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最近几天,一起发生在广州高校的杀人案,震惊了加拿大的华人圈。
6 f6 s& ?" K( \$ m5 q' a9 v
; w9 y/ U8 Y. B- m9 x' d/ W# D! s
% K$ E+ x9 Q8 R: I! Z9 y& s7 I9 `# `& o
该案的死者是广州大学科研处处长、加拿大Carleton大学博士后、海归罗交晚,而凶手竟然是该校计算机学院院长博导谢冬青。) u0 }+ h6 N, }# W+ F
8 n/ f1 Q; p9 f# C+ o* V+ n4 r
% }8 X8 _* A; |$ p5 ^. U0 \0 E8 |2 p# K
据财新网报道,6月29日上午,广州番禺区大学城发生命案。在某高校地下车库,一名男子持刀伤害两人。
" n/ C6 r+ k9 {6 C+ [: |, }& V+ D" m
广州市公安局通报上述消息。番禺警方现场抓获行凶嫌疑人。两名伤者抢救无效死亡。) d: ?- N* j5 y; l" H; e
' M) L8 G1 O% ?( U8 f" T: X7 @) g
据了解,案发高校为广州大学,犯罪嫌疑人为53岁的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院长谢冬青;死者是同为49岁的罗交晚与申海燕夫妇,其中罗交晚为广州大学科研处处长。" B, z* Y0 P+ ~0 v7 z( ~" N6 t. n
" H* c" G! R3 u( ~" R' ~
警方通报称:双方因矛盾引起纠纷。谢冬青袭击罗交晚夫妇后,持刀自残,被送到医院接受救治。警方正对案件进一步调查。知情人士透露,谢冬青和罗交晚是湖南同乡,且是同门博士生,有师兄弟关系,导师都是广州大学前校长。: P9 x% Q9 D" O* K$ b8 U8 x
6 I1 w: q2 |, d2 C; A% {) [, D罗交晚,1969年10月出生,教授、广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加拿大Carleton大学博士后、广东省高校“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科技处副处长、广州市人大代表,主要从事无穷维随机分析、随机控制与数学金融等研究。谢冬青,广州大学电脑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院长,与死者罗交晚在攻读博士期间的同门师兄弟。/ ~0 i; j' S0 n/ I) ^8 g9 t
+ ?( p; _- ~" q7 r7 h综合媒体报导,谢冬青此前曾在网上发帖揭露两人其实积怨已久,这起大学校内的杀人后自残事件,很可能与罗交晚掌控的科研经费有关。
5 M; P5 n4 H1 \! ^+ Y! w8 u) n2 |& W
8 y$ m/ b$ y0 {- |3 a# ?6 s, ]
4 @ t( a; J4 w& [8 G9 f5 B据大邵网报道,死者罗交晚曾卷入该校的另一宗命案。《羊城晚报》2014年9月18日报道称,当年9月16日,广州大学信息安全研究所研究员邹候文在学校实验室自缢。邹候文在遗书中提到,他不想卖掉自己的技术专利,触碰到学校某些领导的利益,受到校方多番打压。据财新记者了解,罗交晚即是其遗书中被点名的领导。4 V/ t& w& d. Z* c
! [( s0 S0 k' K9 x4 b目前尚无法确认这两起命案之间是否存在关联。2 @' h8 {8 W. p) q
* U ?( z/ P. T7 H# A
网友议论纷纷,这几天实在有太多的生命逝去了,前有上海砍伤儿童事件,后有这起高校杀人案,这个世界怎么了?* @( k% }2 s# w. x$ Q. N4 V
* r( n ?# R9 @+ \) h" T$ c6 b
搜狐号bricezhang的文章称,作为广州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院长,谢冬青拥有很多靓丽的头衔,任何一个头衔,都可以保证他过上一般人所认为的体面的生活。
. X9 V1 `: k/ [( ~5 {& X1 _0 ?# Z( K6 [- @, S2 x
但是,最终他却走向了杀人这一步,而且是杀死自己的同门师弟,可见两人的积怨有多深。
- T4 n7 z) A. _ P8 q! \3 ~9 M1 n
f2 e8 [% o( M5 w# @+ i, M, D
3 L6 m" O# S$ A! A" Y
0 E& q3 b- U, Z9 P# F" b: x* d/ G问题是,高级知识分子之间的恩怨,真的需要通过这种最原始的方法来解决吗?作者认为,向学校和纪委申诉或是在网上展开一场论战,也许更符合知识人的身份。然而在举刀那一刻,他过去所受到的所有教育,不管是知识还是道德领域的,都统统归零了。
. b, H Z+ T/ g! ~ _, X. J6 |: ~! C, e1 V, ~( p t: [1 u4 F" v
作为院长,谢冬青应该有一些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而科研处长最多只能克扣或者拖延学校的那部分。对谢冬青来说,他并不存在“没这笔钱活不下去”的问题。* v. ^; q/ |! \" C3 ?$ i6 W. o
- g+ i4 e' Z3 ^1 g' K4 Y
3 u2 C9 M8 n$ e& h# C- X; a' [; n) T A- I/ G6 w0 u1 }& z% z7 i
身为大学教授,难道不是更应该关注科研本身和教书育人这个问题吗?你挥刀砍向自己的师弟两口子,砍掉的不仅是两个人的生命,也是高校最后一张遮羞布:原来,我们的大学教授,对“经费”的执念,达到了这种程度。
7 a* T( T0 [5 V4 b9 Q" p$ L$ S7 B6 k) n- p" d, u8 h7 m; U4 u
这样的凶杀当然是非常极端的案例,却也说明了中国的大学病到了何等程度。一个这样的教授,在平常又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呢?2 ]# x0 I z: I2 Z" s2 t9 u
' W4 q* @+ z, I1 G
如果老师普遍为物质焦虑,充满怨气(杀人当然是极端的,并非什么趋势),他们能够做出像样的学问吗?他们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学生?; Y$ G2 ?6 A( s) K2 a3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