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gsdqd

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回国还是不回?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4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小叶说的很好。我到觉得你孩子生在这里,为了孩子能更多的了解他们的父母的生活经历,回国,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 V1 P7 O' c! `: e

5 s# k6 F/ ?4 I: _因为了解,将来和你们沟通会更容易,现在他们小,有很多东西显现不出来,他们将来长大了,和你们的思维有差距了,你就会感慨了。也许因为这段经历,他们将来会更加尊重他们的父母,爱护,维持这个家,这是多么难得的呀。
$ }. ~, x3 r8 K" d
& [: o# ~0 `8 q; Y. I2 W( _. {希望你不要犹豫。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主要意思就是希望我们不要把移民想得太悲壮了................

它不是一条不归路,我们也不是洋插队,我们移民所经历的难和过去知青插队是本质不同的..............; g( F7 E+ I+ E$ a; H! K4 J

) Y8 n& m- v4 V而且,对于家庭来说,发展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至于孩子,我们给他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平台,也很对得起他们了,以后的路看孩子自己选择吧,至少他们不需要坐移民监了!0 A' m2 o. k3 d* ~2 _
, {+ k% b- V; [1 |
其实,我也不是说坐完移民监后就掉头回国,计划不如变化.............但我们不要先入为主,就把国内定义为"回不去了","不习惯了","不适合生活了"...............中国再不合适,我们这一代还是有一种"根"在那里的,如果机会均等,我想我们会优先考虑中国.............而且中国现在也在发展,在强大................一切都很难预料!
, d7 T6 q( S  A8 R! @8 l4 t+ S% p7 ~. V: ~" t; P# t
为什么就不能回国试试呢?假如有机会的话!4 \& P. y8 C7 Q6 P. q

' c) j/ l1 u4 c8 R# f我们移民是有一部分因素是为了孩子,但最终的去留,要考虑整体的因素...............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阔天空 于 2008-1-14 23:27 发表 # @5 ]  [3 _9 c- x. V6 \; o
小叶说的很好。我到觉得你孩子生在这里,为了孩子能更多的了解他们的父母的生活经历,回国,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3 y! q# T* I1 Q& h9 F+ j

# T' V. _; z( d因为了解,将来和你们沟通会更容易,现在他们小,有很多东西显现不出来,他们将来长大了,和你们 ...

7 R" ~! x  Y8 B% r每种经历,认真努力,总会留下收获,尽管有失,但"得"是显而易见的.........孩子是父母的血肉,他们和我们一起经历这些难得的磨练........无论是留还是去!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原帖由 whzjw 于 2008-1-12 13:12 发表 . P( R0 ^* f; B
一旦回国,要职称的地方几乎收入都会和职称挂钩的,副高升正高是个坎,会有很多人为的影响因素,还是要慎重考虑,lz来加六年了,国内情况可能超出你的想象和判断了,我来加不久,刚脱离了这种单位,感觉到的自由和轻 ...
* R; O3 \5 I9 r$ Z7 Y9 K
职称他认为挺重要,他说如果给他正教授,他毫不犹豫。所以现在犹豫了。。。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08-1-15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叶 于 2008-1-12 17:54 发表 0 M: D6 v: q8 w4 h4 U7 b* I3 e
不是简单的某个理由所能权衡的,每种选择势必有得失...............我们只是把失最小化,把得最大化!
- V8 l0 p0 Y. P7 l9 d# Q" R3 c& c1 W1 {& v/ s) Q# S8 A
国内的人不是我们在这里想象的那样..............他们不见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滋润的,有安逸的,有满足的. ...
8 A) ^) G( q0 R7 u  H3 K3 k! r
说的特好!
鲜花(1535) 鸡蛋(28)
发表于 2008-1-15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叶 于 2008-1-15 07:14 发表
# [$ W5 Y$ S0 j4 q. l) f它不是一条不归路,我们也不是洋插队,我们移民所经历的难和过去知青插队是本质不同的..............
$ K0 s, \. k3 s4 `. Q, ~
% t2 I" {- g6 @/ S8 R而且,对于家庭来说,发展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至于孩子,我们给他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平台,也很对得起他们 ...
  `% G$ m$ g/ v# o
" [! h; h5 z5 V; i/ S! a
取决于出国的年头吧,时间越长,回头的风险越大,而且年龄不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就不同~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其实要看回国回哪个地方。以我的经验,如果回北京,副研也就是给套小两居,满足能支付骑车上班的收入。如果回地方,有够车和房首付的安家费,收入嘛,够一家三口的开销,其他的,只能吃老本。从近几年回国人数的盛况,要捱到正研,得做好每周有至少两天要应酬喝大酒或三五年没变化的准备。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猪刀小试 于 2008-1-15 11:47 发表
, F8 `4 w9 w% l; d9 ?
( c) z9 U& ?* }7 w" P  w' s  a  V4 Y. O; \- H
取决于出国的年头吧,时间越长,回头的风险越大,而且年龄不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就不同~
+ a  ?( H) f( A# e5 R
是的./ v4 V; M$ L5 J4 O8 L3 f
7 ?3 B2 Q0 k* U( q" j
我在国内有不少朋友拿了绿卡(有美国的,加拿大的........)在国内做事,收入不错!* {  j' p/ o3 C0 E6 p" U

