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r" A R9 ~. v( r* H 为什么新兴市场在全球化配置中都脱离不了这么一条规律——创造与毁灭。上世纪80年代是拉美,1992年是英镑,1994年是墨西哥,1997年是东盟地区。这是因为这些新兴市场在参与全球化中不是市场配置或“金本位”配置,而是美元的贸易赤字配置。所以,这些新兴市场必定出现市场配置失衡的结果。 ) V) Q" y1 l2 B9 h% y : z% d( m' L, ?% B7 a3 A5 o 2002年6月,笔者在一篇名为《要么选择黄金,要么选择崩溃》的文章中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很久以前,一个大国的皇帝命令大臣们都必须穿丝制衣服,而自己的国家只准种粮食不准种桑树。这个国家的丝价就猛涨。于是,其他小国就纷纷种桑养蚕不种粮食,卖丝赚银子,不亦乐乎。过了几年,这位皇帝又命令大臣们只准穿布衣,并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小国。这样这些小国的人就纷纷饿死。而这位皇帝就轻易“赚取”了这些小国。 5 W2 S& p( t2 H7 j4 H ) ?/ L' _7 x: u; i& O/ N4 U0 | 这个小故事的寓意就是,中国在美元的贸易赤字配置的全球化中必定出现结构失衡。2002年中国减少耕地2500多万亩,2003年减少3000多万亩。这样在过去的两年,中国出现了7000万人永久性依靠进口粮。2003年中国粮食缺口5000万吨。现在中国年粮食消费总量在4.8-4.9亿吨。预计未来两年中国进口粮食将达1亿吨以上。今天的粮食价格也就是200-300美元/吨。但是,随着今后美元贬值的恶化效应以及全球只有北美地区有剩余粮食供应欧洲与独联体国家已基本退出世界粮食供给市场,那么中国未来很可能在粮食问题上多支付500-600亿美元给北美地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到时再计算上石油、铜、铁矿等等基本商品的多支付,那么,如果说1997年东盟因为美元升值而恶化了经常账户的话,今天中国就将因为美元贬值而恶化经常账户。毕竟,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巨大。这点验证了特里芬先生在1959年指出的——美元的不稳定性将摧毁市场。所以,不论美元升值还是贬值都将造成区域性危机。 6 b3 a E; L& X! A+ V4 v& u
. U8 n6 n6 H# K. t) n 2004年中国在美元问题上还将面对另一个潜在的巨大风险。2002年5月,笔者在上述《要么选择黄金,要么选择崩溃》一文中指出,日本人必定将大规模购入黄金。近日,日本财务大臣谷垣祯一称,财务省将仔细检查是否要提高日本外汇储备中的黄金持有比率。日本财长的这句话表明,美日的共同战略目标已不存在。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的大规模减税和军备支出造成了美元大幅贬值。这给日本带来的直接损失是3000亿美元,间接损失约5000亿美元。这8000亿美元“捐助”为里根打赢冷战起了决定性作用。日本则换取了北方地区安全。所以,当时日本央行与大藏省都极力调动本国资本进入美国市场。今天,冷战已经消失,美日战略目标出现严重分歧。日本政府不愿意再为小布什政府的大规模减税、二战后“婴儿潮”退休福利的巨额支出、登月、上火星、反恐以及在伊拉克、阿富汗驻军等等的赤字再“捐助” 8000亿美元了。 . D! i2 T1 ~# c$ c! i: y
% S. Z. M, `# p* ^) [3 i 毫无疑问,2月初在美国弗罗里达州召开的七国央行与财长7G会议中,如果不能达成美国削减赤字、欧洲与日本进一步开放市场吸纳美国贸易赤字的协议的话,日本就必然大规模进入黄金市场来保护自己的资产安全。如果日本把外汇储备的黄金比例提高到20%,那么全球金融世界将先出现近1400亿美元的美元资产抛售,然后是近1400亿美元进入黄金市场。而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将先面对手中美元资产的进一步缩水,然后是美元大幅贬值与黄金价格大幅上涨造成全球基本商品大幅上涨。如,石油很可能出现40美元/桶。还有,在这个过程中,谁又能保证,阿拉伯人、欧洲人不进行一场资产组合来保护自身呢?这也是银行学中的一种说法,当银行大量借入短期融资而进行长期投资时,必定会面对一个问题——挤兑。现在,如果日本人去提现,那么美国这个世界银行的兑现问题将即刻摆到中国人面前。 : e* |$ Q- a2 ]) D/ [9 D) V( n; T
- z1 @0 D* }1 O9 Y2 _% B
今天,全球归根结底的问题是——美国人的赤字由外国人储蓄来支付。美国国会统计局预计,未来10年2004-2015美国财赤将达3.5万亿美元。一位英国学者曾指出,中央银行可以在一夜之间创造1倍的货币供给,但市场也会迅速出现相对应的价格。所以,在美国人创造赤字的过程中,黄金也必定出现相对应的价格。2001年,黄金260美元/盎司时,笔者向国人推销中国必须及时建立“次级金本位”由黄金、石油、农田、铜等重要基本商品及资源组合的货币储备支付体系对抗一场残酷的美元贬值和世界性通货膨胀。笔者艰难推销“次级金本位”的3年,美元贬了3年,黄金到了400美元/盎司,中国农田逐年消耗。 # Y5 u' e8 a" A
% u2 R, D5 @: W+ K; Z 在参与全球化的配置中,中国必须去计算全球账户失衡的程度以及各国财赤所带来的问题。美国未来欠外国人的债务可能达5万亿美元。美国今天的经济政策可以在未来削减美国30%的外国债务,即达1.5万亿美元。推销黄金虽艰难,但是中国能少分摊这1.5万亿美元“财富”,那么这场黄金推销即便再难也得再坚持。 + H# A U) T5 `4 _4 t' c7 M
: m/ C# F+ @; n9 c1 G4 C 2003年全球经济在各国政府的反周期的拉动中出现了强劲增长。然而,这种增长的背后出现了一个身影——凯恩斯主义的回归。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大通胀让凯恩斯派走下了舞台。今天,这股潮流回归,美国财赤占GDP4%,欧洲财赤占GDP3%,日本财赤占GDP7%,这不由让人嗅到了上世纪70年代的气息。同时,这股潮流也创造了2003年全球基本商品指数CRB的暴涨。2003年过去了,她留给世界一个惊喜——强劲增长,一个疑问——美元膨胀的巨额债务与各国的高失业率。不错,2004年还将是凯恩斯派举行更盛大演出的时空。或者还会上演世界银行美国遭遇挤兑的一幕。 : K8 N6 Z1 L6 k( Q. C2 W$ b
. c. l$ H9 Y1 A) F; d
经济学中有一个定律——赤字决定价格。2004年CRB指数的走势是否会让中国经济窒息,答案在全球赤字。2004年美元的风浪是否会重创中国经济,答案也在全球赤字。小布什政府的赤字规模不会让2004年的世界经济平静。7G会议的话题是美元赤字,IMF的报告讲美元赤字,近日许多学者谈论的是美元赤字如蒙代尔和索罗斯。中国人不能等美元的赤字发展下去,不能等日本人先去兑现。在美元过剩的年代中,黄金是中国能安全生存的惟一保障。美元的再贬值,世界性通货膨胀、经常账户问题,这些都已层层渗入中国经济。美元的巨额经常账户赤字2005年将达8000亿美元加美元的庞大外债未来几年会升至5万亿美元恒等美元大幅贬值和世界性通货膨胀。或许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一位议员的话更能让中国人感受到美元危机的来临——“如果没有通货膨胀,华盛顿的日子将很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