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来源:现代快报0 s8 {0 d: C8 L: R! j
& e. V/ v$ b* k
人物:Jeff // 移民方式:技术移民// 移民时间:1990年代 + m( O8 H8 Y- m* d7 D2 i
; D# X' P0 t3 f4 f( b8 a$ x对于移民这件事,Jeff时常会假设“如果没有移民会怎样”。 5 j& h" U) Y& W
0 Q$ n( W$ x" C# C& m" j+ e上个世纪九十年代,Jeff赶上了第二次移民潮,当年在国内一家企业当处长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技术移民加拿大。
1 m4 `6 o: R$ Q: x( M$ I
" W1 J9 i3 ~9 {! p1 z2 g0 K. C“那会儿想得很简单,觉得国外有更大的发展,抱着‘淘金’的想法,来到温哥华。”现在,Jeff在当地一家公交公司供职,周三至周六下午3点工作至晚上12点,负责车辆的整修、保养。 " V! N* v# ?; l
* H8 `% T; I/ l/ s# b6 `和预想的不一样,Jeff从一个“处长”变成了“蓝领”。而因为勤劳,他又去考了个驾照教练执照,每小时收费35加币。虽然钱挣得不少,但Jeff有时还是会“后悔”:“当初哪能想到国内发展速度这么快,也许我不移民,光在国内买几套房子,也能赚不少吧。”这种不平衡,在于Jeff看见了不少周围新出现的“投资移民”:他们不用在本地工作,就能过上Jeff曾经辛苦奋斗得来的日子。这一切新出现的差别让Jeff觉得,现在国内挣钱多。“儿子准备回国发展,那边机会多、平台也大。” 1 C) J4 W: H# _; S
" a% y' M/ ^2 N4 w2 @: r s9 qJeff现在一直筹划的是,儿子回国发展,自己也要回国养老。“回国过上小日子,那种养养鸡鸭,闲云野鹅、休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每次Jeff说起自己的“养老计划”,刚过去的新移民总会笑他“不现实”,“完全不了解现在国内的情况啊”。 4 i4 k: R1 `4 M8 h0 _; P
2 U# |, F2 D) G2 \1 O $ _: K/ H% M9 d2 `3 y; H
% d* G# V% Z i5 k. y+ X
* s, c# x$ e1 }( t9 G袁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移民加拿大,现在他在南京开办了一家移民中介公司 1 `- U$ W3 P4 ^8 n
( e) b/ L2 _3 Z0 d; ^' @! x5 T/ {+ c- l
$ D: [2 p. j5 ^) ~* @
0 }( X0 U# ^, v5 K8 E' C( h
相比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第一波以依亲、打工为主的移民潮,第二波移民大多和Jeff一样,选择的是“技术移民”,而这一批人是怀揣着典型的“异国梦”漂洋过海的。他们通过勤劳致富,取得居民身份或国籍,为的是下一代的发展或是自己的追求。
# ~+ I0 F5 X0 }$ g1 X, L& S9 h( n; B2 u- Y. |
而在2005年、2006年之后,第三次移民潮逐渐转为“商业移民”“投资移民”。这波人的“国门出走”大多为了孩子教育,或是在国际浪潮中的商业便利,甚至只是诸多领域的安全感。
/ z( ~5 m( @2 [% F) A, o" Y5 }1 l# S; ]% g2 D. i6 e! X
相比“前人”,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投资移民”这批人,要相对轻松很多,压力也少了不少。
9 j+ h, s5 B. |9 c, ~3 S$ k$ N3 U% }% f
“每一个移民出了国,都会有一至三年的‘阵痛期’,这很正常。”南京侨业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业务总监袁先生自己就是“过来人”。上世纪90年代“义无反顾”地去了加拿大,对于刚去时的苦深有体会,“但日子会慢慢好的”。他接触的绝大部分客户,最终都能实现理想中的“安居乐业”。还有很多通过国外再深造,能迅速获得当地的经验、积累人脉、打开圈子。
6 U3 I# P8 [3 W, q1 h) A2 a" w. j& e) g5 r; n2 U5 F
他不否认,也有一小部分人,由于个性或其他原因,“混不下去”。“该不该移民,不能一概而论,这是个开放命题。”袁先生说,他觉得移民到国外过得好不好,和“北漂”“南漂”之后过得好不好是一样的,“看个人”。
- I+ {. o) k( G0 P'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