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9)  鸡蛋( 0)
|
过犹不及, 说这篇文章是错误危险的误导文章跟说它是一个完美无误的精华文章一样不客观.
3 J/ u& J3 M7 Q' x) j+ P& ?
6 A* I% h" k" T: q" ~5 U" H: ~你举出的两个"错误信息"在原文其实都有进一步解释, 比如咳嗽, 它说 专家忠告:儿童容易咳嗽,但是很多孩子的妈妈都会给孩子经常备一瓶小儿止咳糖浆,其实这种药副作用是很大的,我不建议为孩子服用这种药
# E4 H. n3 \* ]. M: X% K比如便秘, 它说: 有的宝宝可能会三四天才排便一次,但如果排便比较顺畅的话,则不能算是便秘;反之,宝宝即使每天都排便,然而排出的便又干又少,同时伴食欲不佳、腹胀,也可认定为便秘。4 D! @6 n) A3 l4 v- i
" `' ]8 E# |* e( c( y7 u6 W- o
可见文章并不是一味推荐吃药和随便定义便秘的, 而且全篇的专家忠告部分思路都很对, 坦率的说, 我对国内关于孕, 养,育方面的文章期待值很低, 因为经常看到的是通篇是落后甚至错误的信息(如果我们以西方的教育为先进和正确的话), 这篇文章相对我看到的大多数文章是很好的了, 所以对于我这样一个"well-informed"的家长我更多看到的是为本文积极的作用, 而你同样作为一个well informed的家长可能将正确的信息视作理所当然, 而对小的失误却决不能容忍,
: J' n- z( r! t: Z7 s. d $ b5 b, Z" L( d2 w& W3 e- x
我不否定你指出"误导"这个行为, 我相信它是出于义务感 ,但是对于这类良莠混杂, (虽然我个人认为在国内的环境里, 这篇文章良远大于莠), 我认为我们应该用同样的义务感去对待正确的信息, 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是有能力辨别错误的基础.
$ `6 T8 p* @" F% m: i
! A3 ^1 ^- p7 H9 g9 y7 D1 @说到底, 我对你pick on的是我认为你把这篇文章踩在了一个它不deserve的低下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