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54)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1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入籍宣誓. x- i: W8 C, u
$ o. ?3 \4 e8 c4 X我是大约两年前宣誓入籍的。
! k" H& ?9 i: W$ \ z2 Z9 ~, ?4 g; c; `9 d& I0 ?
很久以前,差不多是十多年以前了,在多伦多的时候,就听朋友说,入籍宣誓那一瞬间的感觉挺不好的。英皇是谁,我凭什么要对她效忠?5 z# L: ]/ U) z) \" P& x5 E
1 n8 Z1 H2 ?+ E1 d* L
但是入籍这种事情,于我来说,总感觉有种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味道。一方面,我在国内没有什么资产,回去也就是看看老人。一方面,我生性很喜欢到处旅游,拿加拿大护照出门比较方便。但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我总觉得我心理上需要一种归属感。如果在可预见的未来,我都是要在这里工作生活的话,我希望我完完全全地属于这里。
% F) `( R2 n0 |; B6 }2 y& G0 ^* P" k) ~ B+ h- y8 D
总之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入籍宣誓的日子是完全不能变更的,我自己也不能选个什么黄道吉日之类。而确认这个日子的通知,又是早早地就寄到家里了。一张普普通通的纸条,搞不好就会弄丢的那种。所以颇有一点点胆战心惊,生怕错过了会带来无穷的麻烦。 \, z# O% o* {; P
1 \, i8 t! U" n0 f' ?* Q至于入籍考试,倒是不觉得很难;听说有人会专门请假来准备这个考试,我总觉得没有必要,不过这个也因人而异了。当时只觉得通过这个过程了解很多加拿大的基本常识,感觉挺好。9 r6 p" R) {( V
* Q. h7 L. ~5 R. H
加拿大的国歌,到现在也还是不能完全会唱。对于韵律倒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有阵子儿子上钢琴班,结课的时候去一个教堂开一个大的演唱会,儿子又被指定为开场国歌的演奏者,所以那阵子他天天在家里弹国歌,弹到最后闭上眼睛都随便弹,我这个老爸更是在旁边听得耳朵都起了糨子。加拿大的国歌我最开始的时候觉得感觉挺沉闷的,后来慢慢觉得好些了。最有趣的是有阵子在单位学法语,我们的法语老师给我们仔细讲了加拿大国歌的法文版,其实意思是和英文版完全不同的;这个倒是新鲜有趣,让我颇觉得惊奇。. s. c! K* }' i+ x' V/ j$ u
8 U1 Z4 n/ q& O7 V r6 H0 Q总之宣誓那一天,早早地就到了Canada Place。结果去了一看,我天,好多人!实在是让人怀疑这里不是在宣誓,而是大家在排队抢购个什么紧俏的商品似的。一拨一拨的,让我等了好久。原本觉得应该有很多华人面孔,但是那天的感觉竟然是出奇地不多。
/ D* N' P; ?+ e5 @/ L! Z
& I! e: J, Z1 v7 b3 ~# n% f流程还是比较繁琐和严格,中间有阵子交表的时候被盘问来盘问去还搞得人有些忐忑。2 p S, v2 H" i3 N+ o
: ~! i# a3 L8 B1 P9 L8 S* g8 w
最后进去坐下了,主持的法官是一个非常和蔼的中年女士。她讲了自己移民的经历,当时的感觉的确是非常亲切。考试,填表,上去领证,等等,都是那样了;唱国歌的时候省略了法文版,因为那一场去宣誓的人里没有有这个需要的。
. M% w: }' q+ y. i1 O' i" O% L# O* h4 A2 d2 j. B9 I
当时的感觉还是很神圣,很庄严。现在回想起来,感觉也是这样。
, o$ u9 T' G. t! r3 H. w. L I8 {0 L" c- f7 i( h4 z
这之后就开始有所谓的争论了,就是说我们还能不能说自己是中国人。理论上说,那的确是不正确的。但是回国的时候,还是总觉得回到自己的故乡,不希望听到说“你这假洋鬼子”之类的说法了。' \2 r3 G1 q# u, S5 V! e2 Y
, X, B: e7 F6 {* _3 G3 P: g进一步的争论就是说如果中国和加拿大有了冲突,会站在那一边。所好在加拿大,不和政府站在一个立场上也并不要紧,我仍然可以心安理得地坚信加拿大人民只有和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才是正确的,而反其道而行之的加拿大政府,就是倒行逆施的政府了。这个于是就自圆其说。但是万一打仗了呢?我想,我恐怕还是会跑到第三国去避避风头:因为我既不可能站在加拿大的立场上打中国,也不可能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打加拿大。所好,我可以反战,继续坚持加拿大人民和中国人民,应当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g- i: c9 U- ^5 G; N
7 }2 C/ a1 l% R) h; m7 t- k0 z% q至于英皇,我的感觉倒是日益有些亲切了。去伦敦的时候,看到那些很传统很漂亮的仪式,也意识到这是加拿大文化的根,或者至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前阵子老人家去爱尔兰访问,我心底里非常佩服,这个算是一个英明伟大的领导者才能做出来的破冰之旅。不过对于查尔斯,非常抱歉,我就怎么都没有好脾气。如果他将来接班,我看加拿大差不多是要脱离英联邦了。倒是小伙子威廉看着不错,俩口子像是过日子的人。大婚很经典,的确像是个很好的童话。
# P2 T4 i9 ]# y; m0 f# K1 N
0 d( |0 \; g& x3 o4 X总之,如同我看《墨迹》时的感觉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我们选择了离开中国的一霎那,我们的民族归属,就某种程度上边缘化了。虽然我深深热爱着我现在生活着的这片土地,但是“五星红旗,你比我生命更重要”的那种热泪盈眶的激情是不会再有了。我是一个陌生的来客,要试图扎根在这里,一点点成为这里的主人。但是我的心,在很多时候,仍然牵系在远方,那个在这里生活了世世代代的人所并不熟悉和了解的国度。
/ S1 f+ Y) f9 e5 f! v) d2 c
" F" \4 m2 ~3 T感谢加拿大所奉行的多元文化政策。希望这个社会会永远如同今天一样,让我觉得它是我的社会,我是这个社会主流之中的一分子,而那些主张白人至上的、种族分裂的人则是这个社会非主流的成分。还是那句话: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相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