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234|回复: 86

中华骄傲:茶文化-----(五)中国十大名茶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4-7-24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中华骄傲:茶文化-----(五)中国十大名茶# D4 m# n3 i( p; ?
     / s, N; C1 g) w0 @  N
       名茶特点
- x+ P6 S1 v) B. U2 h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7 E+ f! M% X! t+ ]: }7 r$ S
      尽管人们对名茶的概念尚不十分统一,但综合各方面情况,茶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其一,名茶之所以有名,关键在于有独特的风格,主要表现 在茶叶的色、香、味、形四个方面。杭州的西湖龙井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也有一些名茶往往以其一二个特色而闻名。+ \8 k# m$ R- A6 E0 H, _* i
( G1 L2 [. j" F6 B6 \% y1 S- @
      中国十大名茶
$ B- Z! W$ }% i3 Z: F      中国十大名茶,最早是由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所评选,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9 O$ {1 A9 n5 s- H. M& q% J
       此外曾出现在非官方评选的“十大名茶”中的系列名茶包括涌溪火青,太平猴魁,湖南蒙洱茶,云南普洱茶,采花毛尖,恩施玉露,苏州茉莉花茶,峨眉竹叶青,蒙顶甘露,屯溪绿茶,雨花茶,滇红,金奖惠明茶,白毫银针等。茶相关经典语句有:“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 ”。6 }% [: D) t, c7 x

