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39778 n ~2 J+ [: Q
& z7 Z1 ^4 W& {) N" ~: [亲爱的∶
) P( A5 W# E1 b) ^4 G- }( u+ S1 ~2 d- v
借用废墟来形容我们婚姻的解体,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们的婚姻犹如一座大厦,在没有预警,没有设防的情况下,突然坍塌了,我们都是受害者,都被压在瓦砾下,都经历了心灵的破碎和创痛,遍体鳞伤。
; A) l# {& s1 I/ {! l- V; A
( N& @5 X3 x& |$ t* i3 f- A4 l- H. U/ u但我们也是幸存者,从瓦砾中爬出,在废墟上站起。经历了死阴幽谷,仍能心怀善意,彼此体谅,施以援手,给予祝福。由此可知,你我之间不是交战的对手,不是仇人。
* l8 k. @2 [; ^6 A. F1 J- e* a# v
- v# s6 ^- @: I) ^; ~! K既然如此,为什麽我们的婚姻大厦却这麽不堪一击呢?难道真是一句话、一个约会、一副恶面孔,就引发了一股怒火、一腔怨恨、一串阴影,就说没了根基、没了信任、没了情分?20多年的夫妻,近30年的相识,就这样走入陌生?
) T; m" J1 \2 k" T3 ~5 e7 S# p/ I1 Y, {" F0 x, y
一年多过去了,我慢慢地领悟和接受了这无情的事实∶的确是根基──生命的根基,动摇了。外人看来或出於偶然,但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内在生命的不同,导致了必然的分道扬镳。
8 M( P3 M5 t3 t0 V, w. V5 ]. z! S; c, A
回顾这一年多来在废墟之上的挣扎,我真真实实地经历了神的陪伴和引领。在被羞辱、责骂、否定中,在悲伤难奈时,在委屈苦毒时,在怨恨想放弃时,他是我的指引、我的帮助、我的安慰、我的避难所┅┅
$ J5 J2 } D. a, `
" P8 a3 M, j3 U: }# w- {正是因为信仰,我才能诚心接受∶自己是一个不洁的罪人。“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壹书》1∶8-9)
3 K" V6 o) N5 f8 o6 w5 ~* ]" A% ^% V1 ? B6 s' ^5 p# r
一年多来,最难摆脱的是情感。那些刻骨铭心的情感,总是伴随著泪水,不断地、不由自主地倾泻而出。我一次又一次地向上帝哭诉∶“真的好难啊,我丢不掉!我忘不了!”! X$ L) P7 J1 \$ R1 w3 L
: D8 l7 N% v8 O上帝回答我∶那些是真实的,但那是出於你的肉体。我所给你的,“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翰福音》1∶13)
5 w- d! C! k6 @& J7 D) h) ~ ^& \* c+ S
上帝说∶过去的情感是你的曾经,追忆只会制造情绪困扰、精神缠绊,成为永远的痛!丢掉那些,追寻我,才能得到更好的。
! G* J% v/ m5 w# Y5 M: b9 I
- G4 X- K5 b/ P! B- x“什麽是更好的?”我问。, V0 W& p T* B
( R v+ a5 A5 P) _+ q: i
他反问∶“你知道婚姻的意义吗?你知道妻子真正的责任吗?”
* J/ B4 m. |' D' J7 b
) l% \3 K; G4 c3 X: @4 |) y我无语,但我明白他的意思。婚姻是上帝为夫妻所立的约,他命二人合为一体。丈夫是头,妻子是他的肋骨。既然是骨中骨、肉中肉,妻子就要顺服。妻子的责任就是做个帮助者,顺服丈夫、帮助丈夫,带给丈夫最大的祝福。
3 O/ d( `4 P* A; q- p5 |! W2 U, [( I* y0 }
上帝对我说∶“过去你在婚姻中,没有尽到的责任,如今在婚姻外依然可以尽,那就是顺服加上祝福。你知道什麽是最好的祝福,你也知道以什麽方式可以给他最好的祝福,努力吧!”
