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悼念 聚集无数人气 * P' Q# I& E$ S1 |
6 [+ {# M! O& a6 J; m2 D; y9 V
愤怒网友 诘问无良骗子
/ [- ]5 Q; h, o, I; i6 D. O- ?% Z# I1 d& Q) I2 o
老人走了,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哀悼。受骗也许是一根导火索,不少接触过老人的人都叹气说:“他实在是不堪重负……”
0 A t/ c6 J2 `: k5 H( |
3 H# R! y9 [ d% J* y. r# }. T在网络上,一个名为“送别‘希望老人’江诗信,争做爱心火炬传承人”的悼念网站上,聚集起无数人气。网友们的评论和留言让人深思。
8 I. T( E0 m0 C/ a! U* }8 n X( H
* j9 j4 w+ s- ~5 T“笨猪笨”:这个寒风冷雨飘零的季节,他悄然地走了。愿世间的人和事,能让他少一份牵挂和不安,能让江先生在天堂里安息。
! H& H4 `. o+ ~& m2 m# N6 k) a
, t4 Y3 w M; a3 E6 S, G# C3 v6 d一位网友:我们无法改变社会,那就改变自己吧,做一个善良而有爱心的人。多一份爱心,便少一份冷漠;多一份给予,便少一份贫穷;多一份实际,便少一份抱怨。
* ^0 {' q1 c' B H: x2 X3 u% E5 U
7 E6 x% T3 G' m8 c5 n“达溪武”:参加汉网教育版网友聚会时,版主兵哥哥抱着我流泪,兵哥哥是性情中人,组织义务献血多有成效,他说白芳礼老人走了,丛飞走了,我们武汉有江诗信,我们要帮助江老为助学多做些事,不要让江老再累死。不想一语成谶,江老真的不在了。 ! J5 `, T2 l, ~8 R9 b# x6 U
' r! Z, }7 t2 ]0 `7 ~哀悼之后更需反思 2 u, F: X, }( p: i, B
2 h2 Z& k0 b8 p4 I) |, e) B- p
一位网友: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有很多有钱人,还有很多自封的社会精英,但民间助学的著名领军人物,经常是社会下层甚至最底层的。天津是蹬三轮的九十岁老大爷白芳礼,武汉是江诗信老人和穷学生徐本禹,十堰是小生意人陈志忠,还有靠按摩为生的盲人傅华明。这个正常吗? $ j2 J* }# Z" Y g9 I( T$ p" r
% z- L$ H) B1 f4 R' `
汉网网友:一双草鞋,行二十万里,踏遍郧西山水,心系贫苦学子;一生为公,倾其所有,坚持助学几十年,爱心永存人间。横批:功德无量。
6 u: R7 l5 W6 a! _ q9 g8 E
8 z3 E, B9 ?0 p0 ivei_20004:无语,思考人性的泯灭,激励我们每一个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来填补这世间缺少的爱。
1 A% Q& A1 T" M' W5 h3 _' n4 K# ]2 E$ O! k1 m# ?) ~7 x
湘竹泪:江老的英雄事迹,应该是对我们这些有良知的年轻人的一种鞭策,缅怀之余,我们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去帮助别人。
- H4 z+ W! L8 ] D5 P1 ^$ d& D& Y0 h4 H5 A! n% `
《楚天都市报》韦忠南:江诗信是一个“为孩子而活,为名节而活”的人。在江诗信的客厅中间,有一幅巨大的字画,上书“希望老人”。他总是认为既然是“希望老人”,就必须对得起希望老人的名号,名气越大,要背负的责任就越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