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10|回复: 4

康母往生纪念册发隐(印光法师论孝道)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5-5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康母往生纪念册发隐(为康寄遥作)
# U# J2 Y& D5 Q4 I/ T- J" _) d
3 a2 ]: u; P( r( E' u" d
       印光大师专集—增广文钞卷四  9 R* k/ q. @0 u; [

  b, T0 M% H6 g  父母之恩,毕世莫酬。孝之为道,其大无外。如来大教,以孝为本。菩萨视诸六道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故地藏有“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之愿。《梵网戒经》,以孝顺为至道之法。不但令其孝顺父母、师僧、三宝,且令其于一切众生,生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戒杀放生。以一切众生,皆我宿世之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故。由是言之,佛教之孝,前溯无始,后尽未来,无不弥纶而包括之。故莲池云:“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彼恃现生服劳奉养之孝,以诽谤佛教为不孝者,乃固执己井蛙之见,作此未见大海之瞽论也。) ?2 Z" P/ o" `) s4 j: b

# q2 y3 n" {3 N8 W  为人子者,父母之德,固宜表彰。其表彰之法,注重躬行。必须克己复礼,闲邪存诚。知过必改,见义必为。明因识果,戒杀放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生信发愿,持佛名号。自行化他,同生净土。能如是者,人纵不知其父母之德,而以景仰其人之德,并景仰其父母祖宗之德。以为潜修已久,故有如是之令嗣。否则纵父母祖宗有懿德,人所共知。因其人不肖,人必疑其父母祖宗虽有懿德,或复兼有隐恶。否则懿德之门,何为出此不肖之子孙耶?以是知立身行道,即为表彰父母祖宗之德。为人子者,宜何如主敬慎独,躬行实践,以期无忝所生也。至于名人之挽诔志铭,乃末事耳。康母之德,具见于挽诔志铭,故不复赘。吾欲康子以孝亲之心,善守父母之遗体。勿令一言一动,一起心动念,稍违正理,以失孝道。语虽似乎宽泛不贴,实为儒释正本清源之道。倘康子与阅此册者,各加勉勖,则天下国家之大幸也。岂特康母有光荣哉。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5-5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棍辊☆ホひ 于 2008-5-5 15:19 发表 ; C* n( k; _& v4 x

2 m  h% D, |9 K5 X) d1 h) |( t: V
( A# o- P; a# r% h& e. b说明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匮乏.0 [) F/ u) S. Z1 G/ Y0 i2 X
6 G  d" H! y4 g& s8 m

  W7 }7 S6 Q) s; y- {8 e; ^: f您是文言文看不懂?  其实印光法师的文字已是白话文言文, 您多读几遍,慢慢能懂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5-6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5-6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楼 的帖子

你看懂了么?你就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3 00:47 , Processed in 0.14465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