3 W& B$ H; x" I& f" V/ @       名茶排名/ M: N* g3 N. [1 ?+ ^
       最早的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对中国名茶评比结果: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 B5 a! k2 m9 M3 i8 `4 ~6 Y$ _
     《解放日报》1999年1月16日刊登: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安徽毛峰,安徽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云雾茶是我国十大名茶。
6 s( c5 g* O& X, `       美联社和《纽约日报》2001年3月26日同时公布: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安徽瓜片,蒙顶甘露,庐山云雾,信阳毛尖,都匀毛尖,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茶。: n: a$ m: q+ ~7 b2 x9 ~
     《香港文汇报》在2002年1月18日公布: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安徽瓜片,福建银针,安徽祁门红茶,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信阳毛尖是中国的十大名茶。
& q; L$ i- i& O6 t1 g+ m( K  ^      上海世博会“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正式入驻世博会联合国馆的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分别是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都匀毛尖、福鼎白茶(太姥银针)、湖南黑茶、武夷岩茶(大红袍)、润思祁门红茶、一笑堂六安瓜片、天目湖(富子)白茶、张一元花茶等传统名茶。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4-7-24 21:04 编辑
0 J& a5 y$ }" {1 k2 w. u6 Q) f7 P  H% w/ g
西湖龙井
& }/ D& f0 a5 M" ^
+ F+ e" ~$ o! b6 r- F: C. w       简介& e( k# ?+ a# W
       西湖龙井,是绿茶中最有特色的茶品之一,素有“天堂瑰宝”之称,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西湖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
* K* w& g5 u- y% k2 p# ]       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M% j6 T- T6 j3 C! J
       龙井茶区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岭之上。这里傍湖依山,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结构疏松、土质肥沃,茶树根深叶茂,常年莹绿。从垂柳吐芽,至层林尽染,茶芽不断萌发,清明前所采茶芽,称为明前茶。炒一斤明前茶需七八万芽头,属龙井茶之极品。龙井茶的外形和内质是和其加工手法密切相联的。
0 ~9 B; V" n4 `9 C: N8 I& c       过去的龙井茶都采用七星柴灶炒制龙井茶,掌火十分讲究,素有“七分灶火,三分炒”之说法。一般采用电锅,既清洁卫生,又容易控制锅温,保证茶叶质量。炒制时,分“青锅”、“烩祸”两个工序,炒制手法很复杂,一般有抖、带、甩、挺、拓、扣、抓、压、磨、挤等十大手法,炒制时,依鲜叶质量高低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时地改换手法,因势利炒而成。
6 W, U% X( C( b2 [       龙井茶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叶多,营养丰富,有生津解渴、提神益思、消食利尿、除烦去腻、消炎解毒等功效。好茶还需好水泡,龙井茶与虎跑泉并称杭州“双绝”,若二者相配,则香更浓、味更醇,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o  k$ K7 ?! u6 c
; I  ?- N* R' ?2 G$ e
       历史传说
' @/ q$ N4 h3 Q4 o$ P       传说很久以前,龙井山中有个荒凉的小村,村中有个老妇,住在破茅屋里,靠采摘屋后所种的十八棵茶树的嫩叶为生。她为人心善,常煮茶水在门口任进山采茶的人取饮。
, x/ z; \5 F4 K0 y$ z       一天村中来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头,在门口喝茶时看见她屋角弃置一个破石臼,认出它是宝贝,便要购买。婆婆道:“破旧石臼,是无用之物,喜欢,搬去就是。”* V0 y( Q0 {6 t$ F
       老者自己搬不动大石臼,便下山找人来搬,不想老太太善心又起,见他要石臼,便将石臼洗刷一净,把臼中腐土,埋在屋后十八棵茶树下。老者带了下人回来,只见石臼已洗干净,大惊失色,石臼也不要了,叹息下山而去。原来石臼并非宝物,它里面堆积的腐土才是无价之宝。老妇屋后的十八棵茶树,自得腐土为肥后,生长茂盛起来;而用这些树的嫩芽所制的茶叶,好有奇特的清香,为诸茶之冠。这些树便是龙井茶的始祖。
  ?! x) i3 U9 @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5 H  v0 [) I7 i3 t
       另一个有关龙井茶的传说是,有一年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来到龙井村附近的狮子峰下胡公庙休息。庙里的和尚端上当地的名茶。乾隆精于茶道,一见那茶,不由叫绝,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他品尝了一口,只觉得两颊生香,有说不出的受用。于是,乾隆召见和尚,问道:“此茶何名?产于何地?”和尚回答说:“启禀皇上,这是小庙所产的龙井茶。”乾隆一时兴发,走出庙门,只见胡公庙前碧绿如染,十八棵茶树嫩芽初发,青翠欲滴,周围群山起伏,宛若狮形。此时乾隆龙心大悦。茶名龙井,山名狮峰,都似乎预兆着他彪炳千秋的功业,况且十八又是个大吉大利的数位。而那茶又实在是赏心悦目,甘醇爽口。于是,乾隆当场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远扬。
5 `* `0 ^6 i$ c& Y* T- S
. e. y% {* E8 u7 ?6 `! H      鉴别方法1 W8 Y# r/ T0 s' k# k
      西湖龙井茶的感官品质主要通过“干看外形、湿看内质”来评定。具体从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等方面来品评。
9 g9 j! ]: s/ n2 E" Y7 B      外形特征:干看茶叶外形,以鉴别茶叶身骨的轻重和制工的优劣,内容包括嫩度、整碎、色泽、净度等。一般西湖龙井茶以扁平光滑、挺秀尖削、均匀整齐、色泽翠绿鲜活为佳品。反之,外形松散粗糙、身骨轻飘、筋脉显露、色泽枯黄,表明质量低次。
; G9 j* v: S( c( }7 d9 i4 B       香气特征:香气是茶叶冲泡后随水蒸汽挥发出来的气味,由多种芳香物质综合组成的。精品西湖龙井茶,带有鲜纯的嫩香,香气清醇持久。
8 e& {/ y% q. B8 |  ^* V      滋味特征:西湖龙井茶滋味,以鲜醇甘爽为好。滋味往往与香气关系密切,香气好的茶叶滋味通常较鲜爽,香气差的茶叶,则通常有苦涩味或粗青感。1 P& C* I1 h) R  D5 Z. H7 F
       汤色特征:汤色是茶叶里的各种色素,溶解于沸水中而显现出来的色泽,主要看色度、亮度和清浊度。西湖龙井茶的汤色,以清澈明亮为好,汤色深黄为次。. O) K" Q. w, t+ D" u1 w
       叶底特征:叶底是冲泡后剩下的茶渣。主要以芽与嫩叶含量的比例和叶质的老嫩度来衡量。西湖龙井茶好的叶底,要求芽叶细嫩成朵,均匀整齐、嫩绿明亮。差的叶底暗淡、粗老、单薄。
5 ~% s: e+ Z7 ], m  _4 G5 l       选购西湖龙井茶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比如用途、经济实力和喜好等,然后通过以下程序进行感官辨别。
3 ~: r; F5 n8 t3 L' x& c9 R       一摸:判别茶叶的干燥程度。随意挑选一片干茶,放在拇指与食指之间用力捻,如即成粉末,则干燥度足够;若为小颗粒,则干燥度不足,或者茶叶已吸潮。干燥度不足的茶叶比较难储存,同时香气也不高。
" D( U; n4 a' f! s       二看:看干茶是否符合龙井茶的基本特征,包括外形、色泽、匀净度等。% W6 `4 T3 @3 x1 ]& P9 B
       三嗅:闻干茶香气的高低和香型,并辨别是否有烟、焦、酸、馊、霉等劣变气味和各种夹杂着的不良气味。, e  Z. d& o2 E( w
       四尝:当干茶的含水量、外形、色泽、香气均符合要求后,进行开汤品尝。一般取3克龙井茶置于杯碗中,冲如沸水150毫升。5分钟后先嗅香气,再看汤色,细尝滋味,后评叶底。这个环节更为重要。

鲜花鸡蛋

北上太子  在2014-8-3 18:12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北上太子  在2014-8-3 18:12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北上太子  在2014-8-3 18:12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4-7-24 2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山 发表于 2014-7-24 19:52
9 C# a$ v  f/ p- j& y西湖龙井
7 v, s; }: K8 y% k( Y0 X0 l- R* }0 V, L* }; s
       简介
$ }% X  e) H. s3 F( z6 a

