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收到编辑的来信,看到期刊对稿件的态度的时候,收录自然是喜人的结果,但看到大修、小修或者修改后重投等结果,是不是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究竟应该从什么内容修改起? ( j8 l& W+ j( o) b5 E' p% O: Z + a% O: M9 S% i 一、材料的修改,主要指对论文引用的材料增加、删节或调整。材料是文章中证明观点的论据,是论点成立的依托。在论文中选用材料的基本要求一般有三点,一是必要,即选用说明观点的材料;二是真实,即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实际,准确可靠;三是合适,即材料引用要恰当,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O; n4 @+ j$ i! |# w K
0 s8 S& r( C3 {( @& `3 o 对于论文中材料部分的修改,要看引用的材料是否确凿有力,是否有出处,是否能相互配合说明论点,是否发挥了论证的力量,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具有说服力等。要把不足的材料补足,把空泛的陈旧的平淡的材料加以调换,把不实的材料和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删除。 - u* k0 ?: ^8 c( Z1 y3 Z ! M, r. T5 N2 X& M! k 二、结构的修改。结构是论文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是论文内容的组织安排。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论文内容的表达效果。结构的调整和校正,关系着全文的布局和安排。调整结构,要求理顺思想,检查论文中心是否突出,层次是否清楚,段落划分是否合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如何,全文是否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整体。调整的原则和要求,是要有利于突出中心论点,服务于表现中心论点。 ' H+ q0 ^0 h4 z& L1 `# E. X- M+ W( [ / p1 j y" [, k! Q5 ~& \9 N' L 三、语言和标点的修改。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要使论文写得准确、简洁、生动,就要在语言运用上反复推敲修改。对于论文的语言修改,可以从三方面下功夫,一是在表达上清楚而简练,用最少的文字说明尽可能多的问题,也就是把啰嗦、重复的地方,改为精练、简洁的文字;二是文字表达要准确,这就需要把似是而非的话,改为准确的文字;三是语言要具备可读性,也就是要把平淡的改为鲜明,把拗口的改为流畅,把刻板的改为生动,把隐晦的改为明快,把含混、笼统的改为清晰、具体。* W5 i# A1 O1 Q9 p8 Q) z4 g
8 n( h F! ~, O% F' F6 G; V/ x 四、数据的修改,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那些表述模糊的数据和案例要做适当的删减,如果数据不充分的话,就需要寻找相关的数据进行补充。为保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做实验前,应当尽可能地写清楚实验步骤,得到新实验结果后,要将数据尽快整理成图表,就算是阴性结果,也要将实验的相关信息和参数尽量详细列出,如果与预测的结果不同,那么还需分析问题的可能原因。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还需时刻关注相关领域是否有新的论文发表,如果相同思路的结果已经发表,就应及时调整实验方向。( r) ]' C4 I# p6 Z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