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李海涛- c P5 ]# b8 U* } v1 T- O9 n' I
' [1 I: ?3 A* ^1 A. n
尽管我们处在一个高油价的年代,尽管我们已经习惯于油价的飙升降落如同失控的“过山车”,但在上周三,当多伦多的汽油价格升至1.411元的历史高位,还是触动不少人的心。在不断增长的油价面前,无论百姓还是政府,好像都表现得束手无策。 / O4 @# F' z, a& e2 ?0 ` S8 C
" E% p: k, }% W: |% w/ \* b
* D# o8 o" J) z# H" A2 D* |: I
《加拿大都市报》记者2年前在婚礼上认识了Victor,当时他不但新婚大喜,而且事业上也有新的开始:投巨资买下一个加油站。转眼两年过去了,再次见到他时,他已当上了爸爸,但加油站却已经卖了。
6 I1 _8 E0 }( x1 e6 l. [% R7 ]- \7 t- N' G( A: D
对于高企的油价很多人认为加油站赚翻了,作为过来人,Victor告诉记者,加油站其实也是高油价的受害者,并未从中获利多少。
# c% Y* J1 K3 N
, [ _, P& T4 w0 l/ @他表示,通常来说加油站只能从每升油中赚取5.5分而已。通常就是在进价的基础上加5.5分,油价的构成就是批发价、汽油税和零售利润组成。如果是经验丰富的业主,操作得好的话每升可以赚7到8分钱。但是每次定油不是当天就能送到,往往在下订单之后几天油才能送到,加油站主是按照当天批发价支付,如果第二天油价大跌,这批油就可能几乎赚不到钱。 5 ?& e0 i" j' v0 w2 n
- w. S8 X& R; i3 Z, r
“明日油价”的神准秘籍
+ }+ z3 i5 C' t1 X8 i1 C9 q% |
/ z! }) b6 F- n) T- o' X( f4 X" {0 {最近非常红火的自由党员、前国会议员麦提格(Dan McTeague),他也是预测多伦多油价的网站tomorrowsgaspricetoday.com创办人。据他自己介绍,他是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了汽油定价与国际原油价格、外汇牌价等变化的关系。他的油价预报网页每天都有几百万的浏览量。根据他过去一年的观察,他的油价预报相当准确,只有3次预报失误,比天气预报准多了。 2 g: G# J8 L6 G. r! j% u
: s5 z3 q7 ^/ v$ h0 h* t/ N+ e: i
然而麦提古不知道的是,他之所以预测这么准,完全是因为加油站都在跟着他的油价走而已。据Victor介绍,他和其它加油站定价除了在进价基础上加上5.5分以外,每天下午5点会看看“明日油价”网站的预测,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价格。如果高于5.5分就算多赚了,少于5.5分则会加上。他认为赚得最多的应该是汽油批发商。
: ?% I* u, k4 ]9 i
7 \. S# \ a$ D4 d4 w如此说来,不是说麦提格的预测准,而是说大家都懒得竞争了,干脆按照他的预测走,这样少了许多非议。如果真的是这样,麦提格则是不知不觉自己走进违反《竞争法》的陷阱里,因为他自觉不自觉地在做着统一油价的工作。
# p- G3 S9 U; j, Y0 k$ L7 t G9 h& b0 I+ `* \2 o7 r
联邦两法管油市
0 Z6 j* H" s z6 N( p7 f
E: n2 |9 `3 x, T! f5 M9 \目前规管油品市场的联邦法有两种:《竞争法》和《紧急状态法》。1985年实行的《竞争法》是加拿大的反垄断法,立法目的是鼓励公平竞争。竞争局是一个独立的执法机构,负责执行《竞争法》。从价格竞争、产品选择到服务质量等几个方面维持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
6 W4 D% {4 I' r3 A1 c# j4 l) e, p. F u7 `$ Z3 w, |, H: D