6 F' e5 x7 F% h" A' V* f0 P' E; D9 Y$ Z' U# [$ o7 b& o1 t$ ~
他还告诉我∶你要与人和好,先要与神和好。记住,“我必聘你永远归我为妻,以仁义、公平、慈爱、怜悯,聘你归我”(《何西阿书》2∶19)。继而,我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他!% ~7 C" E0 g/ D0 T& P, K$ d! T3 N
: c1 q( w- c2 E( {- b- p) h
尽管有神的陪伴,我仍会软弱,也时有委屈、怨气。然而每当牢骚或苦毒的话出口,我心里就没有平安,我知道是神在监督我、提醒我∶“温良的舌,是生命树;乖谬的嘴,使人心碎。”(《箴言》15∶4)“我们用舌头颂赞那为主为父的,又用舌头咒诅那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颂赞和咒诅从一个口里出来┅┅这是不应当的。泉源从一个眼里能发出甜苦两样的水麽?”(《雅各书》3∶9-11)' |- b) r$ `5 l
- K$ u9 U2 j3 E8 C
我知道,婚姻解体是家庭的悲剧,是一场灾难。然而,若能因此认识神、贴近神,一切都可成为新的契机。危难可以成为生机,悲剧、失败、灾难可以成为祝福。我们可以在重建外在生活的同时,重整内在生命,即心灵重建。
# v, Y2 N0 H% r, q/ p. O/ [, I r$ ?' y9 I1 I2 h2 [: c5 Z% W
心灵重建,就是“神啊,求你为我们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诗篇》51∶10)如此,我们可以直面婚姻,直面人生和自己──对婚姻,不会主观地美化或丑化;对自我,也不一味地肯定或否定。
1 b$ Y8 g0 W. D' a" Y2 g4 F3 K6 V- ~6 c0 f, ~- Q6 i
我感谢今次的危机。因为,若没有今日的危机,我绝对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的信仰生命是那麽肤浅、懒散、没有生气。我从前不会祷告,很少读经,也不曾向上帝求问过什麽。就算读经,也难得读出生命的感动。然而在危难中,我的内心开始脆弱、柔软、谦卑、渴望安慰,开始贴近神。. m: j" r' O+ S v7 u3 f
! a. a, O% g+ \# Q3 O5 l# \; \9 Z
若没有今日的危机,我绝对没有动力和能力,扭转自己不冷不热、有信仰却无行动的状态。我知道,上帝不喜悦我那样的生命状态,他借用这个危机点醒我、震撼我、救拔我。7 `: C( I t* |( D$ J
! d, D% X$ ^2 u }" Z; y5 u
这次上帝救拔我,是用了管教的方式,引我到旷野,让我在伤痛中,体验他的同在。他对我说话,说很多话;他直接说,也间接说。这些话,过去我不去听、听不进,也听不懂,而如今,听起来是那麽清楚、明白。
t0 Z& \; ~6 b6 H0 C
$ c0 `1 y0 r4 B" Q1 i* Z他回答了我很多问题,我也回应他,向他认罪,向他祈求,向他发出赞美和感恩。他听到了,看到了,他满意我的心思意念,也满意我的信心回应,所以他夜夜使我安睡,日日给我清醒的头脑、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他给我感恩的心、喜乐的灵,领我走出旷野,来到青草地┅┅! d, G$ S; [4 ^( r$ z
# z `3 k7 L) W0 Y不只是你,很多人看我像一台戏,他们说∶“你的神在哪里?”神在哪里?问得好!在天边?在我心里?不全对。他就在这“舞台”上,这个舞台很大,是他所造的宇宙,在其中有你、有我,有他造的自然万物,特别是人。他的圣名、慈爱、权柄、荣耀充满整个宇宙。8 [; [1 y/ }6 F$ v
5 r. B8 w2 `& ^& X T7 Z
在这个大舞台上,他是总导演、总策划、总指挥。他正看著我们每一个人表演,对接受他的,还时时为其提点台词,指导动作┅┅今生只是全剧的短短序幕,在序幕的结尾,我们是否能与神同台庆祝、一同揭开永恒的剧幕,全看今日我们是否听命总导演的指挥。
& }3 {. r5 D! W" E- q$ {6 f( L; n k
在面向光的祈祷中,我经历了神奇妙的恩典。真的,当一道门向我关闭的时候,上帝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而且是天窗,可看到天梯,那天梯直达天庭。我听到来自天上的歌,看到天使迎向我的笑脸,感受到天父温暖的胸怀,探到一点点天国的奥秘,领受到属天的使命和荣耀。
# I2 e! g1 \. b; B" b2 ?% ^" W1 b1 _( ^( k, A/ F
一路走来,我不寂寞,不孤独。我的幸运在於,灾难使得我与上帝贴近,从而在个人的苦难中,仰望那位承受全人类悲苦而不申述,被羞辱而不出声,被钉死而不反抗的弥赛亚。多少次,我与他的目光相遇,他的眼神里有安慰,有鼓励。他已战胜了苦难和死亡,他也会引领我,迎接那美好的明天。' q0 B0 N$ }+ A; [
1 R: Q2 B/ M. `% Q亲爱的,我祈求上帝,让你和女儿的名字都在他永恒的生命册上。因为如今,在我们婚姻的废墟上,我仍看到一个慈爱、负责的父亲,一边背负“伤害女儿”的内疚,一边加倍地付出爱;一个被苦毒压伤的背影,仍然忘我地劳作;一个放弃了家的“家长”,肯牺牲自己的利益,为这个家尽力安排。
/ v9 O# _' g8 @# S* Y0 ~* l) p
9 n: i0 e9 K) m' y( O但同时,我也看到∶一个渴望自由、轻松、释放的“被囚者”,却拒绝松开心灵的捆锁,走出牢狱;一个四处漂泊,寻求爱的浪子,却拒绝“父亲”温暖的拥抱,拒绝温馨的家。
& D- _% `5 V# ]/ k2 n9 T
: E B- H# `* y5 M亲爱的,天父知道,你是一个心中有爱、肯付出爱的人,有爱的人一定会去寻找爱,一定会寻到终极的爱──上帝。在回家的路上,可能你走了岔路,绕了大圈子,时间长了,但上帝他有耐心等待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