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83)  鸡蛋( 15)
|
本帖最后由 nanoEM 于 2016-7-16 22:44 编辑 " W6 s0 x& A8 e0 n) T+ d2 ~! v* `
( G4 {4 c* L+ rhttps://www.cclifefl.org/View/Article/47029 v; Z2 S5 q; D) C, s3 s4 Q
日常小事与我们属灵生命的真实光景
! e/ k. }* z2 A+ {# `
$ Z8 e3 {; g7 @' q2 [- m0 i) I0 N 3 F" c p1 H1 D
6 B* `8 s" d% L2 s6 A
文/雨林1 l% v2 c3 O0 g' F9 k
8 r% M2 k f# {+ r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V0 |' J+ ~& h% H
' K8 T( B9 A& W
8 y3 f, [8 O# j$ E6 g
- s; d( z/ y. @1 Y6 d6月27日生命季刊微信发了一篇“抢书有感”文章,文章中说到今年四月,在香港举办的传道人培训大会临近结束那天下午,大会将一些多出的资料送给大家。其实每人已经得到了一份,这些是多余的资料。由于多出的数量有限,结果弟兄姊妹就为多得一份资料,而争先恐后去抢,还差点把摄像机挤倒摔坏,以致王峙军牧师发怒责备他们。
0 a/ y1 X5 a. Y- p
1 }( p, u8 ]% u' I7 f. r) Q ! m9 ?* {; s, a k
* j. J% i. ?, B0 T# f2 Q
这篇文章引起许多主内弟兄姐妹在微信群里的讨论和反思。在一个教牧同工群里,很多人都从这件事开始审视自己,发现很多平时习以为常的行为其实都不合乎基督徒的样式。原来我们属灵生命的真实光景在日常小事中最容易显露出来。7 @# s, ~) T+ h4 _
4 a% L# o5 p/ d% }
7 P% ^. b% z* z7 u* e
) g: G3 x$ Q# ]# O有基督教出版社的同工说,他们出版的书在国内被盗版得很厉害,有人把书扫描做成PDF,然后让其他人下载。理由非常冠冕堂皇,因为关于神的东西都应该免费去造就更多信徒。然而,难道信徒们就一定要不花一分钱地得造就吗?这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心态呢?想要多多占有却不舍得花钱去买的心态,其实内里就是贪婪与拜金。当然里面也有些人是“穷怕了”,长期在物质和金钱匮乏的环境中养成“能省则省”的习惯,这些特性都需要要在福音里被圣灵更新。! R' v+ r/ ], e$ N
@+ t$ O. y, [& h p7 _ 0 x: g$ l2 r% D! A# H: d9 F
: P" c i; n8 A+ l& a+ {% H* ]有一位牧者表示当时他虽不在场,然而弟兄姊妹既然有如此表现,这也就是牧者们的责任,作为牧师他要为自己和众兄姊认罪。并且他不禁会想,如果当时他真的在场,是否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否能保证他不会跟着人群去抢呢?或者,自己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难道完全没有相类似的争抢行为吗?非常诚实的答案是:文中所指出的责备他都有份,甚至是罪魁,因我们人的本相就是如此。今天我们成了何等样的人,难道不都是蒙怜悯的结果吗?在我们真实的本质中哪有不贪婪与不争夺的性情呢?牧师更说:“如果我甘愿放弃自己的利益而不去抢,那也不是‘我’,而是‘主’在我里面作的;但若我只是表面上没去‘抢’,而内心却放不下自己所失去的而耿耿于怀,那一定是我虚伪的结果!”是的,看来我们实在没有任何可以自夸的表现。" N3 Q/ U9 g/ p' X0 O
/ {/ M7 b3 e8 b 4 f$ I, g3 F. \
3 ~$ }9 V! Q! i$ i/ x& T0 Q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爱占小便宜的本性是大名鼎鼎、有目共睹的。有一位姐妹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她发现她在奉献金钱时从来没有不甘心,可能因为那些钱对她来说只是一个转账数字,她从来没有亲手摸到过所以不会有太大感觉。但她纳闷自己为什么总还是喜欢占点小便宜?比方说,平时不吃甜点的她,如果公司提供免费精致的甜点时就会要吃。在看过生命季刊的这篇文章以后,她开始为这件看似无妨的小事而自问: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 |5 P% ~3 w; I* I$ w& \! y N
) N+ O" X0 v; p ! {0 }/ u: o7 V% W3 }. Z
/ k/ `: b4 S8 C4 O又有一间教会的众兄弟姊妹一次到教会附近的自助餐厅聚餐,用餐后当大家纷纷离去时,弟兄看到他们的桌子上留下大量未吃完的食物,很多食物在盘中都是动都没有动过,当时他真的觉得心中有愧,不知那些未信主的服务生会如何看这些基督徒的行为?这些被忽略的小事难道不是我们需要悔改的罪吗?
