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14|回复: 5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释常辉修行日记

[复制链接]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3-31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从今天起,本人随大众一起记录着自我“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的心路历程。$ s& Y# g5 k7 c# U* D

5 D, o9 s' D. g(1)、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路途识不得,差路没挽救。. P- z8 _/ N9 ^

, c: U" J- c  m3 y: \  x5 K, F9 }% U
6 e& V* u" J2 C+ l9 D既然我们发愿即生求生西方净土,而净土极乐如何去呢?净宗诸经,历代列祖虽然陈述详细极致,然时下净业学人之弊,将净宗经论也置之高阁,不去闻思修依佛祖教诫,勤于修学。
! R- q1 v( Z4 [$ E& k5 Q7 ~$ E5 u1 k1 C7 i3 C* n
: f$ J% E* E" V/ k2 F: y
我们希望到达一个目的地,如从广洲去北京,从北京去西方国家,那么,先决条件是你必须找到一张地图,而且要看懂这张地图。如果连地图你都看不愿看,或看不懂,谁能保障你去目的地,不迷失方向,或是根本找不到目的地?: }$ W* L- k: a9 r# |" e# N: `

6 V* b0 i1 K1 q7 P& a, p% d5 y/ g7 U0 d1 \, T+ t" c$ a
求生西方极乐净土也是这样的,你务必熟诸精修《净土五经一论》、《净土十要》等。如果你不愿去熟诸精修这些净宗经论,或者看不懂佛语祖意,干脆只持一句弥陀圣号,就指望了生脱死,前往西方。
4 q' A' @7 t- P. G; u3 |: O4 k$ S& y3 m

* m. ^" d+ ], n以我这样的薄地凡夫,毗尼不精严,散乱无定力,聪明不足挂齿,我是不敢奢望仅持一句佛号就资粮具备了。2 o$ ~; u# _2 n9 i7 v! R+ y: I

1 }. R" z. }8 m% X' P- U
4 ]  \: y5 r1 [1 j  T" ^% d' }8 E3 o) u# M
(2)、颇有学人抱定“《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人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修行者如牛毛,得道者是牛角”。“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佛祖之意,意趣难解难知,非我凡夫测度。佛祖教诫众生,观机逗教,虽有逆意语,也看时节因缘。如果我们修无所修,证无所证,媚梅鹱嬷铮次渌扌姓叨ǜ觥澳愕男扌蟹椒ㄊ敲ば尴沽睹恢髡牛钪站褪遣涣说馈钡髯樱欠穹赣凶栽薇崴?1 M; w% S9 Z4 h) v
8 {) ?" v+ h9 f6 Z/ C
但不知汉传佛教中修行其它九宗的学人得度生死否?藏密修行者得度生死否?两传上座部大修行者得度生死否?那其它宗教修行人就没一个成就的?世间不修行佛道的人,难道就没一个成就的?# o0 C3 o8 Q2 F( K  l
0 ?4 y4 H+ b/ r0 M0 z7 }( r& Z

2 d" F! a& S& t3 w终日烦心意如何?只因无明没把着,厉斥当下分别念,时时安祥在其中。; P8 `: U, \% @- n7 O
' l9 q2 h+ L( U, F: T1 {
我本自古不生死,奈何业力障缘多,梦幻里头做牛马,何日安宁见弥陀?; q" H0 O# M7 F- C0 ]1 K9 k
( S' X( m; t& X7 B* k
生命从来很脆弱,稍有逆缘苦难多,世间无常我无主,看破这理念弥陀。
0 J" A% T! _4 O& \$ d
' i2 s- @6 X, t0 }3 i9 k
' ]; `% j6 B% V! a

2 e  }$ L& e9 T苦苦求出世,念念持弥陀,生死烦恼惑,茫然在其中。* i# g$ ]4 G4 d) f% M3 F

4 y1 Q" q  g6 k2 j- p  A0 Z# l% Y, R1 b* q( y  a

5 @/ A7 Y, }2 L4 s6 {道在于悟,不在嘴边闲聊;慈悲利生,不在满口空话不能兑现。修行境界,唯证乃知,死生面前,切莫自欺欺人
) S3 p$ u% X. z) B' S# q
4 U6 F' j+ _4 f! @" u
[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08-4-1 13:29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涵养宽容的美德

