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明代画家吴彬5幅画卖了3亿多!
7 @5 M0 q/ _0 l5 b8 D3 {: b9 {# @( R A0 g% ?& F
, w2 y, i2 ?& K8 c9 G
翻阅福建历代画家的拍卖纪录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有一位福建“莆田系”画家相当牛,5幅画居然卖了3亿多。真可谓是“前无古人”。0 a B b" g" [/ n1 V! H% z9 P2 o) h
不仅如此,藏界鼎鼎有名的刘益谦,也曾豪掷近1.7亿元,买过他的画。
( Q i% w7 J$ o5 W: M 他就是明代画家吴彬。' b% t* B: _) }) k. ^8 K P
: K3 b1 p/ t9 z. w 不过,虽然画卖出高价,但他的知名度却相当之低。我们问周边的人,知不知道吴彬。但十个人里,竟然没有一个人听过他的名字。人们都只听说过张大千齐白石,但对于这位“家门口”的艺术家,却是一无所知。- v) I" ~- Q- {5 Y$ h; u4 s5 ?$ }
5 l) W5 w. R" Z* j+ B; h 或许是离我们这个时代年份太久,也或许是当今只关心炒房炒股的福建人没有心思去关心这位“老乡”,但他却实实在在是一位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大艺术家。值得一提的是,收藏他的画,升值空间甚至远远超过了炒房。因为,他的画,动辄几千万上亿元一张。. d8 j/ ~9 n8 Q7 c
; r/ p3 U% I5 w/ ?- w0 a 所以,有必要再来普及一下这位艺术家的生平,以便让更多人了解他。$ I* W n& r2 {* C9 L5 D( z1 k
) X4 L8 A# `3 E 吴彬来自福建莆田。但具体是哪一年出生,哪一年过世,很多资料上都没说清楚。人们只知道他字文仲,号质先。后来,美国著名汉学家高居翰通过对吴彬生平的考证,认为他主要活跃于1583年至1626年间。而台湾方面的研究者则推断在1590年—1643年间。
( f/ C+ Y4 j( A/ [/ z- |: N
* U6 C0 W- Z. s5 Q( J 吴彬一开始在福建地方上,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1580年,他前往南京发展,游历结交,认识了许多不同背景的画家。后来,他被召进宫中,在宫中供职期间,他也因便见到宫里所收藏的历代古画,这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对他以后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8 ~4 {- |- [2 S
! ^. t4 L9 ^7 v: a# |! a吴彬《桃源图》
) p8 D& w% v, C: N# _- T. L& c( F/ I: z" {5 o
关于吴彬,后人还有一个词形容他:孤独的行者。 * D( e( G: A9 G& e; j
" Y: S8 ]4 l2 G" b. H0 ]
晚明虽然画派众多,由于朝廷体制的原因,文人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画坛的主要力量。而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派,更是占据画坛主流,“南北宗论”影响甚广。追随者不计其数。
+ z: v. ]) R- B- L0 s2 d
$ p/ Y2 B) Z/ s+ b- T 但吴彬的作品却是特立独行,主观“变形”(有点当代主义)的画风,跟当时文人们的审美意趣大相径庭。这也使他长久不被正统的文人画体系所认可。譬如他的《十八应真图》中的罗汉造型与其它传世作品,如《五百罗汉图》、《十六应真图》和《愣严二十五圆通册》等,都有着一致性,可谓“貌甚奇古”。(吴彬《涅槃图》)我们在系统地了解吴彬的作品时发现,吴彬早期的作品是佛教人物像,人物容貌迥奇,形态各异。山水画开始只是佛像的背景,独立成幅的山水画很少。作为虔诚的佛教徒, 吴彬早年创作了一批独具风格、造型奇诡的佛像画,如《画佛像》和《画鱼篮观音》,佛像主体衣纹用笔概括,一气呵成,古拙浑厚,极富装饰意味。这其中,《楞严廿五圆通佛像》册是吴彬佛像画的一个高峰。(《楞严廿五圆通佛像》)这套册页年代不明,憍梵波提佛似帝王般端坐着,其底座的结构面貌怪诞,奇异的相扭曲;舍利佛坐于崖窟中。其背景为饱受风雨侵蚀的林木,一为洞穴或岩石,但两者均概炼成了线状的律动和原型组合。人物的衣袍同样演化成水波纹样,精描细绘的座椅形似云纹,在观众眼中它们既可被视为人物身体的一部分,又可成为各自独立的结构。0 E' p. r7 F) a, n( P; z5 ]
