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欧洲就是个火药桶,现在正等待着哪怕那么一点点火星。/ e$ z/ w/ }/ G3 S b# N
4 K/ E3 s# B4 O& |" ?/ M
欧洲的金融波动,现在很可能已经造就了一种状况,这状况已经超越了欧洲政治制定者们的控制力。
X2 W. Q7 p" i: P! a: D3 ]# O% _( s) j5 M( Q# ]1 \
当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Pascal Lamy)这样一位著名的“补锅匠”,这样一位曾经长期担任前欧盟主席德洛尔(Jacques Delors)办公室主任的深知内幕的人士也说欧洲的情况是“艰难,非常艰难,非常艰难,非常艰难”时,你就知道现在是怎样的时刻了。
: i3 e% S- `/ J" G9 K6 w4 V/ Z' d% {4 |- M: M
现在,危机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欧元的继续存在与否,而是完全可能让欧洲陷入一次金融和经济的总崩溃,进而引发全球性的第二次大萧条。
! q- r' Q! ~( z' ?* X4 A* m
/ R/ P8 r! [+ a% |& B 其实,当年的大萧条,其重要的导火索之一就是奥地利和德国的银行倒闭,而对于这一点,现在已经没有几个美国人能够记得起来了。
( D5 M! n$ P: G0 S) Q1 a' m( C6 B: Q3 a: o8 R8 Q4 @; ]
那是在1931年的夏季,维也纳的Creditanstalt宣告破产,随即迫使德国最大的银行之一Danatbank不得不随之倒闭,导致了一场信贷危机的爆发,最终全球各地的银行都不得不开始了漫长假期,使得已经严酷的经济危机雪上加霜。
0 E. J1 f, l: _. m- F$ W2 Z5 K0 u( W
在当前的危机之下,一家银行的破产就可能会成为引燃火药桶的火花。这倒未必一定要是家西班牙银行,意大利银行,奥地利银行,或者德国银行都是一样。其实,德国银行资本不足,监管不力已经是众所周知,自1974年Herstatt Bank破产以来,他们已经造就了一系列小型危机。, j/ S, `) B7 J7 o- e# ?
' `+ l7 H" P o 去年秋季,德国经济学家林德纳(Fabian Lindner)就曾经在一篇专栏文章当中就谈到了这巨大的隐忧,他指出,自己国家目前对南欧国家的强硬态度与几十年前美国和法国对德国的不明智的强硬如出一辙。
, Q# r+ ^# ^6 Q) \
8 r& z$ N8 Z( a8 h& g8 M4 b7 H “德国公众和政治家都应该汲取历史的教训。”在这篇为《时代周报》撰写,同时也发表在《卫报》的文章当中,莱德宁写道,“与危机国家团结一致才是符合德国的长期利益的。德国政府应该停止滥用自己的权力,迫使其他国家经济进一步滑坡的做法。这种做法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欧洲国家的经济停滞,让各国关系变得紧张。” n: a$ _1 I3 {, T B
. r' Q7 k* \8 E$ L: J( H 林德纳希望德国政府能够得到历史的启示,但事实却证明他的希望只是徒劳,自那时到现在,局势又恶化了不少。与他所希望的相反,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和央行行长魏德曼(Jens Weidmann)依然坚持着在林德纳看来只能导致灾难的所谓解决方案:“德国和德国央行要求的,是极端的财政紧缩,而作为回报,却只能提供零散的,无济于事的帮助——他们给予的太少,也给予得太晚。”. `& s- V0 W$ M4 g( p' @5 n/ S
! u V& y$ {8 n& _( ~' M+ T* x 西班牙最近的一系列财政紧缩措施于上周获得议会的批准,在经济持续紧缩的背景之下,已经导致街头出现了新的骚乱,也使得西班牙债券的收益率上涨到7%以上,达到了外间认为他们根本无法控制的水平,而且混乱蔓延到意大利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 F5 J0 h o' X
9 y$ c+ c& S9 H' U. [% v- `; F 与此同时,德国经济部长罗斯勒(Philipp Roesler)还在大说风凉话,称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已经“失去其恐吓力”,而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ueble)则宣称,希腊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以兑现他们的财政紧缩承诺。) Z9 t) \; Q; n& T
6 E+ L8 q9 Q! ] 读者诸君,现在的麻烦其实已经不是可怜的,小小的希腊了,因为这个国家的麻烦已经被沾沾自喜的德国官僚们轻轻一笔抹去了。当前的问题其实是在于,西班牙和意大利违约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加,而这将导致整个欧洲大陆的一系列银行倒闭,并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 ?5 V, [6 _' F* E: p, T3 O6 M. w9 }- `* t
本次危机开始的时候,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曾经打趣说,现在或许可以为艾哈迈德(Liaquat Ahamed)获得普利策奖的著作《金融列王纪》(Lords of Finance)撰写一部续集《金融列王纪之新生代》了——众所周知,这部书记录的正是当初的四大央行行长如何采用了错误的政策,使得全球陷入大萧条的历史。
* C) m3 j4 q9 W3 Q% \' y& K8 r. I! @0 W
克鲁格曼的锋芒所向,正是当时的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尽管这个位子上的人现在已经换成了德拉吉(Mario Draghi),但是后者的一系列公开言论和行动已经证明,他和前任一样的是一头雾水。
. m9 h l4 N% {' A1 F- l1 u1 ]; z/ _7 h: C" S% }& h8 c
美国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曾经公开宣称自己欣赏艾哈迈德的著作,但是最近几个月以来,他明显变得更加胆小怕事了,只顾着将自己和欧洲危机进行切割,而且与此同时,联储在美国也未能履行自己改善就业情况的使命,而伯南克对此也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1 y |2 ]* r" j1 Z+ H/ ^
. p# k4 T$ E1 d% ?6 Z- L 欧洲的政策制定者们已经被悉数证明根本就不称职,而历史将来对伯南克及其同僚的裁决也未必会比对前者来得客气。
& e( F* }1 N0 c! k( ]
# |5 [8 X. \" W" L7 c; U8 v# c3 o 当然,最糟糕的前景依然是有可能避免的,但是正如拉米所说,局面确实已经是非常、非常、非常艰难了,而且救主会来自何方,现在依然是不得而知。(子衿)- C9 G$ C4 g# t
. n0 p0 T% X) t& }: r+ y"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