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5|回复: 0

[加国新闻] 加拿大人又拿个全球第一:消费者负债最重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7-11-23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吴楚河, e8 j" a4 ^% m4 t
" e$ l8 Q7 T  R# X8 w$ f4 I
总部设在巴黎的经合组织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在一份刚刚出炉的报告中发出警告: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私人借债日益增长,已经对经济发展构成威胁,其中风险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韩国及英国。1 C9 Y1 H- X' v+ |6 ]/ _# `  M
1.png
2 \& e7 N! `5 I) O1 S- w经合组织的报告称,全球经济显示出自金融危机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增长,但与此同时,债务水平也随之升高,这有可能引发经济滞缓乃至下行。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加拿大问题最为严重,去年第四季度其消费者债务已经超过GDP总量,而韩国和英国则达到GDP总量的80%,美国则接近80%。5 B3 ]! u/ n0 Z! ~# t
2.png . y3 L2 D- ^+ L6 U
其实在去年第二季度,加拿大家庭债务已经超过GDP,为GDP的100.5%,这是加拿大史上头一次,而在2016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家庭债务还只有GDP的98.7%。
6 `$ `* U0 `; X( {6 ~! V9 O( h0 D 3.png
6 p/ e' F- Q# E2 V除了家庭 债务相对于收入比率升高之外,有些国家的债务偿还率(debt service ratio)也在升高,尤其是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美国等国家。OECD认为,这种情况反映了这些国家的消费者未来家庭财务状况趋紧,偿还债务的能力变差:
3 F4 B' E. v# j* B
: R5 A$ C. p- }" @3 Q5 g) j6 j1 d& M经合组织的报告分析说,历史上超低水平的低利率显然鼓励了家庭信贷的急剧增长,从而令许多加拿大家庭债台高筑。$ x" x, m) D' D( i% j# N
从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加拿大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但低利率不仅鼓励加拿大人涌入房地产,而且推高了这个国家的房价,尤其是在温哥华以及多伦多地区。
3 p% C5 ^  r! S$ g5 w* {实际上,联邦财长莫奈(Bill Morneau)和央行行长波洛兹(Stephen Poloz)多次警告国民,创纪录的家庭债务以及温哥华和多伦多的过高的房价,已经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或给本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o/ @; j/ H5 y6 [1 n7 Q9 \1 x
经合组织在最新报告中称,已经注意到加拿大各级政府采取措施抑制房价,这些政策和措施在温哥华和多伦多等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取得效果。1 _: k/ J8 ]7 M, u7 N& L
但加拿大一间信用评级机构DBRS Ltd.最近针对加拿大按揭市场发出警告,称一旦央行再加息,加拿大业主们在更新其按揭时可能就要面临风险,特别是那些五年期固定按揭的业主。而众所周知的是,加拿大房贷者中,选择五年期固定按揭以及25年还款期者甚众。
( w6 D' T& S; o% G- g4 QDBRS Ltd.表示,目前加拿大人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 debt-to-disposable income ratio)继续攀升,已经屡创纪录,因此再次加息之后就可能令更多加拿大人欠债,而业主们则要面对更不堪负担的按揭月供。, @) h2 z+ g" ]/ ?5 V4 i5 j6 p
根据加拿大丰业银行(Bank of Nova Scotia)的预测,加拿大央行加息的步伐不会停止:目前的主利率为1%,明年年底至少会升至1.5%;2019年底2.25%;到2020年晚些时候则是2.5%。+ Q7 [" I' a; i
DBRS Ltd.表示,近30年来,加拿大的利率一直是走低的趋向,因此加拿大人已经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和消费模式。为了应对按揭利率上涨以及月供大幅增加,加拿大业主们是时候考虑调整消费模式及购物习惯了。
1 X6 Z. g+ C2 H5 Q8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1 00:13 , Processed in 0.16110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