% T6 w+ f M7 t0 w+ f 后来,他主攻山水画,山水画开始成为他的主要创作类型。吴彬的山水画给人的感觉是奇特怪异,似幻非幻,画面营造了一种超脱俗世的景象。单看画面中的结构和形象,是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似的实景,但是吴彬用他高超的绘画技巧将画面里的物象表现的无比真实。
8 c- w. X& j, D3 x: @, V8 r* b9 m) e7 e% p% y( t1 I9 u1 o* m" N, f' |
吴彬的山水一般主体都特别巨大,充斥着画面,有种北宋巨嶂山水感觉,但是吴彬的巨大石块是由无数个小石块堆砌而成,山石不管远近都刻画的十分精细,虽是画的面面俱到,但他也凭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凭借细腻的笔法,各种皴擦以及明暗关系将画面的层次和空间关系表现的十分到位。! D8 z9 G* E; [* z+ x
- u9 x" a6 ]& D* c 吴彬晚期的巨嶂山水多以奇幻仙山为表现对象,巨壑深谷,山形扭曲,林木奇瑰,山中建筑别具匠心,将中国传统的仙山楼阁题材推向了极致。
. w% q! G" S: d! l
/ W% @& {8 ^6 @9 ^ 吴彬作品中最出名的一幅是1615年做的《溪山绝尘》山水图,为水墨淡彩,许多特征能在宋画中找到出处,但吴彬将从古画中得来的素材,都做了变化,为他所用,形成新的趋势,以强烈的体块对比进行创新,在有机的独立实体中,形成一种强烈的冲突感。这种独特的风格是吴彬的创举,也因此成了他个人的标识。(《溪山绝尘》)
! W$ J7 D7 D' {! E# W
5 }7 j( L" J. l! \: F7 Y 吴彬作品传世的不多,绝大多数已被国内外大博物馆收藏,流散于世间者实为凤毛麟角,散见于海内外拍卖会上的画作更是稀若星凤。1989年12月吴彬《宕壑奇姿图卷》惊现纽约苏富比,以121万美元成交,位于当时全球中国古代书画市场成交价第二位(第一位是《元人秋猎图》,成交价187万美元)。2009年春,吴彬《临李公麟画罗汉卷》现身国内拍场,录得4480万元人民币。4 L3 {1 }# N0 ` t, A* ^
0 e' Z8 P+ V S ?
吴彬近年来拍出天价的5幅作品。
/ _4 N9 C$ w; p* G7 O: k" v9 u; h4 ^6 k9 g; z
第一幅是《十八应真图卷 手卷》拍卖金额:1.6912亿元拍卖时间:2009年11月22日。拍 卖 行:北京保利2009秋拍夜场“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
" l" Q7 }4 M( V, o ^0 }/ _/ J% D! h% E7 g- D7 I+ v4 A. b
拍品介绍:《十八应真图卷》为明代画家吴彬所作,引首为乾隆题“游艺神通”四楷书,卷中钤乾隆诸玺并行书题跋。吴彬作品传世稀少,入清内府并著录在《石渠宝笈》、《秘殿珠林》XX十八件,得乾隆亲题者仅此一件。
" L# r" V7 x7 r! o6 m' s7 C2 T9 d. v4 @ ]1 I
拍卖过程:2009年11月22日在北京保利秋拍夜场“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上,明代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最终以1.51亿元落槌,加之佣金,成交额超过1.69亿元,当时创下了中国书画的最高价格。
9 y0 J9 Z. q" h( \$ B: X6 a3 ]4 e+ ~4 T6 f/ y" X' V5 u# i2 s
这件作品的买家为刘益谦。这位藏家一直信奉“在公开拍卖的场合,最贵的就是最好的。”他甚至声称,在这场拍卖会之前,他根本不知道吴彬是谁。, g f( I% r' x% y- Y& l# l
