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岁宝贝爱打人 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 A/ A( e& w" D. t3 R4 R3 B/ g8 N- H( t9 V/ j. r1 C7 n
妈妈烦恼:对爷爷奶奶伸手就打
- E$ [2 w7 `% e3 {1 Y6 n. V7 ^雯雯是个女宝宝,刚刚1岁多,平时活泼好动,可令雯雯妈烦恼的是,最近宝贝变得很爱打人,尤其是爱跟奶奶动手。妈妈很担心宝贝长大了以后会有暴力倾向。因为宝贝不仅发脾气的时候打人,有时兴奋了、生气了也会打人,对于宠爱她的爷爷奶奶更是伸手就打,这是什么原因呢?
8 K# R% [- Y: ]- S2 P/ U, f专家解读:对于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很正常,父母最好辨证的看待这些行为:
, N& O5 q/ I8 ~) D: t1 B( k一方面,这种行为只是宝贝发育到这个年龄的标志,每个宝贝都会经过这个时期,爸爸妈妈不必过于担心。
9 p# A5 B0 J0 U- C另一方面,虽然这是宝贝必经的一个过程,但如果爸爸妈妈对宝贝的错误行为不做正确的指导,宝贝很可能会养成打人的坏习惯。" a v- b% k$ z0 r
* 对于2岁以下的宝贝来说,爱打爷爷奶奶可能是由于这些原因 1、打人是一种情绪反应 宝贝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比如在他饿了、累了时,无法适当地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他的心情就会很糟糕,这时候最容易出现打人的情况,以此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 k6 o$ Q9 K" w( h) \
2、打人是表达失败感的一种方式 对于这个阶段的宝贝来说,每一天都在努力掌握各种新的技能,遇到他们不熟悉的各种情形。因此,打人成为了宝贝们表达挫败感,或者遭受打击后的复杂情感的一种方式。" r, z6 N: S8 b( E8 Q0 z
3、有时打人是一项试验 对于1到2岁的宝贝来说,有时出现攻击行为根本没有任何的理由,他们常常怀有一种玩的心理去试探自己的行为能力,或者试探大人们的反应。打完人,他们就等着看下面将发生什么事情。对他们来说,打人是正在进行的一项重大试验。
2 ?$ ~. b# Z& H* ? L! E: ~4、打人有时是因为受了冷落 这个阶段的宝贝,处于自我意识高速发展的阶段,会很在乎别人的注意。当发现自己被冷落时,常会产生不安的情绪,哭闹、摔东西、打人等异常行为便随之出现,也有的宝贝是用这种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2 Q/ Y8 h8 E0 H0 z* 妈妈经验 小Q妈:讲道理是能听懂的 这么小的宝宝还没有主观意识,可能也没意识到打人是不好的。我的做法就是,给宝贝讲道理,好好教育他,告诉他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别人会很痛的。讲的次数多了,宝贝一定会听懂的。
, y3 i% O2 R5 F0 @& V, T& P依晨妈:父母不能示范打人,要做好榜样 宝宝喜欢打人可能是他看到过,在模仿。所以家庭环境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宝贝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 B1 f: H, y( i' N* _/ N+ Y* 父母可以试试这样做 1、找原因 如果宝贝出现了打人的情况,父母可以仔细观察是什么促使宝贝产生了打人的欲望,是因为宝贝累了或者饿了以后就会爱打人?还是当他在人多的场合爱攻击人?或者是当他去一些陌生场所的时候?找出原因,再对症治疗,相信效果会事半功倍。& w+ O. Y) i# d5 R o
2、保持冷静,不要过度反应也不要惩罚 宝贝一旦出现打人的行为,父母最好不要有过分强烈的反应。大喊大叫,或者打宝贝的这些反应,对打人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变相鼓励。父母过于强烈的反应恰恰是向宝贝表明了攻击是解决冲突和引起注意的一个非常恰当的方法。这个阶段的宝贝还不能把父母的做法和自己的行为联系到一起,还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对2岁以下的宝贝进行任何处罚都是没有作用的。. k9 y) `6 F3 F, |, T! t U
3、认可宝贝的感受,适当的引导 父母应该向宝贝表明理解他的感受,平静但要清楚地告诉宝贝:“我知道你很想要那个玩具,但是我们不能打人……。”要避免过长的训导和讲道理,因为这会使宝贝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了。另外,强制性地让宝贝表示道歉并不可取。换一种做法效果就会很好。9 k4 G1 V- ?* l2 s( h
