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中学学鲁迅先生的杂文的时候,读到鲁迅先生曾凭借犀利的幽默感给“公理”配出“婆理”。而今,也不知道是那个英明的谁,为“八婆”配出了“八公”的概念。如我无聊之辈,竟然有心在深夜归纳小至“张长李短,鸡毛蒜皮”,大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八”。“八”是一种态度,“八”是一种能力,“八”是一种渴望。 % s' e* G% ` }& P7 y& c; {( h. V. o& }5 _% H
幸福和快乐后必定归于无奈的平淡,恐惧和痛苦时最保守的期盼就是可贵的平淡。现实生活中总是平淡多于其他一切的总和。然而,灵魂久被鲜活的血液浸润,一定会不由自主的鲜活起来。于是人们定会产生许许多多鲜活的想法。有些可以付诸实践的,有些只能独自回味,但更有一些,可以、甚至必须倾诉于听得懂且愿意听的人。不知道为什么,生活之路越走越程式化,可以主动而为的事情越来越少,大多时候自己是在跟着感觉、依靠惯性做事;不知道为什么,独自回味的结果,总会让人莫名其妙的黯然神伤;不知道为了什么,倾诉和倾听倾诉,成了一种习惯、一种需要。 J) d" O+ {. [8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