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联邦自由党即将于周六(12月2日) 在全国代表大会中选出新党魁,接替为前次大选失利而黯然下台的马田,角逐大位的虽然有好几人,但目前被看好的是出炉民调排在首位的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和紧追其后的李博(Bob Rae),而李博被认为是一匹黑马。3 R7 q" ?7 R5 v: }) \4 Z7 h
' n! \' y6 M* x: d' i, J
从过往的纪录来看,李博的政治生涯一直在新民主党 (New Democratic Party) 和自由党( Libreals) 之间摆荡。他从小就受到对自由党忠贞不二的外交官父亲影响;他的姊姊当年曾是杜鲁道总理(Pierre Trudeau)的女友兼崇拜者;他本人年轻时也是杜鲁道的狂热支持者,但是当他步入政坛时,却选择了新民主党,此举令他的父亲相当不以为然,曾批评他入错了党。$ v8 P6 u9 V9 s) S; S! A2 T
3 t) l2 E! S8 R* ~( _/ L
30岁那年,李博代表NDP 首次投入Broadview 的联邦补选获胜,那是1978 年, 四年后,他放弃国会席位,获选为安省 NDP 的党魁,1985 年,李博领导的 NDP与大卫•彼德逊 (David Peterson) 领导的安省自由党签署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协定,联手将执政了42年之久的保守党政府扳倒。
% s2 q8 J- ]/ u% B0 `, _/ w8 A7 |5 q2 Z
执政之后的自由党少数政府也干得不舒坦,处处受新民主党的要胁。彼德逊为了摆脱少数执政的弱势,冒然提前于90年9月省选,结果被李博所领导的新民主党取而代之,使新民主党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安省执政,连李博本人都觉得意外。
, V% J+ q/ G; l& P; g, M1 h2 i# v! r- o; }# ^8 n
另一场国会风暴亦展现李博的政治手腕不简单。那是1979 年,当时由克拉克(Joe Clark) 所领导的联邦保守党少数政府,在一次有关预算案的不信任动议投票中被击败倒台,提出这项动议的正是李博。2 q- x% J$ u1 h6 a1 g1 `
+ ], u4 t) W) Y/ l$ |7 ^) V顺便一提的是,八九民运之火烧到海外之际,李博曾不止一次率党内华裔同僚来到中国总领馆前示威,抗议MM镇压民主。$ G, d% `- e5 M: L( n4 a3 ^6 s0 h
' h7 D% s0 k; E+ l) C, U4 i' [今年58岁的李博,全名是 Robert Keith Rae ,生于渥京一个政治世家。他的祖父是来自苏格兰的犹太移民,来了之后毅然改名换姓,把犹太人的名字 Goodman Cohen 改为 Rae,用了太太的姓氏 Nell,李博的妻子 Arlene Perly Rae 也是犹太人。
: b$ n. C' p8 v7 P( W
. T) ~! l, o% h! \6 N" Q, b李博在政治生涯的最后阶段选择了自由党,据他自己的解释,他认为 NDP是个非常保守的政党,抗拒世界上的各种改革。自90 年以来,世界不断在变,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被废了,柏林围墙也倒了,但 NDP仍然不能面对这些变革。他说:“这是一个非常老旧的左翼政党,我实在无法适应。”
. i5 |2 i( ~* |$ X/ N- _5 ~5 P6 z. \) N9 L. F2 a
政坛宿敌讽刺李博在跳“政治草裙舞”,讥他是一块“Rolling Stone ”,但从过往的事迹来看,他绝不是省油的灯。
9 s3 H1 X; B9 T0 W: {0 N' {* u
(谷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