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v8 y. S+ b% g' n说英语,需要的是这份笃定,这份执着,这份自信。如果你是一个有内涵有价值的人,说话的内容切中要害,让听众受益匪浅,那么我敢说,无论你的英语多么的蹩脚,别人都会竖起耳朵听,都会竭尽全力的来弄明白你所说的是什么,都会让自己的耳朵适应你的口音,不错过你所说的任何一句话。同时,也不会有人来挑剔你的口音。 1 o& w T6 _0 e* U9 N) n# y N' m; e7 R) X( T
比如说,我在香港读大学时,香港特首董建华操着很重的潮汕口音,跟香港本地人说粤语的口音差别很多,但大家说起董特首,没有一个人批评他的口音。在美国耶鲁大学读书,我的一门国际经济的老师是日本人,是日本首相的经济顾问,从日本呆了几个月回来教书,英语基本不会说了,上课用英语说不出一个连贯的句子,口音更别提了,但学生们还是喜欢找他聊天,问问题,费劲的听他讲,因为知道他的知识经验和见识,是英语流利的人所不能代替的。再说说另一个在耶鲁讲计量经济学的日本老师,英语讲课时你如果不仔细听还以为他在讲日语,变量Variable他说成“哇哩呀报“,一个同学听了好久才搞明白”哇哩呀报“是变量。但即便如此,大家也是尽力在让自己适应他的日本口音,好能够理解他教课的内容。* E8 Y, {3 v. ^& ^; d
3 x. }- r3 P& a8 a8 N3 t再说说我们公司的例子。我们很多业务外包给在印度的印度人做,但印度人的口音真的是很重,开电话会议听他们说话真的很费力。所以公司一向不让印度人参与跟客户的沟通,以免有口音造成的交流不变。但是我们后来的CEO也是个印度人,虽说人在北美,但说话印度口音还是很重,写邮件开公司会议的用词明显的不是北美风格,但又怎么样呢?全公司还是恭恭敬敬的听他操着浓厚的印度口音的英语说话,尽力去适应他的口音,而不是让他适应大家的耳朵,谁叫他是CEO呢,呵呵。 ( b4 W1 G7 Z- p/ [2 ^9 |& x 9 `( ?9 J/ n. p/ `2 M8 A; ?( P你也许会说,我列举的例子太极端,都是行政长官,耶鲁教授,公司老总,地位极高的人,谁敢挑剔他们的口音。是的,这些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我是要强调我的观点,当你成为一个有地位有价值的人,你的话自然会有分量,也自然没有人会在意你的口音,他们反而会让自己去迎合你的口音,来适应你!" L. V' @" ~3 F) ~* _7 U+ P0 _3 t: }
( T) z, q1 u: S; N
再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中国留学生来北美读高中或者大学,数理化成绩在班上都是名列榜首。如果有数理化的作业或者考试,当地学生一定会约着中国学生一起学习,问你问题。即便你的英语差,他们也愿意你给他们讲解问题,因为你所说的话有充分的价值,这个时候,口音不再重要,他们会努力听懂你的话,适应你的口音。这种经历,相信很多留学生都有。 $ ]6 ~6 m! r! b5 @4 K/ h" ~- o+ c) Z1 B3 _5 g
当大家开始在北美公司工作,情况也是一样,如果你能够为公司提出节约成本但提高效率的建议,老总也会耐心的听你用中式口音讲话。如果你有独到的分析和建议,能真正的解答客户的问题,客户也会尽力听懂你的Chinglish(中式英语),不是吗?2 C; N9 C: o' z% s$ h A( f
7 G" l) R/ d1 V4 B; [所以,虽然我们强调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但好的英语表达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最根本的是我们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无论是在中国讲母语的环境,还是在北美英语的环境。我们不要舍本逐末,说话时只在意英语的语法是否正确,或者口音是否地道,而忽略了说话的内容,内容才是根本!当你说话有有价值的信息,你只管挺起胸、昂起头,放心大胆的自信的说。 / C/ f& r/ t \' d' L 8 m; N9 M, G/ e* E. m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你,只管说自己的英语,让别人听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