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明代医学家李言闻(李时珍之父)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李时珍称艾叶“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弃也”,故蕲艾因此而闻名全国。
6 w: C5 c$ c+ v) c& {. N$ i" Z8 C' w& L7 I, P# ^$ ~/ R1 n. Q
艾叶水泡脚,老少无疾,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5 L- q: |7 p& w- _( L
更多内容见http://www.jiangtea.com/艾叶&艾灸
! O) R" d% m: p* }5 f7 w! C5 J2 y) N ?" n% m3 `; k G
艾叶的使用7 B9 d F/ b, H% R3 f
关键词: 中药泡脚,艾叶水泡脚,虚火,寒火,感冒,月经不调,妇科病,艾叶烟熏,春季咳嗽,
9 x& S/ U) G8 u4 s J5 E艾叶水泡脚,
3 {" R/ I6 l; X/ }8 Q; v3 r6 E! f$ M% o" x3 E) z: O( T
! m0 Q" }) R8 Q
1,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0 J, o; B' ]3 f; m! O; `5 v: M# h) |
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温水,一般连泡2-3次,也就是2-3天后,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 @3 Z4 t' S5 k \
$ m1 M+ D3 O4 y* d9 n2,当受凉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浑身酸疼或伴有发烧时,都可以用艾叶水泡脚,这是要泡到身体发汗,但必须同时喝生姜红糖水,发热时加葱白,有咳嗽时加几瓣大蒜,要连喝几次,喝到身体发热了,不再浑身酸疼流清水鼻涕了再大量的喝白开水,将病毒及寒火及时排出,并注意休息,你的感冒会很快痊愈。6 j$ G1 j Q z) G) ^& `$ u7 P' Q
艾叶水泡脚治春季咳嗽的具体方法是:+ b3 r1 C9 [+ u1 \
把艾叶30~50克,放入约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约15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入小的脚盆中。趁热将双脚置于盆沿上接受熏蒸。为避免药气一下蒸发掉,可在双脚蒙上一块稍大于脚盆的布。等艾叶水温度可以泡脚时,把双脚放到盆内泡。这个方法可以每晚进行一次(以临睡前为佳),每次15~20分钟,一般连续3~5次即能根治春季咳嗽,同时对风湿也有疗效,
7 b2 i- i! C" p( J+ ~' l5 f- F" p8 y H4 M
3,艾叶水泡脚可治疗月经不调,还可以治很多妇科病+ K$ c5 w6 @6 h" Q2 u( l0 V
月经不调很常见,大部分的女性每月例假都会出现异常,有一些甚至会痛经。女性月经期一般都会比较烦躁,尤其是患有痛经的人,不妨试试在家用中药泡脚,如艾叶水泡脚
# t, O$ v/ w4 I V" x: }+ Q+ v/ U
注意:+ s' [" k8 Q! n6 C" B% ?
正确使用艾叶,能有效地缓解和治愈我们身体的病症,而过量的使用艾叶,却会使身体出现亏虚,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还会出现眼睛干涩、人乏力,以及情绪低落,重者会出现咳喘。+ x3 j: }- q' {( |; z# N+ q% t
0 g8 Q) S' y8 v% K
8 I9 Z, X9 H" Q# k @6 l
二,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熏蒸居室,艾叶温灸
, S: O% u8 V. ?6 y6 G) L+ y“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说明艾对维护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a/ v* n0 l: J6 u6 p+ {
常用艾熏蒸居室,可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平时以艾叶每月熏蒸1~2次,在冬季及流感流行季节每周熏蒸1~2次,能使各种常见致病菌、病毒的数量显著减少,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z$ y* P8 g, b# q5 L& }
烟熏的时候人要离开房子,因为艾草有大量的挥发油,挥发油是艾草杀菌的重要成分,但它有毒性,容易引起皮肤粘膜潮红,使人的中枢神经兴奋,严重的会导致抽搐,一般应该离开房子半个小时就不会中毒。
" P: h; T `; l3 b! ~9 f7 t2 K5 {艾叶温灸,能祛寒、除湿、通经络,用8-10根艾叶制成的清艾条扎成一排熏后背、小腹、小腿、手臂的方法,能快速祛寒湿% O% U) ~: m* }2 Q7 `; L
# `6 ` W4 }( [: H [/ I
参考信息:
: O' K" s6 w( ] k+ x, R3 B5 {
0 c! F. \3 n' z8 t; ~艾叶泡脚的几个小验方:5 P* i% _' p: t2 n7 m/ L! q' ^! L% a
1、 艾草加姜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
( r' Z% j& O. K8 M$ g" B/ D n管炎、肺气肿哮喘。7 m# [' S: u. {; C- T4 u* V+ g
2、 艾草加红花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8 p8 Q, N, L) y/ i( j
好,手脚麻或瘀血。$ H$ L) Z& `5 O8 U- H
3、 艾草加盐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喉痛、气
( l. H5 t6 T8 t+ q躁心烦、上火下寒、脚腿肿胀。( ]- U/ o4 e1 u) I8 X, R5 M6 e
4、 艾草加花椒2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3 d+ v# a7 A7 K5 ?
