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其实就手腕发力而言, 反手与正手是很象的, 不过反手更强调手腕暴发力击球. 很& m) `' v4 n5 Q! v3 n
多业余球友靠抡胳膊发力打正手球还能对付, 但到反手就行不通了. 可以说反手高3 {3 Z: M) [ n1 |/ {7 w0 g
远打得好不好是检验是否会正确用腕力的标准.
B! |* N# X2 _0 G- e, S3 v
+ h0 t0 H, G8 c; W与正手相同的是: 手腕暴发力完全由小臂挥动中肘关节锁定小臂突然止动而把放松
' _9 ^1 S0 i- }- ]* S的手腕依惯性猛然甩出而产生.# y7 J# d& W' _$ \ Q
; Y4 Z9 Z/ c; `9 P/ m7 |
与正手不同的是: 反手击球后手臂没有再向球网方向挥动的动作, 因为手腕发力已
& K# P& {6 |- j4 ~) z5 m经完成. 曾见很多球友对练反手的一种方法不以为然. 即: 背对墙而站立, 身体离
1 c+ u5 H. b& j$ i墙10-15 公分, 作反手击高远球动作. 这些球友问道: 离墙这么近, 怎么发力呀? 可
- D" B7 A& p. V, e4 k9 C* O7 ]见他们打反手也是主要靠抡胳膊发力, 所以打不远.
1 v0 E- `( l9 [/ W' V w4 h! d# k6 O
大家不妨空手体会一下手腕发力的动作. 1) 胳膊曲肘台起, 手在胸前停住, 象作扩
* u9 t( X5 B. n& j" g! Z& U# {/ L胸运动的起始动作, 手腕放松避免殭硬 (击球前的准备). 2) 小臂向身侧快速挥动3 f, o# F6 g+ ~% N5 `, g! [: z7 O
直到手臂完全伸直, 此时小臂的运动会由于肘关节锁定而突然停止但放松的手腕仍
- x' q! Z- m0 r* Q) k/ h会继续自然向前甩动. 小臂挥动越快则停得越突然, 手腕的甩动越剧烈. 这就是手8 s4 j5 b( U& D; ~2 f
腕暴发力的来源.
' l- V/ n# f, h1 L
7 L# i; O* K L: B2 N要注意两点: 一是小臂挥动不要过猛, 否则易受伤; 二是手腕不要刻意用力以免手
! O' _8 x3 m$ ~7 [3 C1 J腕殭硬, 反而减低暴发力.1 T5 l6 y! w$ |$ A. o% j
7 i3 p, H3 p/ Z: n作完空手动作后再拿起拍子, 作同样动作. 你会感到由于拍子的重量, 手腕向前甩
# e7 y* X" q: k1 ]5 G- k) S动的力量大大增强.
9 x8 r: [% p. L: @/ N- n) n6 R3 C0 j6 {
下面是几张高手的照片, 进一步说明在球场上的运用.1 V8 i3 J4 `* b8 y5 O) r/ \2 p( r. a
+ H# Y# j+ f& k6 G- o7 f
1) 准备动作, 拍柄底部对着来球, 曲肘准备发力.
; K" e% ^: ^; x6 G2 p/ E, i1 S. V. e; p: b# C9 \3 T
2 u" k5 V6 o1 q P0 D5 D
8 |% l7 L4 h4 p1 Y# @1 v2) 小臂挥动发力,由于手臂伸直肘关节锁定而使小臂突然停住. 此时放松的手腕由, _" p* K4 T1 g6 n$ o& ]
于惯性将拍头猛然甩出 (即所谓的鞭击).
" s7 T. G% X% H9 f% G( f! I" i
7 a: R0 K( t' w* Y" I
# |9 k: X1 U3 c, p3 j4 W U* l
+ x* h5 e+ i/ w" q# }一个完整的击球动作需要腿, 腰, 肩, 大臂, 小臂, 手腕, 手指的协调发力. 本文/ K% c3 w8 y2 a# k
只是着重于论述产生手腕暴发力的一些关键.$ j2 o& U6 ]3 ?3 @! b* w
+ ]- G% p \, w5 q, Y' s& {几点细节: D% F* a& O2 V9 _. D5 x
一: 问: "如果手臂的制动完全靠肘关节, 那么是否很容易受伤? 毕竟手持拍
& _: q! I- K, i7 t( Q挥出, 惯性还是挺大的. 希望指点, 同时请回答正手杀球时的制动是否也是同样由. o1 E4 ]% n- ?' ?2 N9 T2 h
肘关节来完成的?"
+ p# I1 ?8 ^1 c2 b; v4 H4 g' q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回答如下.
+ S: V: y( Y# Y, {反手小臂发力至手臂伸直的过程切忌以肘关节为轴用力, 这样很易受伤. 正确的发$ ?' {; I: k& K3 b1 o# b/ c( J
力动作应类似推铅球或拳击中的直拳. 这与正手大力扣杀或打高远球的动作不同.