《加拿大都市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加拿大竞争局高级新闻官基廷(Alexa Keating),她专事负责解答价格垄断等几个方面的事物。基廷表示,他们每年都会收到关于油价的投诉。《竞争法》关于加油站的违法行为有:当两个以上加油站达成反竞争协议,统一定价;以威胁、提出承诺等方式影响其它加油站的价格;劝说批发商不卖给低价加油站油;分配顾客、拒绝卖油等。这会构成密谋罪(Conspiracy),罚款会高达2,500万,或者入狱最高刑期达14年。
9 J5 Q! C4 @' C# F: N1 s1 ]: c, g5 Y3 d! B; K( U
汽油批发商的违法行为有:共同遵守反竞争协议,统一定价;以威胁、提出承诺等方式影响其它加油站的价格;停止向低价销售汽油的加油站供货。
3 S+ x* d; |7 v8 p' Y" b; c
6 B. H `4 I4 V3 p, ~* q基廷指出,微妙的是加油站会把价格调整得非常相近又不尽相同,因此会巧妙地规避《竞争法》,所以必须查找到他们之间有价格协议的证据,这种协议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 z0 i7 R' r. Y( ~! u9 B6 v. D2 W7 J
Z1 b* P% J$ q记者就此提出,如果加油站业主依照某个网站的预测油价,来变相统一油价的行为是否构成这种犯罪,虽然加油站之间没有协议,但是他们利用了这种油价信息,来达成一种统一。 : s( J! j' h4 a' Z# a. ^6 P
) x& q$ U( M, w K+ Z8 N: t, F0 o基廷表示这是一个新的现象,她本人并没有登陆过记者所说的油价预测网站。法律还没有界定非经营者的第三方对价格进行预测,从而达成变相的“标准价”,是否算一种另类的价格垄断协议,这需要向国会提出修改法律才能解决。她建议有相关证据的读者,可以联络竞争局,电话是1-800-348-5358。 ! _* a: O9 c' J# F% R4 v
; x8 l) b+ H4 G+ l" Y- [
《加拿大都市报》记者曾给麦提格竞选办公室的电话留言,也通过他的油价预测网站管理员发邮件等方式,希望能联络到他(两个地方均无他的直接联络电话),请他就这个问题作出响应,但在截稿前均未能得到响应。
6 c3 y4 m9 K& R. [/ v9 J& c
9 S) @& I: `6 G8 U1 u' z" M9 B定价一致好赚钱
( Z `3 `3 N$ Q" p* n3 ]: J( E, s6 T8 f
众所周知,竞相低价属于一种恶性竞争。记者记得几年前各个加油站好像价格还有所不同,如今沿途看去几乎都是统一的价格,比如本周一万锦市30个加油站,有25个定价都是1.323元。周二万锦市26个加油站,有20个定价都是1.285元。
) m/ ?/ l9 b8 R2 M* c* p Q' w \* v4 |
在业者看来,这是一种良性竞争的环境,在消费者看来这是一种不公平竞争的环境。因为加油站几乎没有竞争,消费者没有选择比较的余地,是一种垄断的市场环境,也正是《竞争法》立法禁止的现象之一。《竞争法》禁止加油站之间互订规则所定价格,但是无法禁止这种默契。尤其是网络时代信息交流迅速,加油站之间根本不用沟通就可以达成默契,这也许是法律的一个空白点。
5 X/ v3 U" y5 y% x9 o% H7 L* X, ^* f6 H
Victor认为,这样的价格竞争环境当然省心,加1分钱也赚不了多少,反而失去客人。少1分钱利润却少了不少,因此干脆按照预测油价走好了。当价格没有差别的时候,加油站就需要在服务上去抢客户。比如设备升级、环境卫生、加油积分、配套零售点、咖啡店等,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来吸引顾客。
$ P9 s9 R) U# ~% m! C1 X4 e
: y0 D S2 a! o( D8 P9 c他表示,不少顾客都是回头客,加拿大人喜欢在固定的加油站加油。也正是因此,加油站即使知道明天油价会大增,也不会关门登明天再开赚大钱,这是一种商业信誉。 4 U* J9 N( N& E. D0 }3 v
