事中走出来。”
% v$ n/ A! u S. t2 J, I- \
- T- W$ W( I* R, v: IBC省高等法庭法官Mark McEwan表示,“显然张的母亲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为了这个结果她等了12年,一直期盼着翁立嘉能被绳之以法。”3 O- k/ N4 T% l% |* t, M
$ g4 m: u! J+ t
当年在枪案中受伤的张少鑫的好友吴特也向法庭递交了受害人影响陈述,他说明了好友的遇害对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吴表示,对于张的母亲失去了唯一的孩子这件事,他深感内疚。* }- t7 a6 J% R5 ]6 T% M
/ q( U% g9 H. M/ T2 P) N法官McEwan表示,“吴说自己毁了张少鑫的一家,至今他都无法面对张少鑫的母亲,他仍然非常难过。” R5 Q1 a* G8 `4 i% G! H
; |$ L% i W- |4 _9 ^6 b7 ~
翁立嘉的二级谋杀罪名成立,被判终身监禁,12年不得假释。因当年翁立嘉意图谋杀吴特,法官判翁立嘉入狱九年,与终身监禁一同执行。同时法官还表示,翁立嘉于加拿大服刑期满后,很可能在被遣返回台湾时,面临进一步的起诉。$ z# ] ^" o% V2 C: T
+ T! }) ?% E( @7 D7 U2 x+ E3 P( H" R“难以解释”的命案
. m( x& z8 h" M+ I, Q) E. O3 @法官McEwan形容,至少对他本人来说,这宗命案至今还“难以解释”。
# t. `( M$ S9 M& ~' Q4 M
* s( Z$ k" `& N3 P8 B4 C枪案发生当天,翁立嘉和几个朋友为了80元的夜店门票“纠纷”,约了张少鑫和吴特到事发的停车场谈判。期间双方发生争执,翁立嘉开枪打中了吴特的肩部及张少鑫的腹部。' \/ {( I) p- i+ T9 Q( Y' D$ R
# k8 \1 e1 H1 `9 S% }- T
翁立嘉第二天逃回台湾,这12年期间他在台湾娶了妻子,还有一个9岁的女儿和一个4岁的儿子。! t: j$ e5 k2 U& Q6 t' B% a! G
; M8 y, D2 a) y0 F, I据法庭文件显示,翁立嘉于1993年时通过投资创业签证(investor class visa)第一次来到加拿大,直到1997年时才回台湾念书。2003年,他再次返回加拿大并获得了永久居民身份。5 o, {8 n2 u6 o
& t; @3 E! b4 x6 m当时另一名涉案的男子唐焕生(Huan Sheng Tang,音译,英文名Leo)因涉嫌参与枪案,在2008年时被判妨碍司法公正。
0 ~$ Y* Y. ~. c0 j2 d1 ?. T, {4 B3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