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加拿大《明报》报道,来自大连的吕秀荣,原本在国内学的是高分子工程,在大学中担任教授;到了温哥华后,吕秀荣曾尝试许多工作,最后进入医疗领域,成为照顾残疾人士的小区医疗护理员。 - j. ?/ o: N& @% b4 J( X9 d! l0 N * |2 U; V% S, e e1 s- l( |5 w“现在我的工资可能比有些文职人员还高。”吕秀荣说。+ i6 t3 n+ m. N
7 @2 H) h8 i; i! @ 刚来到加拿大时,吕秀荣做过家庭钟点工,也在工厂打过工。之后才在卑诗移民服务会的协助下,进入医疗护理领域。吕秀荣说,这个工作非常缺人,而且只要高中毕业程度就可以做,一入职就是工会员工,享有每小时接近15元的工资及相关福利。 + y* v6 t* n! n9 \8 [ r # q7 q6 b* m! m& u 吕秀荣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和其它同事一起照顾机构内的残疾人士,协助他们吃饭,陪伴他们出去散步、喝咖啡。“基本上就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但是这份工作不需要花太多心思,下班之后就可以把工作抛诸脑后。”她说,目前这份工作的从业人员,仍以菲律宾裔及本地人为主,华裔算是少数;但事实上,只要肯做、肯进修,一直从医疗护理到实务护士、注册护士,也有人的时薪在几年内提升到超过30元。 2 q$ K, D( f( s& Q1 x$ M. S ; s! y/ \! {2 M- r s! S0 {4 p 对于从教授到小区医疗护理员,吕秀荣说,其实她没有心理调适问题,因为既然留下来,就要适应本地的职场生态,况且照顾残疾人士,看到他们开心,自己也会很开心。 % @% A Q9 _) } 卑诗移民服务会资深就业顾问沈冬妮分析,除了学历认证问题外,移民工作心态、与东西方职场文化差异,也扮演移民是否能在职场上胜出的重要因素。她说,西方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比较全面,无论教育层次再高,每个人也都要能够动手。另方面,东方社会劳工与知识分子的分界比较明显,很多技术移民都属于原本不需要动手的知识分子,来到加国知道自己要动手,作服务别人的事情,心中就觉委屈;但她强调,事实上本地社会讲求的是实际应用,而非理论,因此动手的工作并非低下,“况且语言若还有障碍,如何一开始就在管理层指手画脚?”2 k( X4 x2 F9 i# r3 t"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