% j9 u: M- S8 i( R$ ^- e我出来之前也有这种悲壮的情结,而且还很重!慢慢的,我觉得有时候,我们的伤感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大部分),怎么就不能回去呢?9 K7 @( Q: \$ m; v2 O9 G5 p
* j/ x3 T: c8 X  e
当然,具体事情具体对待,如果国内都没有工作了,那还回去干嘛呢?6 S, w( a* f! p. v3 _" @
! }! L  s6 r; |/ z, z) f; u. e
不过,我一同学,回国的心特重,他就是准备等老婆念完书后,要么夫妻一起回去(儿子在这里念大学了),要么他就自己回去了,他工作已经辞了,他说他有房子,靠收租金也不错了!  u) T  e, i! C7 r8 f+ b/ `* v

9 ~5 Y$ t# m$ t2 P) G呵呵!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变想法..........
$ t  T# D9 u  p' p* z: D6 B1 I3 L; B2 a& ^  f8 a( g" e, n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总是把事情想得很严重,很悲壮,甚至是悲观(我更是如此),所以,我们总是很忧虑..........很难轻松起来,做自己想做的决定,过自己觉得舒服的生活!0 L" Y" c% t( ]" J( Y5 c- p
  m4 Q6 p8 [1 L, p: V
我们好象有沉重情结!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国内的朋友(持外籍护照的)

大多在做生意,有的在国内的大公司.............其实如果你有好的专业背景,加上英语实力,还有北美的工作背景,在国内还是有前途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觉得小叶说的非常非常有道理!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把国内想的那么恐怖,好像水深火热般的,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人喜欢拿国内不好的地方和这里好的地方比,而不是反过来,跟人的感觉很不客观。现在国内的发展非常快,别说几年不回去,就是一年后回去都会发现有新的变化。如果总是用自己出去时候的情形去说事的话,对了解国内的人看来有些可笑。$ s. N2 j8 T7 U, {8 k2 r$ x
比如说吧,俺老爸老妈都是近80岁的人了,虽然不是在北京生北京长,但他们在北京生活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他们在自己家乡生活的时间,他们退休多年了,现在平时不是和一帮老头老太打太极拳就是参加个老年合唱队啥的,生活丰富的很,我找他们聊天还得看他们哪天有时间!比起这里老人的孤独来说,天壤之别。还比如原来我在国内的时候做工程师,从来不需要因为工作而逼着自己去陪客户喝酒应酬,照样做的好好的,当然如果做销售是需要的,但我自知没这个本事,不去做就是了,事在人为,根本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恐怖。; E) x1 z* z2 \6 R3 f) ^0 _1 N
所以我建议楼主不管如何,先抓住机会回去看看,然后再最后决定。
" T1 }# b3 t' u+ ^- p/ g2 a
% \! E- q! C4 y6 v/ K[ 本帖最后由 Lazycat 于 2008-1-15 18:05 编辑 ]
鲜花(1535) 鸡蛋(28)
发表于 2008-1-15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叶 于 2008-1-15 17:45 发表
9 a5 B0 q* f2 L/ I7 g  w+ q- o- s- y) y" P, c  s
是的.
+ X/ C2 t" q$ u  u3 E
- x/ R2 z8 T" r" \/ i我在国内有不少朋友拿了绿卡(有美国的,加拿大的........)在国内做事,收入不错!
- `3 V* S9 R( Q! n
' O/ Q& h/ y: Q  K( A2 B. I我出来之前也有这种悲壮的情结,而且还很重!慢慢的,我觉得有时候,我们的伤感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大部分),怎么就不能回去呢? ...
  g, c6 m6 X# [, D9 y5 s1 P

