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 f& a$ V5 H& k$ b s- d! \. h# l8 K+ {0 h3 G2 n
我們修禅定,內心要平靜下來,就要斷除對世間的貪著。如果對世間八法有強烈的貪著,內心就很難平靜下來,也很難進入狀態。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禅修班,有很多心靈引導,這都是不究竟的。喝“心靈雞湯”就如同吃去痛片一樣,能稍微讓心平靜一下,有人就認爲這是究竟的,永恒的。其實這什麽都不是。真正要進入狀態是非常難的。# d% G7 p& z; v$ s; K$ N
4 b: f4 C. }0 I% P8 ~3 m6 g; ? 我們坐禅的時候,眼睛能看到東西,耳朵能聽到聲音,能感覺到身邊的人在動,這就說明連五根、五識都沒有息滅。息滅了,是感覺不到這些的,但這只是初步的入定。雖然有時候睜開眼睛,但是不知道前面有東西在動搖,感覺不到。雖然耳朵是豎立的,但聽不到一切聲音。其他根識亦複如是。
% r, v9 ~+ X* b: R9 O! O# r; @: l . s/ t o2 H' @
通過五根産生的五識息滅了,這個時候呼吸就變得特別敏感。觀呼吸是很難,我們現在的狀態不叫觀呼吸。觀呼吸不是猛地呼出去、呼進來,而是自然地呼出去、呼進來,是自然的狀態。雖然有呼吸,但如果再下功夫,慢慢地就感覺不到呼吸,就沒有呼吸了,這個時候只有脈博。若是真正進入了狀態,再下功夫修煉,功夫到了,脈博也感覺不到了,沒有了。脈博沒有的時候,刹那念出現了。之前都是非常粗大的念頭。
5 H1 z, V4 h1 g3 r3 Y* C6 e " V- f1 }3 H4 |
我們現在觀念頭的時候,感覺自己的分別念太多了……這都是一些粗大的分別念。再修煉,再下功夫,念頭沒有了,這才是真正的禅定的狀態,這就是無想禅。這個無想禅和真正的大圓滿狀態有什麽區別?明白的人或者見性的人,這時的分別念都消失了,出現的就是覺性了,顯現的只有本具的光明。如果這個時候沒有明白,沒有認識到覺性,而只是在無想的狀態當中,就是普通的禅定。& U( x: I' K) w; v
, m% y9 y' @& r7 a; N, e. c/ N8 J 有些人通過上師的竅訣真正明白了自性,見性了,這個時候就有覺性了。什麽叫赤裸裸的覺性?就是一切分別念都消失了,這個時候只有覺性,沒有別的。之前,通過推理的方式對空性真理有所體悟,可能也會出現這樣的狀態,能保持、安住于這樣的狀態中。但是你沒有對空性的認知,更沒有真正見性,就沒有辦法保持這樣的狀態,就會進入無想禅的狀態。這是二者的差別。
' j# [, [/ J+ z0 o3 T ( {; b+ C; v1 W( O: o; K3 u
禅定是止觀雙運的。止是入定、寂止,勝觀是智慧。什麽是勝觀?要麽你有空性見,要麽你能認知心之自性,有大圓滿講的覺性。
2 N0 y* O2 l- n, g! h- Q * }: Z \ A+ d& T9 q0 P* p
如果你沒有明白、了知本面,沒有回歸自性,即使你達到了寂止的水平和境界,但是沒有勝觀,也解決不了問題。從這個狀態出來的時候,你還是凡夫,還有很多我執、煩惱,還要輪回。真正能對治我執、對治煩惱的是勝觀,也就是覺性和大空性。證悟大空性或者有對覺性的認知,能保持這樣的狀態,這是勝觀。有勝觀智慧,你相續中的我執、煩惱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弱,最後會在你的相續中消失。你串習的越多,我執、煩惱會越弱,最後沒有了,並且這個境界是永恒的。這就是成佛的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