; F. ~9 [. U0 Z# y7 L# r: \油价差异有原因 ( G3 \# L* ?& v
% @" j4 U1 j1 o5 e: ~7 t% w) {
即便是所有加油站都几乎是同一油价,但是从安河范围来看还是有所不同。安河北部比南部要高出14分之多,多伦多的消费者本周一在享受1.323元的时候,北安省的居民却在1.442元的煎熬之中。
, h/ ]9 W9 M9 }( O6 b# T$ L9 y
1 g: p$ p' [7 ]% E. }之所以造成这种差异,Victor表示这和不同品牌的油站有关,大家进货渠道不同,不同的公司可能从不同的炼油厂进油。此外,城市油料销量大,运输成本就会降低不少。北部偏远地区人口少,油量需求少运距远,成本自然高一些。另外,大型运输公司油量有保证,送货时间也有保证,相应费用就会高。小的运输公司可能会不按时,不按量给油,虽然运费会低一些,风险也会大一些。 % o8 U( \0 X _9 d% T7 x6 M3 d: s" J0 b
& V/ x9 A C" b; J9 b1 d% f
高油价不但给百姓带来不便,实际上加油站也没捞到什么好处。Victor表示,以前油价低的时候,大排量汽车流行,汽油消耗量大。虽说每升也是赚5.5分,但是量大赚得就多。
/ L- z1 y# h% v2 G; U
' t1 [/ w' v# }" U. R' x/ e1 d随着汽油价格的猛增,各种油电混合、电车、柴油车开始盛行,人们也因为加油高企而改变生活习惯,一切从节油做起。这样的结果是导致油销售量的下降,因此加油站的生意会少了很多,因此说高油价把他们的客户也都赶跑了。 ) \ n7 E+ e4 B1 k9 i" i
" S2 q0 ]% P7 f6 ~' b2 x" W
连锁店优劣并存
. W8 T! P3 w9 P% ~: A) G& j, T! G+ y R: a& |, y5 D6 j, J, |& p1 h
回想当初为什么选择投资加油站,Victor表示留学多年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职业,当年马上又要结婚,需要一个稳定的收入。因此靠两个家族的支持,毅然投资300多万加元买下一个远在多伦多以东50公里左右的Whitby加油站。 # `; d \" c* K7 _+ m- ?) v
4 N" f, g5 x% Q
他认为加油站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和模式,连锁公司已经为你设计好了每一步,从进油到站内小商品上货,都有专人打理,因此说非常省心。尤其适合中国很多投资移民的投资,如果上了轨道,老婆孩子每天在那里数数钱2小时就够了,丈夫在国内不用管生意都行。除去物业地产的增值利润,纯商业利润在20%左右。 2 W5 d; w) B# H
7 M3 w' N. r' r3 l9 n9 {7 s: J: ?但是连锁店也有其弊端,比如一切总公司都算好了,什么都不能自作主张。包括加油站外观、店内商品价格、种类都没有自主权。不适合有冲劲的创业人士作为选择,也就是说不是你努力做就能改变什么。因此他希望选择一个更能发挥个人才能的行业,目前正在寻找之中。 4 o; v6 j0 H- B) X& b
5 w& P( C( W- a2 t; G7 ?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印巴裔人士开办加油站,Victor认为他们一般在加拿大的家族人口都很多,往往是家族集资买下加油站,大家都有了工作。尤其是加油站是24小时营业,家庭成员之间调班比较灵活。像他以前的雇员,一旦临时有事就要自己出马,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顶上,生活为此多多受累。 ' ~% K0 [# O+ s8 k- Z1 H5 i( `
0 K. f1 ]0 |% P( r1 J* Z! K2 V& |: d) w
. }, W2 m, [3 z( c% [
政府为何不规管?
