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29 )   鸡蛋(0 ) | 
| 顺便补一课: 7 a' G2 P) `; ~: _' f  B; Z+ I5 t+ w+ D: ?, d& c  p- @, l
 蚯蚓是一种低等环节动物,生得有头有尾,有口腔、胃、肠、肛门。它们的身体是由两条两头尖的管子套在一起组成的。外面的一层是一环一环连起来的体壁,其中有许多由中胚层细胞组成的肌肉系统。体内有一条消化道,从头至尾贯穿在一层层的隔膜中间。在内外两层管之间,充满体腔液,在每一隔膜的腹面都有一个小孔,成为体腔液在体内穿行的通道。
 5 s4 D/ L- H  _. y3 j, n4 h. o2 c2 z! ]% ?1 H9 T0 L
 蚯蚓若被截为两段,断面上的肌肉组织马上加强收缩,一部分肌肉组织迅速溶解,形成新的细胞团。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同时聚集在切面上,形成特殊栓塞,使伤口迅速闭合。它的中胚层细胞具有很强。   w' _8 W, D5 o+ M3 K
 ; [. K3 f; J$ C# i+ z
 3,蚯蚓再生能力的研究:
 0 r& q2 G4 K) n; X) X  |4 n9 C" w& ^
 如果一个蚯蚓切成三段,中间那段能活吗:
 # r* @" y: ^; s  t8 o: Z- f* @, k7 ]
 ' Y+ L, Q* G3 l; X# A6 z; |: ~0 ^" K将赤子爱胜蚓从特定部位切断,得到有头无尾、无头无尾、无头有尾3种类型18个处理体段,在20℃人工气候箱中培养,观察其再生情况。结果发现,剪切处理后的蚯蚓体段在10 d左右开始再生,且从头至尾都有再生能力;但不同体段的蚯蚓再生能力不同,有头无尾、无头无尾的体段再生速度比无头有尾体段的要快。其中,无头无尾蚯蚓体段的头部、尾部都可以再生,但尾部再生的速度显著高于头部。剪切后所剩蚯蚓体段的多少对蚯蚓存活率有很大影响。所剩的体节数越多,蚯蚓体段的死亡率越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 B" b7 Q, L! N6 z. g( B
 : h; Q6 i* |8 g+ m% E- \(但也有一种说法是,并非每种蚯蚓都具有这样的能力) 4 U" ]& ~+ c# D1 e
 3 O5 v! V+ N) v5 {
 其中就有纤毛虫和涡虫的再生问题。而且提到,腔肠动物和涡虫的再生能力从身体前端到后端,沿体轴而递减:口端或头部最强,反口端或尾部最弱,涡虫头部神经系统集中,代谢率最高。涡虫头部和腔肠动物的口端有很多未分化的、保持胚胎状态的细胞,这可能是头部再生能力强的原因。蚯蚓头部再生能力也比身体后部体节强,如将蚯蚓切成两段,再摘除腹神经,蚯蚓就失去了再生能力。这些实验都说明神经在再生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 \! [% r$ U. B  {$ S& r/ m7 f6 T! B: h. e2 Y9 q
 5,进一步考验蚯蚓的再生能力:
 ' {; E% G  S0 @: g
 7 y: V: Y7 S5 v) ~7 w3 i! q蚯蚓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身体被切断以后,在断掉的地方会生出好似胚胎的组织,很快将失去的部分补偿好,长成一条新的蚯蚓。再生能力强的是切断蚯蚓前端五节到八节的地方,如果把蚯蚓九节以上的地方切断,再生能力就很慢,生殖器官也不能恢复。如将蚯蚓的第十五节以后切断,就不能再生出头部,只会长出一个缺脑袋的尾状体,成为一条两个尾巴的变态蚯蚓。 : O9 L6 c- L1 ~' Z+ _
 
 4 I; p; `* U5 i" E6 d两个尾巴(尾状体是否具有尾部生理结构)能存活多久,不进食吗?还是用反口端变态进食?
 & e  Z- U: f' k; y+ k- T& [* \  X7 q
 ; B1 g/ a6 d0 B) @; Z) g4 S6,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两条蚯蚓分别切去前端和后端,连接起来竟可长成一条新的蚯蚓,更有人别出心裁,在一条蚯蚓的前半部分并列接上两条蚯蚓的后端,这样一来,就长出了一个头两个尾巴的蚯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