宽容是需要我们对人对事克制自己,忍让他人。山石虽坚,以柔克之。人进我退,人上我下,如水精神,常处低洼,滋润万物,不伤物命。凡事礼让,莫逞自能,是体现自我修养宽博的胸襟,大度的品格,高尚的情操。: C: b8 g+ S( n
+ r5 y* U) V, e; e& N) Q, u. F" K
为人处事,我们要善与人友,不善与人争,退一步海阔天高,让三分心平气和。古人有“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行人所不能行,处人所不能处”。若如是修行,乃能成就我忍辱波罗密也。
! z% R& q  ~1 ~2 J- B6 I  C9 y5 R$ E7 F. b, A$ R, t4 Z

2 S% H" R4 w! W7 b. i/ k8 Q3 g8 A1 }$ w菩萨大慈悲,常悯世间苦,施以千手眼,救护诸众生。  n- }. I! s/ _" [6 V6 }, g

! j1 [1 M1 h# J7 Y. ^! e我今立弘誓,愿学观世音,共与含识苦,同与有情乐,
! y, k' ]( J1 Y& D! z6 i; L
4 V9 v8 v  ^8 c3 i" i4 w( n% b* q1 l! B出离生死海,安住释迦土,历经三祇劫,同证佛菩提。9 j. T# D5 ~6 q- {/ g2 ^# E
: ]; `, `% ]  A9 T
生当做比丘,死也作佛子,勤修四摄法,六度利群生。7 J2 m8 f. i& Y$ c1 ~8 i5 `; r" t
/ b' P! Q0 n/ e* ?7 n3 J3 r
死时也知万事空,且欣我与弥陀同,一念净心归乐邦,解脱系缚游莲洲。
, D* T$ `0 h3 t7 z; g
% Y  Q0 V1 P+ i" m4 K6 ^
2 r" D. w; Z3 F  `为求解脱入空门,慈悲喜舍利有情,众生本觉何用度?只求明悟本来人。
% v: b/ M! g/ h# z2 R5 \5 ?% f' m1 H* i6 q! t$ Y
修行要当发菩提,四摄六度是真行,舍尽悭贪施财物,无人无我济穷人8 [0 O, J3 p. M" ]- u
! I' k' D& R$ H& F" ]' j; A) x  p
一去西方十万亿,净土原是我体性,迷悟当识染净心,无我利人悟此君。
: D- z, H4 P7 _" r- z( M5 d- h
) \3 X5 W* Z0 s+ _6 _世间佛子何其多,见诸苦人莫回避,彼者皆我三世缘,要度善眷灭苦轮。

( u! V1 @+ f  m( U
. _$ n$ t/ c5 B0 A[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3-31 16:25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女士与丈夫离婚,

孩子判给男方,因得不到与自己的骨肉终日相守的天伦之乐,痛苦不已,似乎失去了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意义,如是求教于我。我说,世间有那么多失去父母的孩子,不正是需要你来用母亲的亲情关爱吗?为什么你就不能把爱自己骨肉亲情来爱这些没有父母的孩子呢?这些孩子虽然不是你今生的骨肉,但前生来世,哪个不是你的善眷?
" ?/ t  }: q9 F) \( e+ v7 X3 y$ _$ f* o
骨肉情离别,痛苦不已者,若能生大悲,普爱无母儿,情生即菩提,烦恼是智慧
4 ?# q1 X  f1 Z3 x: ^6 s4 V
, o, y/ `6 W+ s$ f' ^4 ?' t) W我们的净业行人,求生净土心切,而见到世间生活极苦的人,退而避之,让而远之。对自己骨肉千般慈爱,万重呵护,为何对非骨肉亲情的人,甚至不能施舍其爱之万一呢? + S; O1 `9 U2 B* U