* g/ p+ v' o8 x1 ]8 G" X2 X& v% B5 y# B* y& d( i
很多人质疑政府为什么不规管汽油价格,这样我们就不用总被油价折磨得半夜排队了。实际上在1970到80年代初,加拿大的汽油价格是受到政府控制的,直到1985年才取消这一控制。 + [# f0 F6 s- M( F
; J$ @& M& a x
1974年-1985年: ) X5 v, P! L- I
; P3 ?* V. m5 S { _
在这个时期内联邦政府规管原油价格,包括出口控制、出口税、石油进口补贴等一系列政策。这种严格管制的结果是,很少有公司投资原油生产,消费者肆无忌惮地消耗汽油。 ( P" i& \0 H' d9 z6 G0 z
0 m8 y8 Y7 [7 |8 m! r+ {
1985年:
3 P" Z3 s# _/ y2 M) W( D+ S, X( L* W" B4 d/ O
1985年,卑诗省、阿尔伯塔和萨斯坎通省决定取消对原油价格的控制,从而刺激了石油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目前的市场体制下的油品价格体系,也促使消费者认识到油料的实际价值,学会节约能源。 4 O) c5 s0 g5 A+ e7 O. F3 i
( F6 v9 {1 K4 c8 ], G$ e
其它诸如《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要求加拿大的原油对内对外价格要一致。
6 _( \% K5 [1 C7 \% A5 k9 Z) ]8 f9 m/ ]) Y) D$ p, g
联邦和各省对油价的干预不同
, A+ ] d U5 Y+ u& O" H) @6 {! A1 ?7 {- X0 y$ G7 R' V8 J
除了国家紧急状态之外,联邦政府不会直接干预汽油价格。按照宪章,省政府负责控制油价,有的省选择不管,而有的省诸如Prince Edward Island、Newfoundland 、Labrador、Nova Scotia、 New Brunswick和Quebec等都以某种方式控制油价。很多证据显示,通过规管消除竞争,可以让价格更趋稳定,也不会导致油价过低,使人们不珍惜能源。
6 |5 a: b6 d4 f5 l" s) g- U; } A- e q
% \# w% M+ X i5 a8 d
各省对油价管制的规定
, w( J( f+ Q% K, ?- X" ?6 \2 N9 S7 |+ z
爱德华王子岛(Prince Edward Island)
4 f, X" x% w5 a5 w7 P4 z
' k5 Z& I' Y0 ?' ^0 i省政府管理和投诉委员会监管油料(车辆燃油和家庭取暖油)批发和零售商,决定油价何时变更和幅度。也规定批发和零售的最低、最高价格。零售商提价时需要提供依据,以确保价格的公平。
0 C( H" J. s: L" O; F! ~. O/ k& O; g6 V
纽芬兰及拉布拉多(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 Y; P' ^ O: d3 Y( I
* A% Q1 u% j; J8 z其管理部门为油品价格办公室,每两周设定一次最高零售价,供零售商参考定价。 5 U k+ x3 K" l# E- s5 |
7 @6 Z; G! \/ T0 @- b
魁省(Quebec) + P( w$ D) B3 `/ A' c
- ^2 x1 u) D" E1 p( [. M- m" |9 v. {( X
每三年确定一次零售油价的差额,来弥补零售商的运营费用。省府决定这个差额是否要包住其以最低零售价产生的所有费用。最低零售价的计算依据是批发价、运输费、税和零售差价。
/ x) d# I) C" C7 x! D9 C0 N$ Q5 ?1 B3 B
斯高沙省(Nova Scotia) $ m! A" b" H0 R1 F
- `6 r; r* P& I, x3 h该省从2006年7月1日才开始规管油价,设定最高和最低价,也是参照批发价和零售差价构成,还有运输和税费等。也是两周调整一次价格。
0 A2 T$ c' v" `8 L2 E
: i% v# Q4 w: z7 J- [# L. `; Q纽奔驰域(New Brunswick) * X4 q6 R( D* t2 H* _
7 u$ |/ v8 V1 |3 D$ `- }- a
该省从2006年7月1日开始规管油价,两周调整一次价格。 6 [0 L7 H( O1 s. Y. n; u( H' S& [
5 d. D: C% v. l E' Y* y
! n$ l7 \; @( M2 X炼油厂对油价的影响
% y" ?. f& x4 J4 g; P0 Y
0 Q: r H$ u* T! ?# z油价变化的新闻中经常会听到某个炼油厂出现什么问题,导致油价上涨云云,因此炼油厂的开工率是影响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加拿大的炼油工业在过去三十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在1970年代早期加拿大有近40个炼油厂。油价在1973年到1979年油价猛增导致汽车技术革命,致力于提高效能、节油,以及转向寻找电力等其它能源作为汽车动力源。 " ^. f1 Q& \( t* K, @
; Q( Q' u ~" H) F/ L这种变化使加拿大油产品严重过剩,炼油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利润降低。那些小的、效率低下的炼油厂被迫关闭,只剩下一些大炼油厂。如今全国只剩下19家炼油厂,但是其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产量远高于1970年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