4 X7 g0 M; a: a- t0 g3 p) ^ d
. u3 \3 ?1 m0 i6 x, z) {
4 Y3 v8 b7 u" E
4 w: U& ?" J6 M) Q/ f是的,我们真的需要悔改。很多人认同即使当时自己在场也不会去抢书,但是在很多事上还是有非常贪婪的心。另一位姐妹分享前一段时间她跟先生沟通孩子申请大学奖学金的事情,他们就意识到,华人以自己的孩子能拿全额奖学金上大学为荣,但是却极少想到要捐献给学校。姐妹跟她先生说,如果人人只想要拿到奖学金而却从来不想到捐献,那奖学金的钱从哪里来呢?公立学校还好些,有政府的教育经费(也是纳税人的钱)来支持,而那些私立学校完全靠的就是私人的捐赠。我们华人,特别是华人基督徒真的需要好好反省并且为之悔改!我们在很多事上只想着得,而且想得越多越好,甚至还觉得这是值得炫耀的事,觉得是自己有本事。我们在很多拿得到的事情上多少都有不拿白不拿的心态,拿到了沾沾自喜,拿不到就难过甚至羡慕嫉妒恨。姐妹强调她不是不鼓励孩子去争取奖学金,她强调的是我们的心态实在需要放正,如果以诚实的能力申请得到我们应当感恩,因为这正是上帝在供应我们的需要。可是如果得不到的话也要接受与感恩,因为主必会用其它方式供应我们的需要。做为父母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孩子更加谦卑忠心服事上帝、服事教会、服事众人,而不是从小鼓励孩子要一味的索取。
( N6 B3 `' s0 g: ? H! N. w9 T1 B( u/ c+ u/ o# Y
& r. ?1 G4 r( `" M/ L, Q9 }
! B8 v# |* y' C7 p说到了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的普遍心态,其他弟兄姐妹也纷纷表示需要反省自己。一位姐妹向主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学会施比受更为有福?我们什么时候真正学会情愿吃亏?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看见别人有更大的需要并且甘愿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之上?”
; P. ]/ J2 D0 u/ W0 }( H% b& b" Z( r) ^4 F9 O8 v( ~5 ~
8 y8 W- n* l8 G; h/ a: t
. U0 S0 _& r2 }- M3 q- ~- T: M Y微信群里的讨论一直持续下去,大家对自己的审视也越来越深刻。一位自认平时素质良好、不争不抢的姐妹说,她连挤公共汽车时基本上都是最后才上,但是这反而令她心里自视清高,觉得那些抢的人素质太差。作为这样一位冷眼旁观者,她感觉到其实她里面的骄傲更可怕,更不合神的心意!是啊,神能看透我们最隐藏的心思意念,我们怎么可以在别人的软弱上去论断他们呢?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从一件最细微的事就可以折射出生命的光景,悔改实在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1 G6 n9 l, _0 p$ Y& j) b$ T+ B8 O
6 I E, E+ ^! J/ `) Z+ }
, M4 `6 w& E t- ?
( v# `2 v9 O# l) I9 g有人回忆数年前有一次培训的主题是传道人的属灵品格,受训者在听了数天的教导以后在许多行为上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内在生命的真正改变不是听了几天教导、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轻易达到的,是需要长期操练的。如果内心没有完全舍己的意愿,不借着圣灵把自己的私欲治死,当一点点小试探出现的时候真本性就流露出来了。从这次的抢书事件中,就看到我们的骨子里还是那个样子,老我隐藏得很深,一遇到环境因素就爆发出来。
# V ]/ n8 q0 Y, y3 N' j0 R2 F9 P8 O# B3 K9 K
" ]0 @2 k1 L/ z- H: a6 }4 v, z4 X0 e
$ p% ^. {- {* K" m$ J# R$ Q其实不单是免费送书的问题,一些弟兄姐妹的教会在主日聚会之后有午餐供应,让大家一起吃喝团契交流,午餐时也会有哄抢的情况,有时候信徒们本来好好在排队,但是教会的全职人员却随便插队进来,这些细节往往也可以暴露我们最隐藏的罪。当然不是所有教会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有很多教会因为牧者长老们设立良好的舍己榜样,遇到吃饭或发礼物的时候全部做好自己不吃、不拿的准备,让新朋友和会友优先,如此良好的作风与传统就可以在小事上也让主的名得荣耀。
