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新年伊始,日本政府宣布在全球增设上百个日语中心,目的是为了因应中国在全球各地广设孔子学院。从2006年底开始,日本已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採取行动,并将2007年视为「关键的一年」。一场激烈的外交竞赛已在中日隔空上演。 $ Y0 b$ i# p7 N8 I& g- Z- ^( x
" d8 V. c7 h) m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外交已从「韬光养晦」走向「有所作为」。而随着综合国力上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愿意也有能力担当起更大的角色。「三大峰会」的共同特点都是以中国作东,集体邀请领导人到访。从这种「一个对一群」的外交运作方式,看出中国正积极打造自己的外交平台。
6 D e/ x7 V7 q+ M/ P
# ^7 k! ]7 f8 j+ t# \因应由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威胁,日本外交在2007年伊始即摆出咄咄逼人的进攻姿势。日本政府决定于2007年在非洲和欧洲新设六所大使馆,并增加一百五十名职员。
8 Q, f. {" G. p, T( V
% N# w# K$ }4 k( P再如,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明确提出了把欧亚大陆外围兴起的民主国家联合起来开展外交,建立「自由与繁荣之弧」的方针。
" ^. k$ F/ A" Z* s& {- A5 I
1 ] G ?- Q/ c& B" n' W( c$ `2 c% F此外,日本政府的外交决策中欧洲的份量也在加强,英国是安倍2007年外交出访的第一站。外界普遍认为安倍此次出访是为日本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创造条件。
$ b+ G4 b* J3 F& l5 d, ~- C" \5 a C
. [- q5 \- I' B- a& [2 C' I. o0 N日本的外交虽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日美之间的良好关系才是日本外交的重要支柱。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就曾表示,安倍没有把上台后首访国家定为美国,是对日美关系感到自信的选择。
% I5 d, H- k: \, N7 I2 p6 q6 z. A. m& e `2 W
与日本的一系列举动相比,中国还未有新的外交行动,然而有了2006年打下的基础,相信中国会在国际社会担当更重的大国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