7 r, I! V* Q& d
* Y7 `$ ^  p$ j; f( ^0 b看来先生是茶道专家呀。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4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JoyceAccSG 发表于 2014-7-24 21:31 0 g! N6 z* ~# j. n$ k! v* E
看来先生是茶道专家呀。
/ H3 ]" b/ j3 t' o
喝茶与修身养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2 R4 e* M% I# V* p+ E' ?! ]& b以茶会友,则是中华礼仪之一。, _1 ]( q7 P3 e$ Q9 e
不可不知,不可不会。
* b) `- b8 X5 n  c7 f6 e

鲜花鸡蛋

JoyceAccSG  在2014-7-24 21:3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JoyceAccSG  在2014-7-24 21:33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JoyceAccSG  在2014-7-24 21:33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4-7-25 0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山 发表于 2014-7-24 21:09
+ P: R% J/ W! g) }5 i; m喝茶与修身养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 f' h3 L& _! Y. m, I0 A( I) ~5 q4 m以茶会友,则是中华礼仪之一。& I# R; j# H9 y' G, T& W, [) b
不可不知,不可不会。
6 a, _& u6 s0 I) W" ^8 `1 z" x
喝过好的西湖龙井,确实好喝。
鲜花(1005) 鸡蛋(11)
发表于 2014-7-25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喝过好的西湖龙井,白毫银针,洞庭碧螺春,祁门红茶,大红袍,安溪铁观音.
鲜花(673) 鸡蛋(1)
发表于 2014-7-25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齐山 发表于 2014-7-24 20:52
8 ~0 r6 Q( T# j2 \9 y西湖龙井
2 O  Z# a3 g0 X% |- n
7 z% N, m, _5 d7 F: ?       简介
2 R8 y/ ?' {7 u
四川有一座山叫蒙顶山,那里的茶也是绝顶的好。历史悠长,清香袭人,回味甘甜,非常的棒。很久以前就是皇宫贡茶了。有“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青芽”、“蒙顶石花”、“蒙顶毛峰”、“碧潭飘雪”。好喝啊,希望有机会在能喝上那里的茶。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4-7-25 1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冰雪缘 发表于 2014-7-25 08:46
8 z0 \9 v, ?  {1 p四川有一座山叫蒙顶山,那里的茶也是绝顶的好。历史悠长,清香袭人,回味甘甜,非常的棒。很久以前就是皇 ...
% _/ D& |$ X1 E
江苏省六合县有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常年被雾笼罩,所产茶叶堪比西湖龙井,可惜产量不高,每年茶厂中级干部可得两斤,一般工人可得一斤,不外卖。有幸喝过一次,从此难以忘怀。
鲜花(792) 鸡蛋(0)
发表于 2014-7-2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龙井,白毫银针,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绿茶我喜欢,可惜我是寒底体质,不适宜多喝常喝。所以现在很少喝,以白开水为主。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JoyceAccSG 发表于 2014-7-25 14:47
0 w4 \: n: N3 f" r4 O0 k% m: U6 s' o+ Y江苏省六合县有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常年被雾笼罩,所产茶叶堪比西湖龙井,可惜产量不高,每年茶厂中级干部 ...
& O$ _8 h+ k) @. e% |
你说的不错,是有一些目前还“不知名”或“不出名”的非常好喝的茶,只是因其地理封闭,产量有限,加工粗劣,而上不了“台面”。
; C5 _5 I9 j  d8 f0 H/ Z  ?, b% C例如,黄山毛尖、猴癸都是皖南中部黄山地区的名扬天下之茶。然而,同样产在黄山密林高山深坳处的“肖坑茶”,就是其中虽不出名,制作也没型,包装很简单,价格较便宜,都是村民自制的“粗茶”,却是喝起来味道极为甘醇,且非常耐冲泡的“好茶”!我母亲最爱喝茶,她老人家就说过,这是她喝过的“最好喝的茶",远胜“龙井茶”和“毛尖、猴癸茶”。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marie 发表于 2014-7-25 08:24
3 s( l  j& t; |' p. d9 }喝过好的西湖龙井,白毫银针,洞庭碧螺春,祁门红茶,大红袍,安溪铁观音.
0 K1 |& V" h6 r
阅历丰富的你,喝过那么多的名茶,感受和体会一定很独到。8 ^* K/ A. J" X
无妨,就此谈谈,也叫姊妹们分享分享。
1 T4 E6 u5 K$ s1 t4 x/ M到时候,我也请你与大家,一起品尝我带去的“名茶”。如何?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4-7-27 17:46 编辑
2 f5 ?3 m- t* m9 s7 f
冰雪缘 发表于 2014-7-25 09:46 + {5 e5 Q$ H! @! W) w4 w, a/ Q
四川有一座山叫蒙顶山,那里的茶也是绝顶的好。历史悠长,清香袭人,回味甘甜,非常的棒。很久以前就是皇 ...
2 O2 j3 @; Z) b& F0 D