; b7 b/ [4 R, r4 k* z
  B2 }* K6 y% L$ }/ l, D我们一直在倡导着“日行一善,日积两毛钱”,用于社会慈善救助,关怀世间孤寡残障、生活苦难的人,但我们的三宝弟子,绝大多数并没有做到这点啊!
5 D, F- o2 q/ k; m) k2 |! y) }6 u3 @: @: M1 l
语言征服人心的力量,远胜于武功、军事战争。试想,一个武功盖世的人,一个军事强大的国家,并不一定能征服一个人的心,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而一句表彰或侮辱,歌颂或诅咒的话语,足足可以动摇人心喜怒哀乐,使人趋向善行或恶念。所以,“善护口业”对于修行佛道净业者来说,是多么重要。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陈惠珍居士问: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经中有文殊师利持剑斩佛,既因果不空,杀佛当堕三途报,作何理解?
' W. o2 y/ Y4 z1 T/ i* ~4 ?2 [- @  t& ?8 n  f
答:文殊既能杀佛,亦能杀父母、能杀一切众生,前提是能杀自己,这是缘于四大本空,五蕴无我,自他不二故。2 ~" T" Y/ G! J% O0 S
: M$ r; m5 t* k+ P
若未到此境者,切不可学故。至能达“诸法无我”、“自性本真”境地,先杀自己,再杀其它众生者,乃可学于文殊斩佛。4 `, s) [0 h, s, |: a
8 M7 G2 U/ P0 L7 [
进问:有的教信者疾恶如仇,誓与无辜者同生死,共存亡,齐到天国。彼等证得四大本空,五蕴非我,自他不二焉?
% t3 ~) E" Z( b- p  E5 a) i" ?3 \答:无论己死、他死,凡有仇视敌对、恐惧愤怒、悲哀绝望,种种心态者,皆堕三途,永世不得超生。若证无我者,杀己伤人,己与人者,如斫春风,如刀割水,如梦死生,乃为究竟涅盘之相。/ m$ @- A* ~) M9 \3 w; x

4 u) u! m) |; I5 Z! O0 w进问:有些常谤佛教之宗教团体,他们做慈善工作,其传教目的重于救助世间苦难的人;而且又教徒众毁谤佛法。我如捐助他们慈善款项,这种行为是作善还是造恶?$ o3 ]+ z, B; R, M$ i

) x; y$ o7 P/ O$ U& q, y1 I/ F1 }) J9 l# e' U: `
答:你捐款救济世间苦难的人,目的是自我培植善根,勤修福慧,远离贪欲。所以,定要以感恩的心,直接将款施与受助者。如此,财施法施,自利利人,乃能成就布施波罗密法。
( j, g/ y# e9 G' |- l& F/ C3 k7 u( \; U4 D5 @* {% j
进问:若其他教的人或反对佛教人,在遭遇苦难时,值得救济吗?1 t7 a4 a/ I9 z1 U

7 S9 ~; a' i" d. j: k$ P* n答:我们看待的是众生平等,只要彼等是极苦的贫者,需要我们救济,当以菩萨心量,随缘救助。
, G/ \; G0 f& T' c+ X1 q7 J4 @" c2 z* Q# F3 v
如何明心?
% V' W$ [$ l8 e3 \* g
8 R0 o% m( D6 x- q- l9 M答:得遇苦难的人,感同身受去!& _0 O* p+ Z2 n

6 p" C* d2 {% ^0 G8 o7 v如何见性?
8 O4 `( |" m1 u7 u5 f+ N2 M+ K# ]% a5 F/ I/ H
答:见到苦难的人,掏空自己的腰包,救助去!% p0 Y+ B& h! r% w. c
: Q. T$ I8 E' k- u2 \( X
如此何故能明心?见性?
8 G* |$ h2 E' I( {
8 r3 e8 Y3 Z! ^$ ~* |9 ^财法等施,三轮体空,无人无我,同(人)伦应生大悲故,自他不二故。
" r' ~# q7 Y2 G* t* G" k) ]$ h& s! A" t( p* k* [( [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3-31 16:42 编辑 ]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8-3-3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只有八个字,却概括了正法修行。师傅真伟大!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忘了两个字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8-3-31 21:09 发表
5 M9 F  Q! d; k8 w& d标题只有八个字,却概括了正法修行。师傅真伟大!
% |. U9 {; l! z& I, o2 U7 g( S  P

. d2 V' x$ Z8 X6 y9 T1 A2 S3 S
" \. g" L, n; M# O“常辉”师父真伟大!既然伟大,就要跟人家学。不要光耍嘴把式! 从今天起,一天存上几毛钱, 到时拿出来捐给那里的孤儿。
& w2 g8 d! q0 i1 H
" d+ W' e2 |* Z  R& L3 i-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2-21 10:43 , Processed in 0.19188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