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1 z. q) o2 y4 k: J9 |+ f! d/ E4 J
我們的禅修屬于密法,尤其屬于內密,所以,要觀五種圓滿。這是內密裏講的發心——勝義菩提心。/ z W, v0 Y; ^
0 m. _/ L7 V% ?6 w) {* U; R7 t 五種圓滿的第一個是住處圓滿:住處圓滿是密嚴法界。《根本上師祈禱文》裏說:“安于密嚴法界宮。”我們現在所在的一切地方,都是密嚴法界宮。密嚴法界宮指什麽?指我們的自性,一切處所都不離自性。我們的自性和住所是相融的,也是不二的;我們與整個宇宙是相融的,也是不二的。這就是住處,也是安住于自性中的意思。
5 k" S+ t I3 r( R2 F% [$ @ 8 ~$ k. h" C: |$ Y h3 E% N
有的人覺得座墊放的不合適,感覺不舒服……這都是分別。其實你已經安住在自己的自性中了,跟整個宇宙也相融了。' y# d9 a: D: \ W$ i
# E' i" B$ T; _1 t( u6 y 有些人面向虛空,說要跟宇宙相融……這都是鹦鹉學舌,你這樣怎麽能跟宇宙相融呢?只有當你回歸自性的時候,才能跟宇宙相融,之前不可能。因爲那個時候才能達到萬法一心,才是一個自性,跟宇宙相融就是萬法一心的意思。
9 a, R" e- x' u, h1 L, ^ ( @: r3 m: V& q
我們的住處是密嚴法界宮,密嚴法界宮指的是我們的自性。我們安住于自己的自性當中,這叫回歸自性。這個時候我們跟宇宙也是相融的,這時的能量無可比擬!整個宇宙的能量就是你的能量,你的能量就是整個宇宙的能量。
( ]! ?& w* U a4 V& _2 n& G: R
" j' [2 T, ?. }) L1 |; v 社會上的人也知道宇宙的能量大,若是能跟宇宙相融就擁有了宇宙的能力。這不是癡心妄想,也不能說白日做夢。但若是真的想達到這個目的,真正想獲得這樣的成就,就要學佛修行。
4 K5 ?3 G" c8 c6 b
: L5 L5 k v; Q 什麽是學佛?就是用自己的心去體會佛法,也可以說讓法入心,讓自己的心和佛法合二爲一,佛法即是心,心即是佛法,這就是學佛。學佛和學世間的學問不一樣,世間的學問是知識。5 |" s2 ~# r0 l* I" }, p, O' a6 B
& o4 J/ }* M1 l; Z7 ?! R0 r4 g
什麽叫修行?每個人都有自性,若是你能跟自己的自性打交道,這就是修行。你把法融入自己的心,讓自己回歸自性,這就是學佛修行。其他都是相似的,不是真正學佛,也不是真正修行。若是法沒有融入自己的心,自己的心沒有變成法,即使懂得再多,再精通,也和普通的學問沒有差別。4 O" j2 j0 m/ x2 ]7 U
% p4 [3 ?# c! ?4 B
那若巴很傲慢,因爲他是那爛陀寺護持南門的班智達。當時那爛陀寺有五百位班智達,他是其中數一數二的班智達,否則不可能是護持南門的班智達。但是智慧空行母告訴他:“你精通的只是詞句,還沒有精通意義,所以你要去尋找宿世有緣的上師帝洛巴。”他是班智達,什麽都懂,講辯著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他沒有精通意義。所以,若是法沒有融入心相續,心相續沒有變成法,法和相續脫節了,即使懂得再多、再明白、再精通,也都是理論和知識,不是真正的法。5 t+ z. ]) U0 J
5 z/ s9 U% ?) U
修行也是如此。若是你天天打坐,能坐五六個小時,七八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但若是沒有見性,沒有跟自己的自性打交道,都沒有意義。最多是種寂止而已,因爲沒有勝觀,無法解決問題。你還要輪回,還是個凡夫俗子,所以見性很重要。我們打坐的時候,要親近自性,跟自己的自性打交道,哪怕一分鍾、一秒鍾也行,你要保持自性,安住于自性當中。; F0 ]: Y9 f; y+ K6 k7 Y
- A& d! O! E8 k: f/ Y" F+ f( ] ~3 V
我們都會說“學佛修行”,但是並沒有真正明白什麽叫學佛,什麽叫修行,所以再次給大家講解,至少讓大家在理論上不糊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