# k$ F# N4 r" a3 E9 f呵呵,我倒刚好相反,出来的时候是抱着“不行就打包回家的想法”,混了几年之后发现:现在要想再打包,那这包袱就太沉重了。/ _6 [, T1 u- f) y/ R; s

+ a, _4 s. v+ Y0 N) \' y# p纯粹个体例子,不算是任何建议的说~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zycat 于 2008-1-15 18:03 发表 $ h1 y3 ~1 N4 }4 C9 p. J
我觉得小叶说的非常非常有道理!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把国内想的那么恐怖,好像水深火热般的,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人喜欢拿国内不好的地方和这里好的地方比,而不是反过来,跟人的感觉很不客观。现在国内的发展非常快, ...
6 u( w: P; V' q8 w
是的是的.......国内的滋润生活,真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不要以为除了灯红酒绿,还有污染.........中国就没有别的了!
( b- Y" k0 _, a( R9 Y
5 }- m+ }0 [/ [现在在中国求发展的人(发展也比较好的人),我觉得他们特别有精神气儿........而且生活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腐败或者堕落.........
& N/ r7 ~& t# }" v" ]1 E
! }1 B7 x/ H, {8 U! ]' H& @; M8 |中国人适合的土壤最合适的还是在本土,假如发展机会均等,或者说有可能均等的话,毫无疑问,我肯定回国!
  j( Q) p; z: N0 M; J+ R1 n% P
7 g6 G  L; X- J9 t  \% r* b[ 本帖最后由 小叶 于 2008-1-15 18:58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猪刀小试 于 2008-1-15 18:45 发表
& ]1 N8 S1 Y3 s
+ J1 R8 {7 |4 j3 b( J; t  r4 A
& O3 t# I6 ]4 g" v呵呵,我倒刚好相反,出来的时候是抱着“不行就打包回家的想法”,混了几年之后发现:现在要想再打包,那这包袱就太沉重了。
5 i9 S( x5 D  [5 U  M& {# l0 x# ^& t
纯粹个体例子,不算是任何建议的说~
4 D1 T& q& A# n2 Z/ P6 E3 W" T* v% ~# c
是啊!人在一个地方久了,就会生根发芽.........不好挪地儿了!, w1 R* h/ l& W7 Q

