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爱平
" }) |$ @/ g U$ M' ^1 J' j
A5 v2 R, H5 l7 E1 b% S( k爱平新移民如果以为他们通过了“入籍考试”,在加拿大国旗和法官面前郑重宣誓就自动成为了一名加拿大公民,那他们对加拿大公民的理解还不够深。
* h4 x$ d% G+ c, a& `$ B8 f; d0 `; n1 C8 A' Z& A5 n3 y! r" `( B9 a
按照加拿大的权威杂志“麦考林”的说法:只有“Timbit”和“double-double”这样的词汇在你的日常用语单子上,那么你才是一名真正的加拿大人。换言 之,如果你不懂得一点儿加拿大的咖啡——尤其是Tim Horton文化,那么你即使是一个加拿大人,也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加拿大人,就好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是不可能不多少晓得一点儿茶文化一样。 ( c/ ^; t8 @8 u+ `- t- ]* r$ i
: `8 z0 `( K \. E2 _& n% I1 s
如果你觉得这个结论下得有些言过其实,那你不妨去一趟美国,不用走远,只要去水牛城购一趟物。 通过美加边境,当你在美国购物城里看到醒目的红/棕标识的Tim Horton时, 你的心情一定有些矛盾:在“异国他乡”能喝到家乡的咖啡吃到家乡的甜面圈,自然觉得亲切;可是好不容易走出了家乡,品尝到的却仍是家乡味,不免有些失去了 “求新猎奇”的初衷。
( b! u1 l* w F: A7 M* T/ v+ B, _. L- I( v" M
这还不算,让你真正体会到Tim Horton这一文化偶像意义(cultural icon)的,还是在你再次通过美加边境回加拿大的时候,当你在如流的车水中耐心等待着通关,举目远眺,首先跃入你眼帘的,是Tim Horton那巨型的标识,巨型到连它身边的加拿大国旗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时候,你还能睁着眼睛说Tim Horton不是加拿大的文化象征?至少这是我去了一趟水牛城购物回来后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8 h0 i, x5 n6 r) p8 j9 V4 W: D/ x4 k0 }
9 f% _0 ]: n1 I8 e1 I. ] _1 f; J1 @
# L q1 Y0 R" v在从水牛城一路开回我们的小城的路上,当我们看到Tim Horton的数量似乎超过快餐大亨麦当劳的时候,不由得争论起哪个城市可能拥有最多的Tim Horton。 据说按人均算,Tim Horton的平均数目是每12262人一个Tim Horton, 按这个标准,我们居住的Kitchener-Waterloo还有Sudbury, Hamilton和 Brantford都榜上有名。
! O9 B) t4 ^; x: j
1 S' H2 f3 o! }3 i& ^7 J虽说Brantford以每5294人一家Tim Horton的记录占了安省头一名,但在全国范围,却不得不让位于一个叫Moncton的小镇, 据说这个位于New Brunswick的小镇,每四千多居民就分享一家Tim Horton, 为全国之冠——至少在2012年是如此,最新统计如何,各家仍争论不休,弄得网坛好不热闹!不过同时,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小 镇,Timmy的数量就越多。
! m9 ^, ^3 E q0 K" u$ ?: B. J1 P1 v) i4 V" w( T
也许正如一位评论Moncton现象的“网坛霸主”所戏言:“如果你居住在一个像Moncton一样单调的小镇,你定会需要 一些提神的东西”(If you lived in a city as dull as Moncton, you’d need something to keep you awake too)。
3 |9 H/ Y0 f$ y+ ?* ^, F5 B4 o8 \( z) Y8 o" D" T: c
此言虽谐,却也不无道理。说起咖啡文化,自然有新移民会质疑:加国不是有很多咖啡店,比如Starbucks、Coffee Time、Second Cup 和Coffee Culture等等,为何只有Tim Horton 被视为其文化的象征?
9 F! M9 P* u$ h3 [8 T. d( N2 r3 _7 E+ h `: S- J. T1 Q
依我看来,Tim Horton之所以能成为加拿大咖啡文化翘楚的原因主要有三:
4 y$ N8 r. j, ]1 e) ^7 v9 C" z4 y7 }& x. o+ [/ C/ u
! M* n% p# T# f' d& g
9 f# a' H: K: }4 z5 M1 y第一,正宗加国产品。该店是由加拿大冰球运动员Tim Horton于60年代投资创立,现虽在美国多州开有分店,但是公认的加国“土特产”;比较之下,Starbucks虽然名声也响,但其创始于美国,不能 算加国“国货”。 - k8 u6 I) {0 [1 q1 j
+ }* P, I d6 H/ B& H8 O' w( O2 y
2 b4 R; Z% u5 c! m6 v7 I/ F2 t& {第二,市场最大。 同样是加国本土产业的Coffee Time和Second Cup, 虽然也连锁全国,但Tim Horton以其全加3000多家分店的市场份额,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加拿大影响力最大的咖啡文化企业。
! s' D; T! i# V. _8 h" a+ ?/ J3 w0 J+ Q
最后,Tim Horton的咖啡文化更适合加拿大人的口味。这倒不是说加拿大人不喜欢Starbucks或者Second Cup的充满意大利风情或者法国风味的specialty coffee比如Cappuccino、Espresso或者Caffe Latte,而是经济实惠、一目了然的regular或者 double-double更适合加拿大普通大众那种“grab and go”的简单随意的个性。 % B) W- O8 y- w- Z% l, d
) y$ y' A6 a1 a: g6 P7 J5 l
' e: l7 F" b3 z: n$ T) l, b% T4 f0 @: H
而对于新移民,这些Latte和Espresso发音的拗口,恐怕也是令新移民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吧(至少对我如此)。而一杯咖啡也被称为a cup of Joe的有趣故事,也证实了这种说法。据传,在大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秘书Joseph Daniels为了严格军纪,试图以增加咖啡数量取代喝酒,一时间,不无贬义的a cup of Joseph Daniels随即成为了一杯咖啡的代名词,传到后来,又被简化成了 a cup of Joe。 . ~$ l: X' b! o) b: e7 c: Z5 ?3 y
2 o. Y' l7 D; z
不过也有人不认同这种说法,争议说Joe这个词本身就有“普通人”(common folk)的意思, 就好比 “G.I. Joe””Joe College”和 “average Joe”这些用法一样,因此a common man’s coffee 也就变成了a cup of Joe。咖啡文化的大众性由此也可见一斑。
( w _- o4 j% |- D6 \( F; b) x; E9 L% v: l* s( }8 p
6 P0 T8 G* j1 {' N7 |' s& Q
9 W) n, T( }) ]6 T( G) H鉴于Tim Horton在加国文化中所占的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未来入籍考试的试卷上出现“roll up the rim”和 “a cup of Java”(想得高分的人最好现在就开始查找这个词的出处)这样的试题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啊。无论如何,我这会儿已经有些才思枯竭了,又到了去喝一杯 double double的时候了。; ^( @6 [+ J$ I5 X3 \2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