" C$ `& e- L; a+ l% ~! ]你大概是蜀地人士,对家乡的名茶,真是“望眼欲穿”呀。你现身在“爱屯”,只能是“望梅止渴”。
+ Z' R1 Q% E8 v) }& e8 Y我虽没有福气品尝过“蒙顶茶”,但是我相信那一定也是别有风味的极为好喝的“名茶”。这是其高山密林、水雾迷漫和“蜀犬吠日”的特殊地理环境,及其人文环境造就的。
9 i  ^- R7 k( q4 y但愿能够有一天也能品尝品尝。或与之分享。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4-7-27 17:27 编辑 ( v2 j, ^2 J& u) e! x
linazhang 发表于 2014-7-25 17:28 / U8 S7 M+ Y# l$ h, e' h, @7 m
西湖龙井,白毫银针,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绿茶我喜欢,可惜我是寒底体质,不适宜多喝常喝。所以现在很少喝 ...
! b% s( h! c/ K& P9 i

4 v# X3 w5 T& ?1 B$ g1 i好的绿茶,确实好喝,别样风情,万种姿态。5 U' y  t' T1 B' r8 R$ q/ X' Z
我也偏好喝“绿茶”。
0 b8 a0 s: o. B2 ]届时,请你品尝“绿茶”。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4-7-27 19:33 编辑 ( L& \( ?/ u! D1 j- m8 g
4 @3 T" \3 U, h4 E, H$ }1 _
以下两种2014‘明前龙井茶,姊妹们期待喝那一种?, R8 N1 o& f5 `2 m% l" }! @" g
(一)国家礼品茶定点生产基地生产的 《龙井村》 龙井茶* o/ a: P) a0 e' F( f  k$ E

( d/ v0 e1 J% W4 Z9 z1 T(二)《尚品》西湖龙井
国家礼品茶定点生产基地 龙井村 龙井茶.JPG
国家礼品茶定点生产基地 龙井村 龙井茶2.JPG
尚品西湖龙井1.JPG
尚品西湖龙井2.JPG
尚品西湖龙井3 (2).JPG

鲜花鸡蛋

北上太子  在2014-8-3 18:13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JoyceAccSG  在2014-7-28 08:29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792) 鸡蛋(0)
发表于 2014-7-27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山 发表于 2014-7-27 17:26
: c6 f/ h, e# H: m) i$ r2 j; i好的绿茶,确实好喝,别样风情,万种姿态。" L9 `" A; s- l
我也偏好喝“绿茶”。
+ b6 `+ P9 {' x$ f3 c届时,请你品尝“绿茶”。

$ M) ~; A$ f3 Y" Y  s4 ?" i喝什么茶应该和身边的人有关,我父亲就是一直喝绿茶,所以我一直就觉得茶就是这个味道,后来去到南方,那里很多人喝红茶,我开始很不接受红茶的味道,觉得那不是茶的味道。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linazhang 发表于 2014-7-27 20:36 / s2 [5 u9 I1 Q* s  i
喝什么茶应该和身边的人有关,我父亲就是一直喝绿茶,所以我一直就觉得茶就是这个味道,后来去到南方,那 ...
3 h  w1 s; F. P7 v+ o
与红茶相比则有所不同,青茶中的观音王和大红袍,则是韵味深厚,值得品尝。1 P, z. q. a+ |% M' [& a. ?
但是,观音王喝过有胀肚子和刺激胃的状况。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4-7-2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齐山 发表于 2014-7-27 16:07
+ I$ g! D0 S+ l% v2 I$ X, d你说的不错,是有一些目前还“不知名”或“不出名”的非常好喝的茶,只是因其地理封闭,产量有限,加工粗 ...
' F0 w" _* i6 P1 d; M  x! L
这种茶现在还可以买到吗?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4-7-28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山 发表于 2014-7-27 18:25
! n( ?5 z9 e* c. D+ t/ |* e以下两种2014‘明前龙井茶,姊妹们期待喝那一种?
, |0 O; A6 k2 R$ m( S(一)国家礼品茶定点生产基地生产的 《龙井村》 龙井茶 ...
7 ]. g) l/ R/ ~
都可以。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JoyceAccSG 发表于 2014-7-28 09:30 : ]# a# T% ~3 a* q" L: M, r6 n
都可以。
. G1 ?- m$ D  k# t2 Q/ [, Q! T
那好!我过去,两种都带点,每次品尝一种,叫大家牢牢记住“家乡的味道”!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JoyceAccSG 发表于 2014-7-28 09:28 0 g; \: y1 O# C
这种茶现在还可以买到吗?
. y6 v: f6 ~' h# R" o
应当能买到。我托当地人再去买一些。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4-7-28 18:55 编辑 ) I3 L: k( y7 [3 }8 {

