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2-2-18 08:08 编辑
' d- V5 h K$ L' h5 d; N$ I b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07/09/3659967_84638142.shtml
% i- `7 q y+ J! |9 q9 |7 U
# b- | e! x6 o8 f1 h7 U电子书简介 Soft Introduction
4 u% ^+ }* F8 E" A5 e( G# n内容简介
) F) \# z) B c% ^《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渴望完美的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然而,我们所经营的任何一份关系无不伤痕累累。这是几乎令每一个人都无可奈何的矛盾。《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意在为此开具特效药方,作者通过浅显易懂的说理以及丰富的案例故事,指导人们如何改善亲密关系。
7 ~3 I# b( c' a8 k完美之爱只可能从内心深处来,它安住在我们的天性之中;因此到关系中去寻找完美之爱,便是寻错了方向。人都有弱点和局限,贪图他人给予完美之爱,要么会因为求之不得而生怒气,要么会因为唯恐自己不被接纳而生怨气。所幸,如果说完美之爱像太阳,关系中的创伤只是暂时遮蔽了阳光的云层。正如太阳不可能消失,我们开放和温暖的本性也不会被不尽如意的关系瓦解。《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指导人们如何与内心的完美之爱建立联结,疗愈创伤、悦纳自己、温暖他人。 % {. |4 D1 b7 w
) c2 o2 N+ W( J编辑推荐
+ b. w& r; G* l, Y《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身心灵导师胡因梦推荐,当代美国心理学巨擘约翰•威尔伍德简体中文版著作首度面市。整合西方心理治疗与东方灵性智慧的杰作。疗愈心灵创伤,将完美之爱带入人际关系的实修指南。 
7 s/ E* ~$ H1 L
7 I5 y% i X/ F0 V ?' ~作者简介
( U: @1 H( w& s' X作者:(美国)约翰•威尔伍德 译者:雷叔云
" A" `; k% }2 o8 e& |1 E# Y. Q' [" J8 h) L( [
约翰•威尔伍德其人
% o- O0 u8 ^* l2 A) \) R j$ ?8 f) m/ V- i1 g" y; E2 ?( }) A6 L
作者约翰•威尔伍德(John Welwood)为临床心理学家,也是执业心理治疗师。自20世纪80年代起,他成为超个人心理学的前驱,又引领风潮,整合东方灵修传统与西方心理治疗。" ]2 j( D; t4 ~9 `
他1974年于芝加哥大学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学期间与聚焦疗法(Focusing therapy)大师尤金•根德林(Eugene Gendlin)密切合作,确定内心觉知能够有裨益于心理治疗。他原出身圣公会家庭,早年为日本禅所吸引,并受到艾伦•沃茨(Alan Watts)《东西方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East & West)一书的影响,开始对“心理治疗与禅宗开悟的互补关系”产生兴趣。三十五年来,不断接触佛法与东方各种禅观传承,兼及西方的灵修传统。( D+ ^; a( v. t# ]* l
目前他在旧金山湾区一面主持一个私人心理治疗工作室,一面任教于加州整合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ted Studies),并担任《超个人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助理编辑,同时他也为心理治疗师提供进修课程,内容多为“灵性框架中的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in a spiritual framework)与“无条件的存在的疗愈力量”(the healing power of unconditional presence),并在世界各地带领“心理/灵性工作(psychospiritual work)与自觉的关系(conscious relationships)”工作坊。- H: P7 o7 F9 U) Y
