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李可染先生画牛:多一笔嫌碎,少一笔不够! 
% {1 ~9 t8 H$ P) I6 [" R  i5 b8 O! h; { 
0 k7 T/ g8 k  y       李可染(1907.3.26—1989.12.5),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齐白石的弟子。他提出“采一炼十”的主张,即采矿是艰辛的,冶炼更加需要付出倍百倍的劳动,真正的艺术创造必须兼有采矿工人和冶炼家双重艰辛和勤奋。李可染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 O$ ]: q. y% K' }! b 
6 F- Z( e$ M+ y+ ]: G0 O8 o【数风流人物】李可染画牛欣赏! V9 @$ c  \( i$ {  l0 h4 { 
《春风图》 
0 C8 O9 g0 q2 O《榕荫放牧图》 
0 `) Q( a* Q3 J) _$ u( k0 T- U3 r《柳溪归牧图》 
, O' J# }' F4 r. F$ q6 U# U  }2 M- A% L 
“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这是著名画家李可染多次题写在他的以牛为主题的作品上的跋语,牛是李可染先生一生喜爱描绘的对象,从40年代开始,一直到他生命结束,他留下了许多以牛为题材的精彩作品。 
9 M5 }/ p  x7 g7 O  M- |- a 
' q) h  N( _, a6 R【数风流人物】李可染画牛欣赏 
7 g* N2 H& X7 o9 e) J" O. U《看山图》3 |" V' m& u/ P 
《柳塘牧牛图》/ y5 R& D/ F& m  J9 h 
《秋郊放牧图》: u; w* A2 T" p8 ` 
 
" R! o% ^* r# s! Z李可染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这与他长期深入生活、静观默察,对牛的动作习性熟稔于心,不无关系。他笔下的牛,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S% N" \& [! t# t2 _8 P) h 
 
! [4 a6 ]  d$ P" `# Q【数风流人物】李可染画牛欣赏 
% K2 l7 o" }* f/ m《归牧图》' i8 A# U: N0 N, ~- p- y* e9 h 
《放牛图》 
) p, b; [8 q, K: o' r& P6 m% _ 
0 W4 N! P' l, K+ w他能把牛的形状、比例、动态掌握得恰到好处,更能把牛的朴实无华的性格和充满泥土味的特色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他画的牛多一笔嫌碎,少一笔不够,这就是他多年修炼艺术的结果。7 F5 {5 ^* b6 ]4 S; e3 o3 u4 }$ C 
" Q( X! H% [& b& k# [/ g0 s2 D' _ 
【数风流人物】李可染画牛欣赏3 Z: O5 d) w0 m# E' w0 N* ^ 
《浴牛图》 
* K/ _+ d* D: n5 T" e6 b9 Q3 z《杏花春雨江南》 
+ y0 v; p2 H$ ]; G+ w3 k' w( z% O 
李可染把自己的画室也命名为“师牛堂”,表达了他以牛为师,刻苦进取的艺术追求。如今,人们把他的牛,同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并称为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 
( {* z0 G% a: a4 k& W, s 
! x% F1 k; B( _# b李可染画牛图欣赏: 
( M5 O# Q& R- ?; e' v1 u. [- v1 K 
% w9 u& [! j  Z1 `7 }《五牛图》1 t' d5 {8 C# z$ o) y* `1 Q 
《牧牛图》 
- S- _/ ]  |: e" n; j《柳塘放牧图》" J* ~( X* x. A( F7 I4 Y. { 
《牧牛图》3 i+ _6 B( D4 t4 W 
《牧牛图》 
# u7 {% p& A) Q: V7 h0 p《孺子牛》. m* e: R: Y) G! W! a* m0 Q 
《牧童戏鸟图》; h. z3 s7 `2 [( d4 r6 V. ?& v 
《清凉境》 
8 `/ @8 E) R! _3 N2 B《雨势骤晴山又绿》 
" s: f. x! t$ j& C" O3 t《杨柳青放风筝》4 {2 K; j. M, i& T6 e3 I 
《柳塘渡牛图》 
% L% P* J& X# t) y9 f' D9 g《牧童画中行》 
# e7 n* ?: C- M1 ]《梅花冬季牧牛图》7 H  |5 P* N, w6 R1 s 
《松荫放牧图》 
' i5 W; U/ Z; _0 U+ { 
# A1 o  {( S# I8 ?8 j6 i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rRSAOyWz41NdYlf2#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