# ^& \- l" e1 R, t: }7 U                碧螺春,是中华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 }( r9 [0 j  d& [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种植历史,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具有特殊的花果香味。" o- [4 ~, T3 ^; O5 N
       / G6 d( D. g& y
       一、历史沿革
; ?1 q) m/ d$ c/ n% r/ e$ T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 ]) c% \7 B0 |/ X: w) f       碧螺飞翠太湖美 新雨吟香云水闲4 ]. W) b9 L- q( @2 i9 F% r# v/ Z1 i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红、泉城绿、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L2 V+ S8 y5 H% n5 ^. r- i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3 s4 I. @% Y% p
       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其他碧螺春是没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气和青叶气。- H7 S) `* A$ L- N; n
       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
! H" D% j. Q0 Y* e9 [       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
/ Z1 H0 a( T  p       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
# ^2 S3 r! ?6 L* |) Q8 Q% s9 z( c: A" ?       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 e$ z' L1 I; s, o4 g) f$ y! ~, C! ]  A! G  y  S0 t  g
       二、种植分布
& o5 q( V; M- S. z; O! O, d: C      碧螺春,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 P9 L" N& p* h       西山镇(今金庭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茶。重点茶区在秉场、石公堂里、东村、衙甪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东山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茶园面积734公顷。据吴中区农林局统计,2007年全区茶园面积1834公顷,茶叶总产量294.7吨,其中碧螺春产量为152.3吨,茶叶总产值1.5亿元,其中碧螺春产值,1.25亿元。
2 p) _1 C+ A6 i3 a0 V" ^       据《太平清话》记载:“洞庭中西尽处,有仙人茶,乃树下之苔藓也,四皓采以为茶。”可见洞庭山茶传说的古老了。另据《尔雅》记载:“今茶字古作荼……椒,蜀人作荼,吴人作茗、樗,吴人以其叶为茗是皆以茗以荼异。”说明在公元前2世纪的秦汉时期,苏州已有茶。
: Q/ }1 e  o/ H! v; W; z' Y6 d: A( Y- L
       三、种植采摘7 d, A( m" v- B4 F3 r
       碧螺春茶树与枇杷树,桃树之类果树间种- e/ A5 X' N! N( a5 {0 e) T6 @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 Y6 d# L0 g; s' ]& U  O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1 O( `! Z) l! m
3 j! R1 n; j5 p+ H) V       四、制做工艺
& N  x9 L  P# v- Q% k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 T5 O( L. a- q4 W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 C+ x" y9 D# s/ R# ?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 N5 Z0 x; w7 \3 F6 A& r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4 {: \+ B1 J! f, {' o       炒制特点。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0 x& a/ _# j5 D

