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代尔有三个重大焦点让他享誉世界:于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欧元之父、“不可能三角”定理。“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定理与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流通区域即“最优货币区”等理论,是当今的两大流行理论。前者更为流行,并被全球广泛接受。后一个理论在欧洲流行,是欧元区诞生的基础,因此他被称为是“欧元之父”。+ L! b+ U2 `$ V$ g; i8 d
q5 n2 t1 a5 O* `8 h$ }4 e+ m, F 不可能三角理论,是说在国际相互联系的经济环境中,一个经济体在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个选择中,不可能同时满足,最多只能达成其中的两个目的。这个理论从常识上来看都是正确的,成为议论当今全球各经济体货币领域的政策取向的一个基本原理。不少人因此以为他的“不可能三角”理论与他的“最优货币区”的理论是一致的,以为蒙代尔一定以“不可能三角”定理的提出而自豪。& w9 S4 x1 c3 U: A
" Q3 Y- B9 G9 u! \* H 其实大家的印象是错了,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与“最优货币区”理论是有内在矛盾的,而且他并不看重“不可能三角”理论,最推崇的是有关“最优货币区”的理论。因为“不可能三角”理论本身内在的主张是浮动汇率制度,而蒙代尔力挺的是固定汇率制度。他的最高理想是固定汇率制度、世界货币和世界中央银行。他的“最优货币区”定理的产物即欧元区,就是固定汇率的一个极端体现。所以,蒙代尔在欧元区这次希腊危机暴发之前,到处推销他的区域和全球统一货币主张,并为全球的若干固定汇率制度辩解。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和欧元区的实践,以及他在全球为固定汇率制度辩解、推销统一货币、贬低美元等行为,表明他实际上已放弃和否定了“不可能三角”的理论。# `: ] v1 i: F1 x
* p' x$ ^$ w% P# S4 V
但是,否定了“不可能三角”定理,势必又会出现混乱,欧元区的实践就是眼下活生生的例证。因为欧元区实行统一货币,相当于各成员国实行的是一比一的永恒的、固定的货币兑换关系,(即各成员国共同使用欧元,等于是固定汇率的极致形式);由于是同一种货币,所以资本在各成员国之间流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相当于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欧洲央行的存在,使得各成员国完全丧失了独立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的这个三角组合,就是固定汇率、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完全丧失独立的货币政策的结合,实际上各成员国是以完全丧失独立的货币政策的代价,来实行固定汇率的。7 K2 z& P5 l$ Z4 s/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