$ k) F8 j2 `; V, u5 U8 T, T好比是我们从中国移民到这里,不也是拔根拉须地难么?
7 T3 V5 v+ f5 _0 a2 v
/ G; a/ Q  b4 H0 A+ R自己喜欢的,习惯的........比什么都好!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这个就跟大家当时移民的时候差不多
! p. j, ]8 n) t: O1 ^8 T  B$ f有一阵子这边经济特不好的时候9 ]9 V+ z3 \* j& t$ ~: G1 L2 `% F4 X
也常有人上网问我拿到VISA了要不要去
7 F2 L8 X+ G( R( b  l9 l) |又有几个人因为大多数人说不要来就不来了的
& ]- }0 j3 |2 c! I' n- v不来总是不死心的- d& A! a8 n& |# p
回去也是同样的
" a, Z% O7 p* t/ n- E起了这个念头了# f, I. W% i* M3 N8 v( k
不回去趟儿怕是断不了的...............
鲜花(1535) 鸡蛋(28)
发表于 2008-1-15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chellezhaoqd 于 2008-1-15 21:17 发表 / a% ~# G* y/ U+ S; F$ c. n; J
这个就跟大家当时移民的时候差不多/ X0 l  `- n4 a/ u! v" G
有一阵子这边经济特不好的时候
3 o& `1 h9 j, f! k) ?+ Q2 }也常有人上网问我拿到VISA了要不要去
2 `0 I5 a& v8 w; Y2 c1 J2 r又有几个人因为大多数人说不要来就不来了的
5 y' t  R3 u& g$ Q& k0 k# ?# M不来总是不死心的
8 X2 {0 K& W4 ~5 w回去也是同样的  F: ?- Q0 W9 m) T; u
起了这个念头了- }) r' r: Q. l, D
不回去趟 ...

: B! W* O; t/ l1 I' l7 T4 j4 P2 _( Y2 X6 E' @5 p" v
支持得不行不行的。和俺戒烟一样,心瘾最难除~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当初要不要移民的决定不同..............

咱的选择又上一台阶了............
. h; X+ i# m$ |  A2 Y# ]
( R2 B) K" J8 F- _! w( [3 Q咱有两个国家可供选择:住还是不住?住多长?..........
+ E+ g+ d/ ^" ?  c. S2 f% u. K* d- }! K: j) f3 Q, f
希望未来的人生,我们的选择总是不断在提高层次,这也意味着一种进步和提高...............% m: o# z- B8 a

* o- k7 H5 }0 d$ t" c人生就是这样!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小叶 于 2008-1-15 21:56 发表 " T+ M3 m+ J/ ?  o% O3 F+ V* \; @
咱的选择又上一台阶了............/ C4 k# I5 u& S7 \5 q+ b/ k

/ u8 n4 P$ b8 a- i. b- s! i7 o咱有两个国家可供选择:住还是不住?住多长?..........! L. }$ ^$ a$ y# t8 F

. k! Y2 a; B- T' ]% y1 j6 ~7 T希望未来的人生,我们的选择总是不断在提高层次,这也意味着一种进步和提高...............% K( r9 H; ~: d6 ?# q

& ^, f# x. N6 O& R( T( v人生就是这样!
5 |& v  {) ?3 q2 ~

! T4 r3 s1 r' K3 I是不同
' o# u. V- ^3 Y1 {' z所以我说差不多3 H# g* q# C6 u; O, A9 ]- l  l) o
抛开上了一个台阶的讨论
* @5 a! K0 N$ x! Q7 t, T就最最基本的
3 n1 }7 V6 A' C  I$ B0 RLZ真的动了这个念头
$ _1 W) {, Q& Y9 M, i' ~9 b, N不回去看看肯定是不死心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猪刀小试 于 2008-1-15 18:45 发表
- ]2 y. |2 x- y8 E& u8 |. O* z: E- Y+ T8 C# Z, g% j
* r- y$ Q; H, b4 H
呵呵,我倒刚好相反,出来的时候是抱着“不行就打包回家的想法”,混了几年之后发现:现在要想再打包,那这包袱就太沉重了。
8 u1 F$ D2 d  w' n% y. y
4 K. [; w6 K; V$ d: c纯粹个体例子,不算是任何建议的说~
, @; Y( h$ R9 C# J0 z& ^& X