/ I+ D+ |0 E0 o2 c7 A# Q0 \9 A& [" N w1 ]7 e+ ]3 c8 W. ~
8 U' t, M" J# J% D1 G
, h# K( [7 _9 T1 s+ C5 L这些坏的还是好的行为跟个人修养素质或许有关系,但是如果只是依靠个人素质来做好表面功夫,我们就会以不争抢不贪小便宜为骄傲,这两者都不讨主喜悦。神看重的是我们的生命本身:我们“是”什么,优于我们“做”什么。圣经要求我们做一切都像是为主而做,在大事小事上都要忠心,一个真正爱神爱人的基督徒,出于圣灵的责备和提醒,不可能在看见弟兄姐妹抢夺书本或自己做了类似不荣耀神的事情后而不羞愧、不痛心、不悔改。因此当讨论终于到了尾声,一位姐妹自发地带领大家做了认罪祷告:' ~/ Z. L6 k- M; o
+ \7 L# {5 D0 U: O , m1 p* y7 t9 t2 R& ~' q& l2 `
# C9 U9 t% p9 g1 X8 _
“主啊,求主怜悯我们,宝血洁净我们,饶恕我们。从这些小事上,我们实在看见我们的生命光景是多么的可怜,我们的行事为人跟我们的身份是何等不配,我们本是你的儿女,是你荣耀的子民,但是有时候却活得跟属世的人没有分别,有时甚至连世人还不如,我们活得更像个乞丐!我们在这里流泪祷告,因为我们都属一个身体,只要一个肢体软弱我们就都软弱。我们不只是为着我们当中有这些不好的行为而难过痛心认罪,我们也为着所有的教会肢体代求,求主用你十字架上牺牲舍己的爱充满我们,使我们能够在这弯曲悖逆的世代活出你爱的见证,求神从内到外彻底地洁净我们,尤其从教会领袖开始。求主让我们懂得为罪忧伤,时时警醒悔改,使我们的行为能够真正荣耀你,而不是像这样使你的名受辱蒙羞。感谢主借着今天的这篇信息再次提醒我们要彻底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 y" X6 }* H. U; Y" \/ K0 @" w- j `
! w: H& y1 F0 j4 D T+ {: |3 M
4 d' n5 a: q- {% K: H
9 \; H* ~6 c6 y% t, f( C6 k笔者参加了四月的传道人培训大会,抢书时我虽在现场可是因忙于跟人聊天而不知道此事的发生,后来王峙军牧师在台上沉痛地为自己的发怒而认罪悔改,他如此以身作则并鼓励刚才抢书的弟兄姐妹们站起来一起为自己的行为作认罪祷告,但想不到站起来的只有寥寥三人,这令我内心有更大的感触。第一个感触就是犯罪容易认罪难,而公开认罪更是难上加难!我们真是软弱无比的罪人,实在需要主的怜悯和圣灵的能力。7 Q2 Z' \& k' f
- ?: T B& P/ s2 O ^8 ^! O. A T. z3 L2 ]* T7 M+ |! I9 @3 N, U
. C8 m% b) \0 z. c4 k% u" c
第二个感触是为这三位(以我当时环顾所见)当众站起来勇敢承认过失的学员感恩喝彩,对于没有站起来的人我虽感到难过,却也无意责备他们,但愿他们私下向神认罪,也从这件事中得蒙造就。
# e! O; d. q9 V
- }: F$ A; v0 ]
B2 u, O8 i9 k: E! q( G( H* o7 K+ h' a
第三个感触是无论教义理论学得再多再认真,信徒的生命实在需要经历实际情况的测试和操练,这六天的培训不能不形容为一场属灵的盛宴,每一堂课都深入仔细、铿锵有力,学员们大都认真学习、用心领会,可是还未回到险恶的现实世界,一个意想不到的小试验就马上叫许多人跌倒了。
' s* K$ U9 H# f( T3 }# T, F2 F; t( I* z
, q5 T& r: T( ~! _) H) [, L
) Q0 ?8 _% ^" X: f9 T0 H
在成圣道路上我们都会经历软弱失败,如果我们都可以对自己的失败诚实面对、谦卑悔改;对别人的失败宽容谅解、爱心劝勉,那相信每一场失败都可以转化为成长中的祝福,让过去的事件成为过去,我们继续为奔跑前面的路程而谨慎自守,彼此守望吧!* I3 j2 `& i2 i
' h& r, ^6 _8 O8 m
8 u M& P8 e3 N* A$ |
9 X5 @! m$ K; d: a
雨林 来自中国大陆,现居新加坡,参与福音机构事奉。 P. X' R2 _: I O( s/ g) f2 G
9 F" W! r3 X2 Y" I=================$ V5 ~$ K* Z L
; s# d" p4 P' j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生命季刊公共微信平台牧师团”将为你解答疑惑。$ Z. L' s& Y, K: K# @7 L" |
0 X5 j' i" C7 e; }& s
生命季刊微信:cclife2013gmai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