4、耐心很重要 循环往复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父母不要担心宝贝打人行为的重现,1岁的宝贝需要花很长时间学会不打人,所以,父母在教导宝贝的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忍耐性。) m: ?$ }( `$ I$ f3 ?! U: {- Q3 t
* 3岁以上宝贝爱打人 这是个坏习惯了! % ?2 E2 o K' |% j: ]1 i7 o1 z
$ \0 a- W' H4 b7 h: I妈妈烦恼:宝宝像小霸王 见人就爱打 4 g3 h; x; R3 B8 l( ^& S- i
* V9 l$ M1 m7 S3 }* y扬扬妈最近有点烦。由于平时上班没时间,都是爷爷奶奶带宝贝,两位老人平时比较宠他、纵容他,现在扬扬三岁了,在家里像个小霸王。稍不如意,就会大哭大闹,现在还养成了打人的坏习惯,连平时最疼他的爷爷奶奶都打,家里的人都被她打遍了。平时的口头禅就是“打你!”“我打你!”。扬扬妈说了很多次,可宝贝就是改不掉,怎么办呢?5 V' g8 y) ]4 _* L; V* S0 o( |
专家解读: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贝来说,如果经常出现打人的行为,父母应该重视并及时给予引导,以免因坏习惯对宝宝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 Y: j* g# v4 `4 ^* 对于3岁以上的宝贝来说,爱打爷爷奶奶可能是由于这些原因 1、娇生惯养,过于溺爱 宝贝本能的存在或者偶尔一次的打人行为,在爱孙心切爷爷奶奶的眼睛里是宝贝的勇敢,能干,甚至认为是进步,对着宝贝哈哈笑,没有及时地阻止,有的甚至对宝贝夸奖,让宝贝误认为打人是好的。长此以往,宝贝打人的习惯也就形成了。
" _3 F+ X0 {8 X2、父母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父母奉行“宝贝不打不成人”,对宝贝态度粗暴,尤其在宝贝做错事后,不分青红皂白就大声训斥或狠揍一顿。这样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目的,相反在潜移默化中宝贝也形成蛮横、粗暴的品格,如果爷爷奶奶稍不如他的意,就会表现出打人的错误行为。: P' y' `+ x0 Z# T0 } B/ ]
* 妈妈经验: 阳阳妈:孩子打人一定要重视/ {! C( k) I' A* Y& [6 z
6 o' g9 A% u9 ^: a7 T$ j我家宝宝1岁多的时候,有段时间也是逮着谁都打,爷爷奶奶也不例外。现在宝贝已经两岁多了,能听懂父母的话了,反复的给宝宝说不能打人就好。时间长了宝宝就能意识到了大人是坏事。我觉得最忌讳的就是宝宝打人的时候,爷爷奶奶们不当一回事,由着孩子打,这样就会形成习惯,不容易改掉这个坏习惯了。% u! l) s/ ~ O) k3 Q! R
* 父母可以试试这样做 1、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父母不能对宝宝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如果宝宝打人了,应立刻抓住打人的那只手,同时严肃、坚定地直视他的眼睛,让宝宝感到自己错了,等宝宝情绪平静后,再和他讲道理。
" S( L, s- K7 d/ H$ b4 H9 ]2、“冷处理”,最好不要体罚 当宝宝打人时,父母千万不能用打宝宝的方式来惩罚他,最好“冷处理”——把正在哭闹的宝宝放在一边,告诉他父母很爱他,但必须等他哭完后再和他说话。这样的话只说一遍即可,不要多说,更不要向宝宝过多解释为什么。当宝宝情绪激动时,应避免出现越讲道理越僵,以至父母失去耐心的情况。" U) I/ V& K0 J) Q. g8 ^1 [1 t. m
3、端正态度 当宝宝在家里打人时,父母要表现出应有的尊严,也要告诉爷爷奶奶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对此一笑了之,甚至开心地享受宝宝发脾气时别样的可爱之处,更不应主动逗宝宝发脾气、打人。让宝宝感受到,自己出现攻击性行为时,他人正常的反应是什么。时间久了,宝宝明白这种行为不被人接受,自然会有所改变。0 b% X) K3 }( s
4、做好宝贝的榜样
( C, s! R; t7 y: I8 a! i2 i( L6 ~2 E
家庭是他学习的第一课堂,宝贝的学习方式是模仿,而家庭成员就是他模仿的对象。当宝贝看到家中的人有这种动作,或者其他人有这种动作,宝贝并不理解,就会学着打人。宝贝的第一个打人的动作发生后,如果父母不去制止,宝贝并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下次他还会重复这个动作。* o8 S3 w( h: _# H' B% L
5、积极的鼓励不可少 父母应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宝宝的良好行为给予鼓励。尤其是那些平时习惯打骂、呵斥、批评宝宝的父母,更应注意自己的态度。鼓励能够强化宝宝的良好行为,使宝宝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情感,促进向上发展。
% J8 u' x6 ]6 w2 M- `0 T' g作者:丁点# ]: q" ^4 d9 a2 O
y0 C9 E$ Q$ x( {+ H+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