3 z3 \3 u/ h5 H# r, C; U6 _理解理解。我觉得所谓有人说的移民是不归路实际就是你个人的这个例子。我一直相信,移民对于有小孩子的家庭来说,的确可以称之为不归路。这是因为小孩子来这里后,是适应最快的,他们的英文很快能替代中文而成为他们实际的母语,他们受到的教育,以及价值观等等,都已经深深打上西方的烙印,这时候你再说回国,基本是不可能的了,很多孩子可能连中文都忘差不多了。即使将来孩子大了,受了教育,想回中国发展,那么多年后,做父母的可能发现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即使想回去,也不可能享受国内的养老福利和医疗服务了,而国内的人脉也已经断的差不多了,再回去就回觉得一切都陌生了,难适应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chellezhaoqd 于 2008-1-15 22:30 发表
7 n/ p0 H* p% h& d" G" ~: }9 O) Y% j# P& Y4 D: Z
: h6 q* x; E# {# B  L0 @
是不同% c; ^% f" t7 M4 g6 O: N/ X
所以我说差不多( q' \# I# R3 j" r7 }$ V) \7 N
抛开上了一个台阶的讨论
7 S# |2 G' F; l# e( R1 r# W( M就最最基本的1 i, z& ]  v1 p
LZ真的动了这个念头
( p6 |7 d! `5 S- L6 ~  T不回去看看肯定是不死心的.........
, s5 n0 v1 U3 S" d* J8 p. z4 y

' @+ _/ b5 G1 T1 U说的没错,就像当初不移民过来看看不死心一样。既然楼主还正当年,还有足够的时间折腾,倒不如回去折腾一下,也许这一来一去就能彻底知道哪个地方最适合自己这个小家呢。其实人折腾来折腾去都是为了让家庭生活的更好,但生活质量的好坏,并不指取决于某一点,比如,不仅仅取决于空气质量,也不仅仅取决于有机会赚多少钱,而需要考虑的是方方面面,生存环境,孩子教育,发展机会,亲戚朋友,甚至自身的性格及爱好,以及老人等等等等,一句话: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佳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6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Lazycat 于 2008-1-15 22:38 发表 % J% S+ X0 {0 x, [

1 |8 t& B5 I- E/ O% u4 f5 R  d% E8 O. I
理解理解。我觉得所谓有人说的移民是不归路实际就是你个人的这个例子。我一直相信,移民对于有小孩子的家庭来说,的确可以称之为不归路。这是因为小孩子来这里后,是适应最快的,他们的英文很快能替代中文而成为 ...
- T* ]8 ?5 M9 w  z" |& X
这就是我苦教孩子中文的动力,我们坚持学中文一年多了(我写过一些儿子学中文的帖子),选择不光光是嘴上说说,是要用行动来准备的..........
" C" Y4 p! h5 G4 O
7 w9 k7 L1 H( N2 a/ i4 Q即便以后不用回国了,借助这个动力,孩子也掌握了一些中文.......没什么坏处!3 s5 x" o( Q5 z7 O. T6 y# j
# D9 `" b1 C6 }6 `$ k  W
我们是按照国内的教材来教儿子的,已经学完了一二年级,从零开始教起.........现在已经会写日记和做一些练习题.......虽然不如国内教得扎实,但总比不学要好,而且我也不断在调整方法,感觉现在有点摸着门路了.........
3 p; u0 z0 J+ z  @7 M! A6 |  b6 k  r& K& U1 d' H% P! j+ C1 i, b
为更多的选择,准备着!行动着,努力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叶 于 2008-1-16 07:16 发表 " |* L6 T0 M+ k  Y
( b2 X% e! N# G4 v1 Y
这就是我苦教孩子中文的动力,我们坚持学中文一年多了(我写过一些儿子学中文的帖子),选择不光光是嘴上说说,是要用行动来准备的..........6 @2 G" o! z) W7 N; g

8 z0 h% e8 o* B3 i, ^. i4 X" K即便以后不用回国了,借助这个动力,孩子也掌握了一些中文.......没什么坏 ...