. p$ _1 Y6 Y1 _( q       五、品级分类
' M; b; L0 Y7 ~       碧螺春茶叶(洞庭碧螺春)的国家标准,碧螺春茶分为五级:分别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3 V2 F, x' H$ w$ y
       上等的碧螺春,银白隐翠,条索细长,卷曲成螺,身披白毫,冲泡后汤色碧绿清澈,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回甘持久。伪劣的碧螺春则颜色发黑,披绿毫,暗淡无光,冲泡后无香味,汤色黄暗如同隔夜陈茶。
4 N2 t- |% M3 q& w! d       碧螺春的品质优异,据清末震钧(1857~1918年)所著《茶说》中道:“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见,碧螺春在历史上就荣以为冠。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 O1 m7 J. H$ _( o6 O4 X( A0 e       六、选茶饮用
, k/ _8 i- [9 ^; ]  ]# J# t      鉴别方法。看外观色泽: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自然,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鲜艳,发绿、有明显着色感。看茶汤色泽:把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汤色看上去比较清澈柔和、青黄明亮,加色素茶汤的看上去颜色比较鲜艳,明显发绿。
9 ~4 R! c2 z/ {6 ~6 ^+ {, z3 s1 L       冲泡方法。碧螺春的泡法根据不同的茶质,有不同的泡法:2 J) W0 c! n8 Z4 C: T7 M2 {
(一)、外形紧结重实的茶
' Z  S! R$ y* w9 c* l$ N/ V1、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
3 B, p8 K3 }( k: p  T5 h2、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 5 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 45——55℃ 若高于 60℃ 则烫嘴也烫鼻;低于 40℃ 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时间不易掌握。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适合即饮;如用盖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完好依靠经历,所以理论是最重要的4 N, u" R; Y2 Q9 Q. ~
3、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此乃二泡。如若茶叶瘦弱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量。饮至三泡,则一般茶味已淡。. Y) u0 V) U& Z# g4 {0 k
此种冲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异常适宜于平水珠茶、涌溪火青、都匀毛尖、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较紧结的茶。0 h, N8 i) n3 [3 y2 d
(二)、条索松展的茶$ n: C* z- b& r  }9 u7 x; E( j' @
1、烫杯后,取茶入杯。此时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 Z+ ^' r7 J% y# j2 ]
2、冲入适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盖茶叶)此时需注意的注水办法。茶艺馆中,遍及是直接将水冲击茶叶,觉得这种方法不当。这种茶本身比较舒展,无需使用水的冲力,反而易烫伤嫩叶。采取的办法是如用玻璃杯,则沿杯边注水,盖碗则将盖子反过来贴在茶杯的一边,将水注入盖子,使其沿杯边而下。然后悄悄摇晃茶杯,使茶叶充分浸润。此时茶香高郁,不能品饮,然恰是闻香最好时候。/ E7 q8 ^5 t, ~* f# w: `/ u/ v
3、稍停约两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再冲水至满。冲水方法如前。此时 茶叶或徘徊飘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间,别具茶趣。
( M  `: _" R4 b( k5 W+ g9 K0 |* T     饮用方法
& L7 D4 d9 U7 q% E% ^. h1.请选择安静优雅,空气清新的环境。
0 p) |! z3 z( C' g; W% J- B7 ?! y2.请选用无异味洁净的茶杯茶具。& r+ L1 r" c, z! L6 c) b, J* o
3.请选用优质矿泉水。5 _# e% F( I/ I2 X; _
4.先注水后放茶叶,且严格确认在放入茶叶时注入杯中的开水已冷却至摄氏70度以下,如此您将感受到原生态碧螺春茶传说中淡泊高雅的水果香(约维持30秒后果香逐渐转为茶香,凡无水果香的碧螺春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碧螺春,因此也就成为行家鉴别标准;碧螺春茶树均应生长在果园里) ,产自不同果园的碧螺春和水温的微小差异其果香味亦不尽相同,妙趣横生。2 T8 B  p) N1 P2 F- b7 _
      贮藏要求$ s1 p' [: p$ h2 [; t
      碧螺春贮藏条件十分讲究。传统的贮藏方法是纸包茶叶,袋装块状石灰,茶、灰间隔放置缸中,加盖密封吸湿贮藏。随着科学的发展,往年亦有采用三层塑料保鲜袋包装,分层紧扎,隔绝空气,放在10°C以下冷藏箱或电冰箱内贮藏,久贮年余,其色、香、味犹如新茶,鲜醇爽口。! u3 N( v0 x+ I6 E8 `8 m9 ]
       七、辨别真伪1 C% S6 {  B- ~
      外形特点。条索纤细、卷曲、呈螺形,茸毛遍布全身,色泽银绿隐翠,毫风毕露,茶芽幼嫩、完整,无叶柄、无“裤子脚”、无黄叶和老片。
8 H/ v  T5 Z5 U1 }8 I. o: y1 u      内在特点。碧螺春有特殊浓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泡开后滋味鲜醇、回味甘厚,汤色嫩绿整齐,幼芽初展,芽大叶小。在鉴别真伪时,可用真品进行对照,凡不具备上述特点者即可却认为伪冒品。
. r3 ]! P2 v2 p( Z9 Y       春茶分级。碧螺春分7级,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I0 r  j8 o- p
      八、保健功效9 I6 ^# n# {. ?$ `8 o- I
       碧螺春是绿茶代表产品之一,根据中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茶叶苦、甘,性凉,人心、肝、脾、肺、肾、五经。茶苦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表。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 J3 n7 d0 N7 [/ {/ P3 l" X
      碧螺春功效 茶叶成分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
: Z, B$ |" o9 W4 }* w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效率。
9 y) N* P0 X" T% [/ Z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0 M& e5 b+ C: o* ~; v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3]
. g4 P6 a+ j) `8 ], D-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3 e1 a1 F$ J% D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 `/ Z/ P" U- H# ]" V; \6.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 t5 g1 M. p/ u* J  [' |2 J; \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 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g6 T6 d9 p# U5 x/ J& t: C
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8 l7 }& W: Z! J2 U* I0 |8 }
9.缓解脚气作用:
' e" Y  E- \5 g0 W% d每晚睡前,取花椒10克、碧螺春10克、陈醋50毫升,加水2500毫升煮开,放温后浸泡双脚,每次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干净毛巾擦干双脚。坚持每晚泡脚1次,一般1周后脚气便会减轻。[3]
) X9 k4 o7 e1 k5 Y5 ?       九、文化意义
$ m6 Q  |: V9 Q8 _' _       碧螺春,也叫碧萝春,亦有俗名“佛动心”,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洞庭东西山的共同财富,洞庭东西山素有姊妹山之称,无论习俗和特产亦大致相同,碧螺春茶资源共享理所当然,保护碧萝春传统工艺亦责无旁贷。我作此文仅以纪念碧萝春产地命名的形成而已。
* C, m/ o4 i# j( x, s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中国名茶志》对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做了较为详实的记述。该志首次确定碧螺春最早产地洞庭东山碧螺峰,亦认定碧螺春之名是由康熙三十半年(1699)巡视东山时御赐。这样算来,碧螺春有名至今(2010年)也有311岁了。现将有关志书典籍中对碧螺春的产地、命名的认可记述做全文收录,以飨社会各界。2 h; R  t5 M8 A/ P5 G3 C( y
       十、龙井茶与碧螺春茶的区别
" Q; n5 u7 Z  Y5 w      龙井出自西湖,龙井是中国杭州四大名泉之一,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碧螺春为洞庭山产,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8 i. d' u/ d0 a3 L; z7 U6 p

