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86|回复: 5

[加国新闻] 养老金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4-5-14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爱平
7 [7 r# b! W5 K" P8 p- D
8 Q0 }: r/ x2 c( F4 R* w5 e, D每次看到婆婆疲劳不堪、近乎心力憔悴的时候,我总是劝她:不如早些退休算了。婆婆总是回答:“快了快了,再有一年时间,我就可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那样就可以拿到最高额的退休金了。”说完还调皮地眨眼睛:“还需要钱给孙儿/女们买礼物呢。”然而就在我们这段对话不久,婆婆被诊出癌症晚期,不久就因医治无效而辞世。彼时离她拿到最高养老金还差一个月的时间。 ' ?, t# S- D- ~
+ C7 q1 i/ `/ w% u
还记得婆婆在病榻上有一回跟我私话:“辛苦一生又有何意?现在一切都归老头子享用了。”辛酸调侃之味尽在不言中。我的公公50多岁就退休了,因是自退的政府官员,退休金可观,再加上婆婆留下的退休金,后半辈子绝对可以高枕无忧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公自50多岁退休以来,家事撂给婆婆一肩挑,自己就只管游山玩水、舒心自在,一份“正事”都再未谋过,老了倒落个双份养老金;可怜婆婆,家里家外操劳一生,到头来自己赚的辛苦钱却一分也未享用上。
0 @! f; j! ^8 n# X1 O4 g9 ?/ _+ V  l

/ e. Z! N1 O1 ^% g! M* D* a" {. w; q" K1 v

! f& h/ j# w* U  l公公婆婆这俩人不循常规的例子,一时间,还真让我对养老金这个问题乱了方寸。 3 I  a  `+ l$ n6 A( M9 c% K+ P) B
' R+ E! f& }) L
以前总觉得养老这个问题离自己还很远,所以从未好好去想过。最近加上婆婆的过世,和国内的亲友、不知怎的,突然都不约而同地提起养老金这个话题,才恍然觉悟:看来我们这辈人老之将至也,不然何以大家都关心起养老的问题了。 5 l; T/ x8 {$ v7 f. j
& U9 F5 d/ {( ]- @, F: A

- x  P/ s: q2 N/ u7 J0 i* D0 m% `
- \& H1 y& k8 N9 T. r- S. p! ]4 V" o3 y2 ?8 I
当国内一亲友得知自己离职多年的单位终于给其职工提供医保的时候,欢欣之余,竟然微信给我这一喜讯。我一打听,才知其实那医保和退休金都少得可怜,用我那朋友的话说就是:“只够吃牛肉面还不敢加肉的。”但随即又自嘲:“有一点儿总比啥都没有的强。”是啊,朋友自从“下岗”自雇后,养家糊口虽然不成问题,但要说到养老,还真一直是个心病,所以才会对原单位那点儿即使微薄的养老金也欢欣鼓舞。说到底,养老金不论多寡,图的是个安全感。
3 J3 Z2 F4 i  V
4 j& V$ m, M% k
: m* ^5 j/ K) k( O
2 X9 F  V2 T- C" a) _! n# I1 j3 m
说到安全感,我最近体会尤深。我从前一直受婆婆之影响,以为凡教师退休金一定不会太差(婆婆身前是位教师),所以还一直自以为是地盲目乐观着(本人是个代课老师),但最近受众人之影响,也上自己的Pension Plan账户查了一下,这才吓了一跳:原来代课老师的退休金是根据其平均工资和实际代课天数来算的,像我这种挑三拣四的代课老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估算下来,到头来退休金也不比我那位朋友好到哪里去,这才慌了手脚:一直还以为自己托了加拿大这个福利社会的福、和教师这个“铁饭碗”、老有所养不成问题呢,原来是自欺欺人啊!
. J. p7 o. B- `  V4 f' L: @" Z9 k6 w8 h6 Q  B. L
这一惊之下不由得怨天怨地起来,虽有老公一再安慰:“没关系,还有我呢,我不就是你的养老金嘛。”但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拿“人家”的手短,万一老了靠老公养活,岂不是连架都吵不痛快了!$ L! ?: r9 ]1 Z' p

