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研究报告显示,从1997年到2001年,亚裔企业在全美少数族裔企业中创业前四年的存活率最高,达到72.1%;它们在金融、保险、房地产和服务部门也最有弹力。相对的,拉美裔企业的存活率为68.6%;印第安人的公司为67%;而非裔企业则以61%排在第四位。
( J' D1 s: t) A7 ]" a# {$ F& u! @- g4 }$ Z% j
“一个企业家的成功需要具备‘三大资本’”。刘鹰分析说,首先是个人资本(human capital),包括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勤奋精神等;其实是财政资本(financial capital);最后是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即创业者的社会联系。相比于其他族裔的移民,在美国创业的亚洲人在这三大要素上都具有比较优势。 9 v% _+ ?1 K& `% j+ ^
T8 b, L, m3 y$ X, Y9 Z$ t
在个人资本方面,美国亚裔移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60%的人口都受过大学教育。其次,亚洲家庭互持互助的传统由来已久,一个人创业,往往能得到整个家庭的帮助,尤其是在财政上的有力支持。另外,较强的储蓄观念让他们在做买卖时资金流畅。 4 F8 ~. z* a: A9 t) S
. n9 Z4 Z0 s' x; m# t4 V
“亚裔商业主们的起始资本和平均年收入都比别的少数族裔要高很多,甚至高过了美国的白人企业。”波斯顿对《华盛顿观察》周刊做了这样的比较。 + E( h3 v& d: K2 O, y" p
- `! Q+ H! A4 _- U' d$ e
在刘鹰看来,亚裔之所以能稳步向前,“更深层的文化内涵是,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在历史上就有勤奋、尽职的美德。这对于成为一名企业家很重要。美国的清教徒们也崇尚这种精神,而针对美国商人的调查则发现,很多成功的白人都是清教徒。”
' W0 p. ?0 H, i9 v, a5 T: P3 `$ b6 z. y$ ~% E8 Q" J
“中国人有潜在的创业精神,坚持到底的毅力,但是往往受社会制度的局限无法发挥出来。中国不乏发明家,却很少能出现从发明家到企业家的成功转型。”作为华裔移民,刘鹰从自己的切身感受谈道,“相反,美国自由的创业环境启发了亚洲人的经商潜质,相比于拉美裔和非裔,亚洲的企业家在美国更加成功。”
* C+ L7 c, r* }. Q6 a3 ?- D0 z* e8 S6 j6 i0 w/ [8 a3 b
除此之外,蓬勃发展的亚洲经济成为亚裔企业在美国的坚实后盾,为它提供了雄厚的社会资本。亚洲的发展早就了富裕的旅美新移民们,社会层级较高,经济富足;有了这样一批潜在的消费者,亚裔企业的生意自然是蒸蒸日上。 9 O2 v# ^; n/ L. n+ v ?
- N) p- u$ `( W$ A 刘鹰认为:非裔在美国历史最悠久,但是他们创办的企业却一直成不了“气候”。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亚洲人这样好的“大后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