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来源:环球华报
: l8 `, N# d8 s2 g; B, T; O; E; G7 O* C8 k& X. U
6月24日,加拿大联邦移民部长康尼突然宣佈,对联邦投资移民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主要內容包括减少投资移民年度申请上限(由1500例减少到700例)、所有申请需先寄到位於新斯科舍省悉尼市的“移民处理中心”初审、採用新的申请表格和附属文件清单,以及暂停企业家移民等等。
* T& F9 j5 g' C! |, y% `1 c; Y& l: L2 a5 \( A3 ^# X
这些新政策的出台,台面上理由一如旣往,即“处理陈年积案”、“减少轮候时间”,但实际所起的效果,却是令原本是“投资移民天堂”的加拿大,变成投资移民申请者的险途。 2 J1 o5 t1 W. u( `, ~ v; m$ ]
3 |/ m( P+ w) n8 H+ y# U此次接受申请投资移民年度上限被削减了一半多,而此前受理已超过700例,实际上等於今年內不会再受理新申请。投资移民“砍半”外加企业家移民暂停,將迫使大批原本打算申请这两项移民的人士,转而申请魁北克省等省份投资、企业家移民。
( S9 q0 ~1 [% j* ^7 e
3 d- J4 u; p+ L$ N$ \: V1 s一些观察家注意到,此次移民政策收紧,和大量投资移民涌入加拿大后,造成温哥华等部分城市房价飆升,部分当地舆论、政客怨声载道,在时间点上不谋而合,並进而认为,限制投资移民与平抑房价的努力有关。不能説联邦政府没有这方面的考量,但这並非主因。 * w8 @; |4 b# Z2 Y
, E* _- l$ o: A a事实上,自哈珀的联邦保守党內阁上台后,加拿大这个“移民天堂”的移民政策,就已经在一步步收紧。 - M8 O4 u, B+ I* A: b
, D5 Q# h6 f7 U/ j" `" w' s& J
2009年11月,联邦收紧技术移民政策,將原本300类技术移民类別,大幅度削减到仅38类“高需求类別”,同时提高对语言能力的要求;2010年6月,又进一步缩减到29类。去年11月,联邦移民部修改投资移民政策,规定投资移民申请者需要拥有160万加元资产,並在加投资至少80 万加元,这一规定比原先80万资产、投资至少40万加元的標尺,翻了整整一倍。 % [% \& f( R3 F' Z7 n
# o4 _, r* P7 R& F1 l
此外,哈珀还在上台之初,削减了团聚类移民的年度限额。
3 @- {+ B# Y8 A$ W% }! L* t
) B# w9 [( f5 O, Y9 T8 v- y. W. A由此不难看出,哈珀的保守党政府对移民尤其是母语非英(法)语的移民,从政策上採取的是不断压缩、收紧的策略,其政策则是逐步递进、一脉相承的,並非如某些媒体所言“突然袭击”,更非单纯对付投资移民,尤其並非刻意针对华裔移民的“炒房热”。
, F' w. T+ e! V. V( s- x
/ `- M0 [/ c; w% p# o6 [! X* D; n値得关注的是,就在大多数移民类別紧缩之际,留学、劳工转移民的尺度却不断放宽。很显然,哈珀政府並非一味排斥新移民,而是希望接纳能够且愿意融入当地社会的“熟”移民,这和“大收紧”中执着强调语言能力异曲同工。
1 ]; Q6 o; p- h
2 ?- o% P, Y& l* f) O如果説此前收紧技术移民政策,目的在於避免外来劳力对本国就业市场的衝击,那麼此次给投资移民念“紧箍咒”,则意在减缓“亚太资本”对加拿大本土产业、市场的衝击。
$ v" Q$ z! e0 c2 ^' `( }' g2 z; T# y
; R: n, E; ? Q4 O: y此外,亚太尤其是中国內地投资移民虽然带来大量財富,却很难融入,也不太愿意融入当地社会,在纳税、创造本土就业机会等方面,也远不如预期,政策收紧虽会令许多有意投资移民的海外人士失望,却可以贏得加拿大本土选民的广泛支持,这对於政府和政客而言,当然是値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