( {. q. Q+ B1 N& U$ _9 v       茶道2 f6 w3 `1 G7 K  a
       碧螺春茶茶艺(上投法)
+ P  M" c0 v) t+ j" t3 o+ l       器皿选择
' S; d: m. w* g* F       玻璃杯四只,电随手泡一套,木茶盘一个,茶荷一个,茶道具—套,茶池一个,茶巾—条,香炉一个,香一支。
1 `9 Q' v- `6 m5 j       基本程序; H6 |* m& c4 g5 h+ g9 \/ n
1.点香——焚香通灵
: |0 D1 I* i9 L7 I5 P& r- }2.涤器——仙子沐浴
* _7 P/ h- Q8 s$ k" F3 ^3.凉水——玉壶含烟4 a+ ?; W" ]7 T+ j8 O8 ?
4.赏茶——碧螺亮相
8 J2 u2 m  k* Y; f: X: Y7 }, S5.注水——雨涨秋池
5 V& o3 k! I" @2 Q; I6.投茶——飞雪沉江0 z6 @3 v% z( O
7.观色——春染碧水
2 a  G  T+ U2 D( U8.闻香——绿云飘香/ W7 [+ `1 t4 k6 H9 [
9.品茶——初尝玉液" ^8 {, W& ?* u( v) U( Q4 y4 j
10.再品——再啜琼浆1 ]! ^  J5 F/ R$ H; r5 L9 `
11.三品——三品醒醐
9 z) {- N. D5 V/ x) E12.回味——神游三山6 ~! F' D! e" Q4 E4 v0 I# |$ |
       解说词
% z7 o& f" b9 S6 {2 L' R8 w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烟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吴越,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是中国历史上的贡茶。新中国成立之后,被评为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并欣赏碧螺春茶茶艺。这套茶艺共十二道程序。4 S/ ]' E1 c) s8 Z0 i/ o: D! p
1.焚香通灵
; |8 y% [. _" q4 O3 L, ]8 }中国茶人认为“茶须静品,香能通灵。”在品茶之前,首先点燃这支香,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以便以空明虚静之心,去体悟这碧螺春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信息。
& C- v$ j$ x9 c. |8 S+ z2.仙子沐浴! z7 K" ?9 _( S; i
今天我们选用玻璃杯来泡茶。晶莹剔透的杯子好比是冰清玉洁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对各位的崇敬之心。
1 b- y% C2 \7 |" n3.玉壶含烟
9 B# V1 @5 M- `1 ]3 Z1 Y% S冲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开水,在烫洗了茶杯之后,我们不用盖上壶盖,而是敞着壶,让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而自然降温。请看这壶口蒸汽氤氲,所以这道程序称之为“玉壶含烟”。% D- G/ g3 O- ?- b* g3 k! n
4.碧螺亮相9 n# a( i, Y* p' i/ u: s5 u3 |
“碧螺亮相”即请大家传着鉴赏干茶。碧螺春有“四绝”——“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生产一斤特级碧螺春约需采摘七万个嫩芽,你看它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 v  j3 a( A* E& g5.雨涨秋池
7 l( c7 c+ R4 C: r- A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个很美的意境,“雨涨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留下三分装情。5 h$ [5 K) i& S4 R/ `$ X3 Y( ^
6.飞雪沉江# B5 V" W# a6 R5 S% K
即用茶导将茶荷里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满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翻飞,煞是好看。; c" W) g' S+ P
7.春染碧水
3 ^+ S  G) p" m/ ~# o0 o( r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
0 [/ s+ q6 v( J& |) O5 K. n; Z$ D1 {' d) W8.绿云飘香
, {0 D& F9 Y* s& L* i) `+ p碧绿的茶芽,碧绿的茶水,在杯中如绿云翻滚,氤氲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袭人。这道程序是闻香。
8 X6 d9 j6 P9 E) Y9 ^9.初尝玉液
, b/ r: i- w8 m& C& X  ]9 m晶饮碧螺春应趁热连续细品。头一口如尝玄玉之膏,云华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
: w4 ~, |/ L! q5 a$ d& K" k+ ]10.再啜琼浆* v" [+ h) E5 q2 i3 F4 J( x8 c
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并开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满口生津。; O% H5 L: T3 u- l. v: ~- X6 u$ M/ h
11.三品醍醐
$ P9 ?4 V& o7 u' ?; r醍醐直释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来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时,我们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气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机,在品人生的百味。
1 v9 T6 g9 P5 o4 E5 d, N4 E12.神游三山! f" [. B7 W; L7 x* O

