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消费市场是非多,就连研究冬虫夏草的科研人员之间,也有巨大分歧。用刘杏忠的话说,“一开会就吵就争”。# x5 A$ W% v r. |* \6 T- B' F
“分歧主要源于,从不同角度研究冬虫夏草的人,对它的认识有很大不同。”刘杏忠告诉记者,从真菌分类的角度来看,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从中药角度来看,冬虫夏草是一个整体,不能等同于真菌。/ M) ]/ d$ U' x8 Z4 N. p; W
因此,此次王成树团队的研究成果也引起一些争论。因为该团队的研究对象并不是天然冬虫夏草,而是一种冬虫夏草菌——中国被毛孢。
“这是在近期的学术会议上,专家们交流、讨论十分热烈的地方。”李玉玲说,讨论的核心在于,对于其中一种真菌的研究结果,能否代表对天然冬虫夏草的研究结果?, G* K2 H$ @1 l/ F0 Z) B# o
王成树则认为,作为冬虫夏草菌唯一的无性型,中国被毛孢是真正杀死蝙蝠蛾幼虫并使其长出“草”的真菌。在他看来,冬虫夏草是菌虫复合体,中国被毛孢是其中的菌,菌中没有合成虫草素的基因,虫中当然也没有。5 h* F% F1 Q; U! _! E' i
“每次开会讨论时,大家都各有论据,但又互相说服不了。”李玉玲说,多年来冬虫夏草引发的学术争议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