4 L, ?4 t& Y8 J# a5 \2 |0 |' f+ a若定要模拟的话, 反手的发力动作与正手的点杀类似. (正手点杀的范例可看1999年
l( n. \- X @世锦赛决赛孙俊对陈峰那一场. 陈峰善用点杀, 尤其第一局4:1孙俊领先时, 陈峰后
$ W# l# Q" x8 ~+ q( @场起跳一个点杀, 干净利落. 使孙俊防守失误, 虽球在孙俊伸拍可及的范围 )! |+ Q7 c. s' N
正手杀球时的制动也是由手臂完全伸直的瞬间肘关节的锁定而将腰, 肩, 大臂, 小
& `5 F% d* q% s; B9 w2 f" M臂的动量最有效地传到拍子上. 注意手腕一定要放松. 就象甩鞭子时的鞭稍, 僵) N' V& F' ^7 x5 x
硬的话是甩不响的.5 [4 w, q, b3 {1 D* X3 o! q
' l, \- x: s( c# ?3 E" c. w v" @
二: 打羽球用腕应是"甩腕子" 而不是"掰腕子"2 F4 j4 x2 f. G: z+ |
业余羽球友的难点就在于手腕正确的用法. 而恰恰是这一难点很少在教材及录像中/ S \+ G* s' s) H- t: [3 n
详细论述. 往往是一带而过, 使读者不得要领. 我发前两帖的目的就是希望对球友* y8 N* G- |1 v% f
在这一难点上有点帮助.
+ F H% E+ R" {. e0 G; y
" I$ O6 X/ V6 s8 c' i, v; J简单地说, 打羽球用腕是"甩腕子" 而不是"掰腕子". 只有这样才能把臂力(及身体
: ?/ u, F' Y- l其它部份的用力) 有效地传到拍上而不是抵消掉. 实现说谓的"鞭击". 就这个意义
1 D* u; J0 [! C! q$ Y9 \$ _8 P上而言, "腕力强" 是个很大的误导. 实际应说成"善用腕". 大家都知道臂力比腕力' t& N i( e4 c. @% `# j
要强很多. 很多人打球时用力蹬腿扭腰, 耸肩抡臂, 掰腕压腕. 倒也能打出正手底' ^) t% O6 N. g- {4 ^) E* j& ?! t% ^
线到底线的高远来. 但尽管体力不错, 过一阵就不行了. 关键就在不会"甩腕子".
) z% H8 ^5 P* |6 L9 X0 P: {& a7 w L尤其遇上高手, 人家打高远连腰都不用动. 则还没开打就心虚腿软了.
( c/ B+ s/ K2 G% U7 i; r/ X. M% n% D: K1 V9 M% Z. v3 J2 A# v, w. R
三: 练习方法步骤
' [& Q g, ]) y2 S- E"甩腕子"人人都会, 但如何用在打羽球上则需解释一番. 这对打过几年球, 有了习
1 u( w& u1 D3 F$ g% s惯错误动作的人尤其重要. 我在前两帖中提出"用力伸直手臂, 锁定肘关节制动小$ m! L; R% w6 U+ B$ C
臂"的途径便于大家体会甩腕的要领. 因为此动作能产生最大的甩腕效果.% U* b0 P# o* W0 L$ B0 z8 @
8 B" h& I4 K1 Q4 C
最容易体会此动作效果的是打正手头顶高远球. 你应能体会到腰腿不用怎么用力,
4 E4 ?) D# l5 P' [/ x. `只要甩腕正确, 球就象得到额外加速一样高高飞向对方底线, 伴随熟悉你的对手极
% p o7 ]( B/ t3 b3 u1 r力掩饰的吃惊表情, 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反复练习这一动作, 体会并熟悉甩腕要
4 }4 w1 T( f. e% j0 o领.4 S& T8 Y2 S! X5 S* C- X8 g. k
) m+ Z* U5 H) b* h K4 O下一步是练习如何在不同击球方位时用伸直手臂的甩腕动作. 包括正手及反手.
# x4 @! l! y7 S$ V注意改变习惯动作及心态. 比如说正手跨步接下手身后球. 这时的体位很难靠抡臂
( d k5 M9 P$ _% |/ J) a' k发力. 以往因不会伸直手臂甩腕, 习惯动作及心态都是肘略弯曲回一个网前球, 陷( r9 d. J" B. K
于被动. 现在应极力挥臂锁肘甩腕, 力争回高远球到对方后场, 便被动为主动.1 L- r) o( v0 W+ W
) J B! o" y0 X6 e4 ~1 P2 q1 P1 X( w; I四: 腕力不是一定要靠肘关节锁定才能发挥的.
) w( e5 K0 x2 }, w" ~* |' j9 S5 z等到甩腕动作足够熟悉, 并成了习惯, 你会自然运用到击球点无法让手臂完全伸直. k. @3 g: G( N% Q
的情况. 当然效果会不如手臂完全伸直的情况. 这就是为什么双打时高手们往往
9 x# N& |2 p& n P$ V4 G握拍很靠上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