他已出版八部著作,包括知名的《心灵之旅》(Journey of the Heart)、《爱与觉醒》(Love and Awakening)、《迈向觉醒的心理学》(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和《平凡的魔术》(Ordinary Magic)等。本书是最新的著作,曾获颁2006年度“促进更美好人生之书”(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以及“最佳佛教作品”(Best Buddhist Writing)等奖项。他刻画人类内心虽然渴慕完美无瑕的爱,但一旦展开人我互动,却往往溃不成军,哀鸿遍野的场景。他善用比喻和意象,以抒情的笔触,轻叩我们内心最不为人知的角落,虽说是心理学著作,从中却嗅得到散文的鲜香。有趣的是,作者时时现身书中,自身的疗愈与觉醒和他咨谈对象的经验平分秋色,与其说作者是心理治疗专家,倒不如说更像一位朋友。 
: G$ B1 w2 n7 ^! ?3 y
$ l& X0 h1 x& p: A& g1 W' a, x- G7 i
7 H2 q3 l( Y2 j4 Y目录# z+ @( ~5 W9 b/ o- z
6 i* Z8 E K+ T: h+ G, s- R8 g4 m译者序 不松开紧握的拳头,如何手牵手# U4 R* ~9 a* Y4 d$ |3 q3 h
引言 “我爱你”的真义# \1 V+ u6 [/ R, ~
序曲 被爱拥抱
( P' C @) W" K$ w% r9 Y; C; I% w2 _" [1 K- Z
第一章 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
; \" |/ x* _: t# w$ x0 R$ ]% D G绝对之爱
2 ~9 ]; D/ y( q/ m0 W相对之爱7 q5 T- |) S1 T0 r: f1 Y, B. K% [ C
创伤的创世记
: k$ m: o) w! \" c5 [' F' ]找寻爱的来源% v% y( |% c P ^/ w
爱我们的人性
: _1 e# D1 q" }$ C$ }0 D3 ]8 S
' u, `$ p* m9 E' p2 l第二章 怨气 
. z( Y: q. n, R怨气之为害' F$ e, J& n6 D. D+ e
解析怨气
i+ |, P, O H2 k* G S$ R可恶之人
9 s1 x5 w5 J4 Q/ M! c+ K5 d怨气横冲直撞6 r: q9 R" b1 U, Y
加深怨气; Z% J1 m# J6 R. {5 P& L' c9 _
/ P7 l6 K; c8 f! i第三章 放下怨气
w7 T& H8 M& b8 p! F4 ~+ Y将怨气融化为悲伤/ g K. g7 p# F
在无爱之所,面对自己0 J8 z, F* k! {3 {" K$ { d% x
体验愤怒和仇恨
/ s5 q& o0 u; [- e2 g3 A善心的理解
* z1 b( k6 ~" |* g o( E ~别耿耿于怀. W2 a2 a8 {% i4 j0 j+ @
慈心9 n% X+ `$ [) @
1 D: N9 E9 E, j1 n- R
第四章 从自怨自艾到自爱自重4 R& B0 }. t7 y, _/ U( Q9 Z
性的良善与羞愧4 K6 ~ u' n: Y( q
用创伤出气
$ M/ ]2 x2 [" B& k, ~+ T/ s亲身体验
F" o4 T; _ y0 B3 ]- E当你自己* ~9 J. z% s8 C7 w. g7 _
肯定你自己) @0 i' y1 q1 G% Q3 E0 t: M. B: N
友善地谅解自己
4 i$ E' _( O1 x4 V欣赏你之为你$ q; I) _9 H1 w9 T! B6 @4 r
) p% z+ {5 k. ^& W第五章 圣洁的向往
5 \8 C6 s5 k* Q$ A% }让渴望透明
9 L2 {7 E2 V5 `9 C" U& n1 H渴望的光谱! B5 I5 g! z2 W/ ?' {- Q
可爱之人和圣洁之你
: G3 f! v& H/ ~7 J# z: `/ E* s无限的热情
- C. C# h* z6 P Q3 S9 F敞开自己来接纳
* x/ Z n9 P9 h# w8 P1 s+ U0 Q; ?爱也渴望你( P/ C, i: m3 ] @! E) o
6 D( @3 v- ~5 V0 J" [$ x第六章 爱让你自由 
3 U( N: |1 N! q! s$ i$ A: R( \绝对之爱,此地此时( u& c# c* h+ t9 a- b2 W" D" o% M
活在爱里
# ]; }% z! `7 ~% ^3 _. t人我关系的劳作与享用
, x4 G, x5 W0 {- g% {& n# J人我关系的劳作
% Z% ^8 U4 t( Y: i人我关系的享用
, J, m. ]2 R* ]5 d/ h% n关怀他人
! u& [! Y5 h) T- T& m2 u; G6 K, d为爱而活7 f6 W# l* J% h/ g! o/ J
4 R1 {6 Z+ x. N7 _9 T
尾声 谁在拥抱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