$ ~2 i; u1 c6 ^好在发现得及时,还有时间补救。于是给自己恶补了一下养老金这个专题,发现:就算是教师养老金优厚(我不在其列),每人也还是有CPP(Canadian Pension Plan)的,因为此养老金是政府给每个加拿大公民的,凡工作交税的公民,一般都有这个险。不过想来这份养老金十分有限,不然何以学校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的多半是已退休了的老人?和他们聊过,被告知:“站1小时10元,1天3个小时,够支付Grocery的”。 8 z0 f; T7 B( f6 J9 t, K: [
4 ^4 |2 L: ]/ D7 K$ G2 P# t
! G& m9 q1 W1 x: H' w7 l3 i
+ Y! V, B- I' x7 g' n, Y/ h9 I
还有一个最为人知的养老计划就是RRSP(Registered Retirement Savings Plan),政府注册,自己购买,其好处是可以避税,但在退休后开始取用时也要交税;还有一个不好就是万一你有急需动用了RRSP的钱,是要交罚金的。不过据专家说RRSP计划最大的一个弱点是这个保险是需自愿购买的,对于许多“寅吃卯粮”的加拿大人来说,这种高强度的“Saving For Raining Day”的自律无疑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想想如果像我这种常怀“杞人之忧”的中国人都没有RRSP,那么加拿大很多人都没有RRSP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9 ]; r* T+ y4 {3 |8 n

# E) w) x" m8 d; j6 _: J! U好在现在又有了一个大救星:TFSA (Tax Free Savings Account),免税储蓄账户。自政府09年实施后,据说它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比较流行、大有超过RRSP之势头的一个养老计划了。原因是它克服了RRSP的几个明显不足:避税(即使取用时也不用交税);可以挪用而不受罚;每年的限量是可以累积使用的;有多种投资选择等。而我之所以选择了这个计划第一是因为RRSP反正也没赶上趟,第二是因为它的“可见度”:钱在自己的账户上,要存要投完全取决于自己,即使专家的意见也可置之不理。就算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的,也可以投个GIC什么的,最关键的是能“看见”自己的钱。经济最衰退时专家总结出的“血的教训”:Cash is King,不能转脸就忘吧。 - L9 _: w' y' S4 g6 U  U

1 Y. Q- M  P. u综合下来,想我到了65岁以后,有政府给的CPP、当老师的退休金、自己投资的“免税储蓄”,再加上老公的退休金(肯定比我的多),就算儿女不管不顾(再说咱自己也不该有这种想法),也可以勉强优雅体面地老去了。 ( d- e/ a: T- H2 T$ ?# ^0 H/ S; z9 w
5 v- {. T/ b% W2 L6 e3 X: j' v, x
为了这个优雅体面的美好的图景,明天,我必须去工作了。 ) b- @9 b+ {) Z1 V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4-5-14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TFSA可以避税?
! e: d) a* Q, a/ z0 t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14-5-14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以为TFSA只是用于投资时增值部分免税。难道只要放进去的钱都免税?
鲜花(95) 鸡蛋(0)
发表于 2014-5-1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当然. 一年大概一万的定额, 收入不太高的人最好的投资选择, 一年的利息大概够交电费了.4 @" m0 y# L2 H& a3 Z6 K# r
- K9 V( {7 f% q( O5 Q
其实很多老人退休还工作是让自己健康,快乐. 工作总比一人在家闷的强, 国内一般人退休
5 C  C0 a( e8 F, V1 @. g* e. H9 u+ J7 m8 R" P4 [% _  x; H9 u. F, s
还找不到工作哪?
鲜花(10) 鸡蛋(0)
发表于 2014-5-14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世也有退休金?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4-5-14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cheesecake 发表于 2014-5-14 13:20
' v& \3 W" u' l一直以为TFSA只是用于投资时增值部分免税。难道只要放进去的钱都免税?
2 W* m& i. K6 g: k
你的理解没错,TFSA 只是所得利息免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5 08:54 , Processed in 0.15696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