5、 在泡脚水中加醋,杀菌、止痒、治疗脚气。
# b- `; {. b+ _9 `5 B3 {8 y. _# c" y4 W0 R% t0 F% f9 @* y
泡脚注意事项:
0 |* W" B8 N1 g* k' Q5 k1、 泡脚水温度最好不要超过45°,温度过高不有利于睡眠。! ^9 x9 _3 y& v) x5 o) V
2、不能经常在水中加盐,加盐会伤肾,容易引起全身浮肿。 / v* a- o5 [3 y% }4 D7 |
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 x; x8 n) ~; x
0 r* l) [9 g2 A7 Y4 s' r泡脚:取艾叶30~50克,放入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约15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入小脚盆内,双脚在里面浸泡。此法每晚进行1次,以临睡前为佳,每次浸泡15~20分钟,一般连续浸泡3~5次为佳" H' ^* t, _7 v" u) J
0 f% _1 S" L. ?6 Z3 @. v+ ~& ~
艾叶泡脚功效: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 g D- Q3 Y+ i* V1 Z
【使用方法】取艾叶30~50克,放入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约15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入小脚盆内,双脚在里面浸泡。此法每晚进行1次,以临睡前为佳,每次浸泡15~20分钟,一般连续浸泡3~5次为佳% D I. P* C% @0 u. l
' X* b5 S+ ?, e& L8 c5 G3 p排便不畅(便秘) 把干艾叶洗净放入茶杯,用开水冲泡当茶饮用,如怕苦可适当放点糖,一天冲泡数次。
3 Y3 K: P$ _) Z: y# }" V7 F7 p
7 }2 l) g( \" H0 P6 X x4 }) \咳嗽:艾叶熏脚。具体方法为:艾叶30~50克,放入约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约15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入小的脚盆中。趁热将双脚置于盆沿上接受熏蒸。为避免药气一下蒸发掉,可在双脚蒙上一块稍大于脚盆的布。待水温稍低双脚能够忍受时,可直接将双脚置于盆内浸泡。此法每晚进行一次(以临睡前为佳),每次15~20分钟,一般连续3~5次即能治愈咳嗽。
9 ?, i' W" ?2 J& A2 d5 K; X7 b5 o# r/ @# R7 C
治疗哮喘的偏方:洋金花、艾叶、生甘草各等份。 ' d7 f l a. W5 T. f
具体方法为:上药共研细末,哮喘发作时,取适量药末,装入纸烟内,点燃吸纸,缓解即止。洋金花有毒,勿多用。[适应证]实证哮喘。<哮喘> 治慢性支气管炎
" n8 Y1 s# e4 E; |* k0 q D0 K1 J6 A9 v& U+ Y6 ^
流行性脑膜炎:干净大蒜,生吃,每日2~3瓣;艾叶、苍术、雄黄各10克,燃熏后消毒室内空气。
7 M" M! l+ x2 _2 Q1 ?5 e3 Q3 Y2 P4 g6 }7 ^9 r
预防感冒:在室内用艾叶或醋熏蒸以预防感冒$ m# c& I9 s5 I! s
# \1 ]" ^( o- @
颈椎痛:食用粗盐1斤,炒热后加艾叶半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5~10天。(盐可每天反复使用)' L z) C* V; O7 `# B# @2 a
3 _. `/ t- [9 x. u嘴唇经常上火?
, G2 D' c4 c* r4 y嘴唇经常上火属于虚火,连续泡三天就可以把虚火降下来。 x: N, E' |$ B+ O* v5 o! e- b
7 U @& f5 Z) a/ e& z
可以天天用艾叶泡脚么?6 L: a" s" \2 |$ i
不可以的,一个星期泡四天就属于多的,虚火降下来就不要泡了,如果用于保健一个星期泡一次就可以4 a+ I0 L* W4 f! ^) y9 z1 J
9 D' \& {7 I$ T, `
; ?6 M; n, _. b$ h" `5 |4 @本文写作参阅相关医学资料,谨供参考,严听医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