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015)  鸡蛋( 1)
|
来源:环球时报-生命时报 2009年12月15日
( I' y8 i. B. P! J) B+ X( k* I
! s$ b$ C: b! X! y# S+ b●两个推测:
9 A2 b, u) \! U7 v$ I, N( e4 e4 e' z* {; b
第一,这个突变可能会使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的肺部;第二,它可能会像禽流感病毒一样,更不容易感染人4 N& K! \5 R+ I' b3 j8 G- R1 S- S
% K2 b' b4 [6 A8 h8 w$ ^; c3 ]
问:病毒变异是如何发生的?目前,我们拥有的疫苗能否跟得上变异的速度?; n: n" p* |; L8 w, g4 O9 u% }7 v
* d$ l0 [$ }2 f; g7 B Keiji Fukuda(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规划处主任、大流行性流感问题特别顾问):病毒变异如同人们每天换衣服一样,很正常。如果每一次变异都要报告或追踪,那就好像是每个小时预报一次天气一样,意义不大。如果病毒变异导致疾病加重或减轻,或发生大规模的变化,那才具有流行病学价值。. F2 R# Q N" p8 s8 V! K+ u
& N \. D/ |1 G3 u" c, }# o4 A6 W/ k 邓瑛(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甲型H1N1流感病毒肯定会发生变异,但病毒变异所导致病毒毒力的改变却不是确定的,它可能增强、不变或减弱。不变和减弱都不会给人类健康造成比现在更坏的影响,但一旦变异后的病毒毒力增强,其造成人群传播和重症患者的人数就可能大幅度增加。因此,对流感病毒的变异进行及时监测,一直是WHO和各国防控流感大流行的重要一环。目前,世界各地监测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变异都是偶发现象,并没有广泛性。WHO也表示,变异后病毒的致病性没有相应提高,也没有导致感染人数或重症病例、死亡病例的增加。我国内地曾出现过几个病毒变异的案例,但目前也都只是个案、散发的,彼此之间没有关联。
5 V8 a" Q! ^, R2 j1 |# y; C1 ?4 y
舒跃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目前尚未明确这种突变的真正生物学意义,但全球的科学家有一些推测,在以往的研究中提示这个突变可能会使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的肺部,另外一种推测就是可能会像禽流感病毒一样,更不容易感染人。
% o4 C0 p# x3 ~) [$ s" l4 G3 ~& \$ X, p
我个人理解,我们能做的就是监测,它变了,我们能监测到,这就是我们人类最大的能力了;监测到以后我们能采取各种措施,如生产疫苗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