6 z) @# a/ Z3 |$ W9 G* T) j我觉得你绝对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家长!很多移民到这里来孩子的中文渐渐忘的差不多了,我觉得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我相信中国在未来的多年都会在世界上起重要作用,中文也会越来越被外国人重视,我认识的几个西人的孩子都在学中文,有的甚至说的已经非常好了。本来中国移民有着得天独厚的双语条件,也意味着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如果下一代把中文彻底忘了,那就是自动放弃了这个优势。# a, B. F1 Q4 g% g
我认识一个女士和你一样非常明智,她嫁给了一个意大利人,移居意大利,在那个地方中国人更少,甚至说基本没有任何中文环境(不像这里),但她坚持让她的两个在意大利出生的儿子学中文,上次我在北京见到她们一家的时候,她的2个儿子中文说的非常流利,她说她要坚持教到他们至少小学毕业的水平。我很佩服她的远见和毅力。我相信有你们这样的父母,一定能把你们的孩子培养成真正国际化的人才!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6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Lazycat 于 2008-1-16 14:44 发表
( l# }& z6 w- r7 Y8 }% V1 n( r$ t/ T7 g: m7 N: G! W
我觉得你绝对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家长!很多移民到这里来孩子的中文渐渐忘的差不多了,我觉得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我相信中国在未来的多年都会在世界上起重要作用,中文也会越来越被外国人重视,我认识的几个西人的孩子 ...

$ ]! m0 X3 E  W1 k谢谢鼓励!! }& n( z. k, T/ ?

4 L& v- q+ p1 V5 Y1 H4 G5 N每天我放学总是匆匆忙忙地往家赶,为的就是教儿子学习中文(我儿子7:00就睡觉了,所以,我们每天4:00--4:30学习中文),反正在爱城的日子也不指望丰富多彩的,那就不如沉下心来做一点事情,好歹以后回忆起来:尽管日子单调,但还有收获!# U5 g2 K8 g1 k8 m6 R2 z) T& A
+ h5 z; \! v, M! E' X* c
很多人说孩子在国外是学不好中文的,我一点也不认同,在国内,孩子上学后,家长在孩子身上付出的心血,比我现在教这么点中文要大多了.........9 C/ H) r: k+ a7 H4 T* m2 q$ b. w
4 q  {4 q% f! o8 d7 Z# I, G- }
其实也没什么不可能的,也谈不是有多难,和国内家长比起来,我算是轻松的了........; x! f- }: l& c! a

( W6 U2 L* @* D  Q' k5 K: L* A0 ?; S# {6 i% a' h, ^, z$ H
准备,再准备.......为迎接未来的选择!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6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7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回去的想法。实现了奋斗的愿望可以再回来嘛。在这努力也是为了安逸的生活。境界是不一样的。趁年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再说国内也有享受的一面。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7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回去的就回去,想留下的就留下...............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其实人是不笨的,他所选择的方式一定是他认为自己目前最合适的,最恰当的...............
! e8 Y  W) T# o  y; u/ \* ]) V# n
* S5 Y/ q7 E1 ~3 u# C相信楼主会找到自己认为最合适,最恰当的.............
6 E: r$ k9 c0 ?% ]
- P8 `( |, o2 b[ 本帖最后由 小叶 于 2008-1-17 17:31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7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chellezhaoqd 于 2008-1-12 15:48 发表
. [  l0 _: T. v5 t9 P# Y& Z7 @" R$ x4 ?6 a
; a1 M% E9 w) d( s& p) _
. B5 l$ _7 ?7 H+ N4 o4 G
既然你来问说明你是想回的
! X! C, x  O! h1 z+ V如果我是你我也想回去的2 B7 ?" a' D8 X& v2 {7 S
在举目无亲的地方当全职妈妈- y! K0 w  v9 N, h
一个人带俩总得熬个三五年6 \# s% u8 z# w/ I
回去的话要帮忙的人排长队啊9 j0 n! c! N% x+ i
如果房子买的早现在卖了也能赚一笔' X9 J. z+ b: t4 t" ?7 f2 Z' U+ d
回去买房子也不用贷款了
2 V: G0 k5 K! l7 b/ {6 S# F自己 ...

" T9 D% J) ?7 ~) t( j( z
5 N, N0 \$ Y9 K$ C* R' g9 |7 [' H5 }% _$ \7 p2 ^' m-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 04:52 , Processed in 0.16215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