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黑手起家 于 2016-11-3 16:18 编辑 ; ^ l3 m) X0 P- A
+ U5 z( Y% ?# g4 i$ [0 X$ J v/ u怀雅逊大学(Ryerson University)社会学系讲师吴温温指出,报告中指出本国每年有235,000人是无家可归者,但真实数字可能不止如此,她指出社会中不少属隐性无家可归者,除了2万多被登记的流浪华人外,还有不少低收入且寄人篱下的华裔工人,以及被家人安排寄住于车房等恶劣环境的长者,他们可能成为下一名无家可归者,她认为现联邦政府应协助兴建廉租房屋。% T j. Q# j9 ~! T8 B
4 Z$ x) f7 e1 ]$ I5 r4 ^. O
吴温温指出社会上除了明显无家可归人士之外,也有一些隐性及潜在无家可归者,她认为各级政府应该了解社会上存在上述隐性无家可归者,而且数字并不少。: H: E. A/ F# n' p! Z- ?, H
) i5 U, P& ]2 }+ b m: @7 l. N, a低收入华裔寄人篱下% _2 M/ m1 U/ x$ ?
' d. u" Y [9 T7 x5 i e
她称以其所知,华人社区有不少低收入工人,正处于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们不但没有能力置业,连租住房屋都没能力。另外,有些没有入息的长者虽与家人同住,但被安排在恶劣环境中居住,上述人士均是潜在无家可归者。! [% W7 G' D/ V3 D G" i% g9 Z
! }$ O+ Q: a F+ m1 t7 h吴温温指政府应该详述何谓无家可归者,其定义如何,本国一些有工作但处于贫穷下生活的“穷劳工”(Working Poor),面对租金不断上升,莫说生计难以维持,也没有稳定的居住,政府应斟酌上述人士是否属无家可归类别。
- O& s, t9 @4 y h9 ~; n7 g! T1 p- ~& t3 u R: V# Z) _1 `/ f
倡政府增建长者房屋. l2 |' a C" h+ R. d
9 P2 B+ {' g& A* s7 p/ P; k8 I
她认为联邦政府应与省府及地方政府合作,增建长者房屋,重视社会可负担房屋,让低收入居民做到安居才可乐业。谈到现时政府房屋政策问题,吴温温称联邦政府只需增加1%财政预算在房屋政策上,已经可以减轻社会上无家可归者问题。
' J) K8 q! U8 ?) i7 e6 g: S) `, [ n6 o/ I: A5 j* W" H, y
现今楼市炽热,私人楼宇如雨后春笋般兴建,政府要找地皮建可负担廉租屋颇是困难,吴温温认为若政府有心去做,一定可觅地去做,例如多市内一些被杀校的学校地段,都可以收归为兴建廉租屋,市府亦可与私人楼宇发展达协议,要求他们放出部分单位作为廉租房屋,作为可建造的交换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