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据爱地人说,当年王菲迄今为止最后一张全新专辑《将爱》出来的时候,因为试听的人太多,竟然造成了网络瘫痪。大概是这个意思。
. ~3 l5 N* n) \事实是不是如此,我没试听过,不清楚,不过种种迹象表明,那时的王菲至少大众对她的音乐还是有期待的。
8 v% f3 }. L7 w, ]" F3 o* B9 w可王菲大妈怎么就隐退又迅速过气了呢?
9 b- U9 L1 o, v
% W/ y) A! u! }( S$ v# | 这倒不是什么难解之谜,说起来很简单,王大妈的歌声大家不需要了。
g7 T) F9 T8 s3 X ; @& ?/ i, ]$ ?& ]
要详细些说,原因也不外乎是这样:
6 h4 i0 \+ Y! O# w, ^( F7 ^! g 王菲这个人之所以能给大家一个所谓另类先锋的形象,主要是她在信息渠道还不够畅通的年代,充当了一个渠道的作用。8 B- k3 N6 b0 b5 K5 H2 B+ m# k" D/ h
我们知道,音乐类型千千万,每种音乐类型中都有精品也有垃圾,本身这种音乐类型是中性的,并无高下之分。而在那个信息匮乏的年代,可以说整个华语乐坛还处在鼠目寸光,井底之蛙的状态之中,大家来来回回能听到的就那么点玩意。
. _$ A! p) ]# r. m2 a0 D/ I, a% t 王菲的聪明之处,就是选择了一个适合她的或者说凭她的能力可以应付得来的而又能给大众新鲜感的音乐风格,并且不遗余力的推销给大众。; u w) h/ L0 H* P' z; P3 p: n/ G
于是,一些眼光短浅而又急于想找到新鲜感的盲目听众就被王菲轻易的套牢,从此审美就定格在了王菲身上,凡是和王菲类似的就是好的,反之都是垃圾。. ?) R6 s$ L, ^# |$ W# {: c" Z4 N
, T4 v3 c( d1 y/ G; I9 w3 C
打个不是很准确的比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家都吃大白菜,其实红烧排骨好吃、油焖大虾也好吃,大家都没吃过。
$ o& {. ~. ]/ [5 d9 v) h 这时出现了一个商贩,名叫王菲,她能用低廉的价格弄到排骨,又擅长做这个。王大妈把价格不贵的红烧排骨推销给大家,大家一吃,还不赖。从此大家都把红烧排骨当成了全世界最美味的东西。
& @! [9 Z9 B: M) S4 g
1 _, s* ]* ?. E( X4 q8 u 可到了两千年后,互联网大繁荣,信息爆炸,大众可以接触到的音乐类型越来越多,这时大家才发现,好的音乐有这么多种,音乐原来可以传达这么多的东西。王大妈的那一套已经不能满足大家对音乐的需要了。而大家需要的王菲又学不来,于是她不得不偃旗息鼓了。) W- [/ y6 g2 J" H* [* j9 S
4 _$ P) F) j. h$ H7 y: i8 F& Z9 T 还是那个比喻,经济发展后,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排骨成了家常菜,。只会做红烧排骨的王菲发现大家爱吃的菜她不会做,没有办法只好关张大吉。3 h( @2 i9 H4 T' b0 D
当然也有一部分NC人士,也就是今天我们称之为菲佣的那群人,你给他鲍鱼龙虾,他们都不会吃也不愿意吃。生怕破坏了红烧排骨在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