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94)  鸡蛋( 2)
|
从我个人讲我不会回去,出来就是奔着这里的安逸的,有人不是说过,移民是条不归路。7 k' D, a; ^5 N
5 j7 N8 C2 Q! t! {7 q
就现在国内情况看,纵然薪水100万,但个人实现出的价值可能没有这么多。我意思是说,这100万背后,也许真正自己创造的价值是10万,和那些高涨的物价一样,严重偏离真实值。想到这100万后可能有的一堆不公甚至压榨,昧良心多拿90万心会不安的。什么时候国内的分配制度合理些,我再回去。# h8 q1 j) M8 z: k5 [
5 {$ M+ u2 x* _( X' B
对不起,几年没回国,对国内的了解也许有偏差了,也许不管哪里挣钱,其中也间接包含了中国那些血汗工厂的辛酸。说个工作经历,解释我这种不一定正确的理解的来源。4 }, p, U4 m9 `; r
9 ?7 [- ~/ W' ?5 Z, l: L& `" g, [98年的一段时间给一电脑公司打labor。公司业务是给附近县市的小学添加机房、装局域网、设置服务器(另带拷贝盗版软件)。很喜爱那份工作,想到那些小学生的将来我就兴奋,这么小就能接触计算机、将来一定高精尖人才不会缺。不过,学生们拥有这样一个机房的代价是,学杂费里多了上机费。而在我看来有些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都很差,一些农村学生看起来是衣食都有问题的。况且在当时的环境,教育软件跟不上,28K的Modem上了网也没什么合适学生的资源,最重要的老师这一资源非常匮乏、有老师的也多是代课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很有限。在我看来,学校上马这样的机房有些奢侈,说白了就是面子工程,不如花钱在基础设施如扩充图书馆。
# E. i; {9 Z* ], P6 u
" }' N. w/ `$ X1 {我算明白了,钱原来是一级一级这样流动的。每月拿到那大几百工资我都在想,会不会有农村的家长为了孩子日益增加的学费而更辛劳?而他们的努力有回报么?那些见到稀奇电脑眼睛放光的孩子里,会出现电脑奇才么?这些年里我似乎没有看到我要的期望,看到的更多是大家都越来越忙,越来越累。你赚我一分、我赚你一角。愈演愈烈,甚至你坑我一角我坑你一元,现在居然触及到了食品行业!?
8 ], Z& N) e* R6 s! ^# V# L S! m% y2 Q1 B) E
我拿这100万,手会软的。即便有了这么多钱,其实做自己想做的还是不够,改变什么更是难。“逃”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图个清静,没有了那种live young, die fast的生活,倒也自在。唯一缺憾,父母不愿常住这里,所以只能每两、三年回去看看他们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