6 [ q; g1 A4 C# j1 i第二幅为《溪云初起图》。成交价:51,750,000元5 X( ~/ M5 v5 V. \( U$ T
% ?+ z# \; c3 E) N
吴彬成熟风格的山水作品,壮伟瑰奇,若真若幻,几乎都是对北宋壮伟山水的回归与变形,这种努力使吴氏犹如云表奇峰,卓然耸立于崇尚元人淡泊之境的晚明画坛。《溪云初起图》全幅虽然在对北宋大山水回归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修正,首先是将巨松安排为画面的第一重意象,其次是将巨松背后的大山水作了适当的变形,使之与宋式大山水在审美上拉开距离,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而巨松枝干的描绘和刻画,俯仰承合之间无不充满动势和变化,与前文《十八应真图》中的意象安排其实异曲同工。
; Q U: C4 h6 y4 M! V6 t' M% r1 b* }+ [% q( j8 r! U
第三幅为《临李公麟画罗汉 卷》。成交价:44,800,000元
% o( U' ^7 N! h1 g4 z9 g" l) @: B* V1 F% l1 S! V
此作为近17米长的巨幅长卷,与《十八应真图》一样,同样被《秘殿珠林续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等图目收录,鉴藏印亦达20枚之多,可以说,此卷是《石渠》藏宝中的上品,也是吴彬作品中的上品,还是明清两代绘画宝库中的上品。
2 B+ z* A# K, h" A
: j. F, s& ?# `3 [& [' E* m罗汉、菩萨、侍者、天女、鬼怪数百人,异兽数十种,除人物面部手足施以淡色外,人物衣褶、灵兽、器物等都以白描画成。全图分二十余个场景来安排,有聚集讲经的,有闲散晤谈的,有追随菩萨接受献花的,有为僧徒沐浴剃度的,组组不同,情节有别。组与组之间,分别以回眸观者,挠首眺者,或驾车者,或驱兽者,作呼应联络。聚散有致,动静结合,起伏跌宕。这件《临李公麟画罗汉》是体现吴彬诸般绘画能力及造诣的力作。- `! b5 Y! A# C/ {. ]/ L. c: l, X
) L) |) P" D. D! t
第四幅为《高山流水图 轴》成交价:25,300,000元- [+ r0 |$ `) B8 Y# \
) X4 D F6 P' G/ _此图画尺幅达328×102cm之巨,当是流于民间最巨的吴彬山水作品。群峰插天,山势嵯峨;山前高岗叠起,层楼杰阁隐现于长林茂树之间;山腰悬溜千丈,烟云涌动;峡谷之间,水流湍急,激荡回突,汇为巨浸而奔出谷口。谷之左右,巨岩如虎踞罴伏。密树重重,拥翠泼绿;村舍列列,依山偎水。画法得范中立之严密,而略参王山樵之灵变,皴染周至,气势磅礴。画境若真若幻,非复人间所有。吴氏早年遍历雁荡诸景,其拔地而起之巨岩危峰,常郁郁盘旋于胸中,迭经变化想像,遂出奇思伟构,越古超今,开新面目,进新境界,终成一代巨匠。, [- k3 x5 w0 {% f, B3 C
8 a' Q9 [$ w1 n" U! E) w2 {第五幅为《仿黄鹤山樵山水 轴》成交价:20,160,000元
9 y8 J) D" S* p4 Y9 A2 F" P! F, I }$ V4 u1 q1 `
与前文几件创高价的吴彬画作相比,本幅未被收录在任何一本重要图目中;惊人的艺术高度再加上“国眼”徐邦达先生的过眼认定,还是保证了作品的高价。
0 q7 H4 d! N. W' C9 W, n F1 u4 L1 B& N5 ^( g$ \! G. M6 x
画面烟云浮动,清泉飞泻,景色奇峭幽深。山间溪上,置屋宇亭榭,文人雅客,坐谈其间,沐松风,听泉声,赏山色,悠闲自在。在技法上,章法雄奇,高山巨嶂,用碎笔皴复加以点,皴笔繁密,让人想到北宋的山水巨匠范宽,而略带波折的密笔,又使人联想到元代的王蒙。
* W. t3 G$ b0 B% B1 Z3 a
3 h3 V+ d+ L' W前人说吴氏“绝不摹古”,只讲到了他独创的一面,此图则证明了吴氏对传统进行了有效的继承。充满奇特色彩的吴氏画作,并未脱离传统与造化的本根。
/ Z4 \ I) T. R( }! _0 d7 w! p# `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fZm9mThoSK1OEeOm#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