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我不反对信教。本文的目的,在于向对基督教了解不多的家长们,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情况。
- z! H+ K, n' b+ z9 g# c! Q来到加拿大后,接触基督教比以前多了一些,发现和自己原来想象的大不一样。4 |. d d4 d' ], _
4 d* L+ n5 F5 K% h4 Z最需要知道的,是这个教的主要教义之一,是“人生的目的是为神而活着”。这个教对年轻人日常生活的影响,远远比想象的厉害的多。5 \, G$ g* V E5 q6 P, V$ |
% n7 l4 {5 B; m1 A3 W7 ? d) E. O
年轻人有自身的特点,与成年人不同。
$ U! A% N1 p$ q) ^& H( ~+ A: u3 S
比如,成年人,如果遇到宗教与常识和直觉有矛盾,往往会在“理解”上下功夫,最后把两者理顺。而年轻人,却往往会用类似平面几何中“已知求证”的方法,靠纯粹的逻辑思维简单地否定常识和直觉。
% U6 Z& F b( N, `! z* g4 ^$ e! x$ k5 H4 y' d# x! z
比如说,假设某宗教经文中有一句:“大粪很好吃”,成年人会想方设法理解,最后,得出结论:“这句话的意思应该理解为,大粪可以做肥料,长出的粮食、蔬菜都好吃”。因为,经文并没有说“直接吃大粪呀”。如果想不通,怎么办呢,比如,忽然想到,如果是指粮食,为什么不直接说粮食,要说大粪呢?想不明白就接着想,但是有一条,无论什么资深人士引经据典,如何证明,想让一个成年人吃大粪是不可能的。这就叫成年人常识的顽固性。而年轻人,不具备这个顽固性。8 O0 Q5 G3 b, s) Q2 X1 `4 A6 E0 ^5 B
1 q) q+ V& o7 |2 \. m) }: K* _- F
5 {; H& q, P- C, E文革中,“真理”在成年人身上,与在“红卫兵”身上效果的不同,说明,经历积累厚度不同,思想方法自然不同。这就叫年轻人的狂热,这个狂热,万万不可等闲视之。8 }% V9 l' ~! R4 z. @- A
" Q* Y& i7 }, w, O6 X3 Z4 p1 k% I
总之,我是想说,如果你认为基督教就是读读圣经、参加些仪式,那就大错特错了。
; o9 \9 B9 R m% W0 h, y( V$ I- G7 h- w( u7 F: [
[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7-4-3 01:1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