9 H. @- K. k6 ?0 J1 }1 r4 [       古人云:茶要静品、茶要慢品、茶要细品。唐代诗人卢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后,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茶歌》。他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后,请各位嘉宾继续慢慢地自斟细品,静心去体会七碗茶之后:“清风生两腋,飘然几欲仙。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的绝妙感受。
$ V' w0 n$ [9 D' ]$ @+ v      
! M4 {" ]) b, c+ E       十一、质量标准
' j3 I; m: J! M$ g$ j3 p3 U: P; d       自2009年起,洞庭碧螺春茶将实施新的国家产品质量标准,新标准的实施,将统领碧螺春茶产业发展的核心,调整茶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消费及政府监管的各个领域。
4 k. d: L7 j' {/ `, a& {       吴中质监局调整工作思路,从过程监管模式着手,启用涵盖茶农基本信息等内容的碧螺春茶“农户信息卡”,监督企业规范生产。同时根据新标准中新增的对茶叶铅、稀土的含量以及9种农残含量指标的限量规定,帮助茶农分析质量状况,调整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维护上市新茶品牌信誉;吴中质监局利用新闻媒体、质监网站等渠道及时发布新标准实施信息和修订内容,将新标准文本等资料免费分发到110家碧螺春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在最大范围内保证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知情权;解读标准也是至关重要。
% O" s- A, I7 k' R
洞庭碧螺春.jpg
洞庭碧螺春2.jpg

鲜花鸡蛋

JoyceAccSG  在2014-7-28 21:2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4-7-29 01:29 编辑
0 g9 Y6 C& E' o; I) ~9 W/ N, w! B2 X% e5 Q
JoyceAccSG  在2014-7-28 22:2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3 h2 q1 x5 H' f0 N! l2 |  v        谢谢你的鼓励!
% J1 _% A8 x. C3 H  \. M5 X       无锡的朋友来看我,带了两盒洞庭碧螺春茶。其包装真是很精美,可打开品尝,却“形似而非”,一点也没有碧螺春的茶味。& Y9 F# \; c( k+ f; F! A$ K
       所以,除非知根知底的人去办,根本就别想喝到真正的名茶。

鲜花鸡蛋

JoyceAccSG  在2014-7-29 06:07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4-7-29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齐山 发表于 2014-7-29 00:19 ; N/ @& s9 x0 F5 Z0 R
JoyceAccSG  在2014-7-28 22:2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 [3 X- ]  P5 m1 d7 P        谢谢你的 ...
) T4 `! N* J. P8 I0 d
我喝到的好茶都是朋友送的或代买的,没有一次是我自己在市场上买到的。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4-7-29 0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山 发表于 2014-7-29 00:19+ r% x& \- L. B2 ^5 k
JoyceAccSG  在2014-7-28 22:2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2 k) C5 P# P5 ^5 s5 |        谢谢你的 ...
+ ]9 B, c, e6 N& d) {( }
请问先生以上所写是你的原创吗?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7-31 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4-7-31 06:20 编辑
' z- I3 a( S6 g5 K$ U
% u. \0 U' \: i  `# A, e% }; p) I黄山毛峰; U1 U- M" h* H& D: r
( s& q3 D) P& b" f# U& N: l
       黄山毛峰是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它是清代光绪年间,由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 H7 H1 ?' R: W9 r+ `6 h中文名----黄山毛峰    外文名----huangshanmaofeng     所属类别----绿茶    源产地----黄山徽州富溪一带    获奖记录----全国“十大名茶”  获奖荣誉---中国商业部“名茶”
' ^2 o% G' S* y  g4 S% U        一、历史渊源6 _' h& x1 X9 Y) X# m
       黄山产茶,可追溯到1200年前的盛唐时代。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黄山,隶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日本荣西禅师著《吃茶养生记》云:“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又《中国茶经》茶的传说:“正志和尚与茶”。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明代的黄山茶不仅在制作工艺上有很大提高,品种也日益增多,而且这时的黄山茶已独具特色、名声鹊起,黄山毛峰茶的雏形也基本形成。据成书于弘治十五年(1502)的《徽州府志土产》记载,“近岁茶名细者有雀舌、莲心、金芽,次者为下白、为走林、为罗公,又其次者为开园、为软枝、为大号,名号殊而一。”这种由“雀舌”而知形状、由“金芽”而知色泽,与“形如雀舌之状、色如象牙而黄”的黄山毛峰极为相似。而黄山源和号称500里黄山第一峰--紫霞峰。在《中国茶经》“休之松萝”一文中,据《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降庆间(1567-1572) ,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炒,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也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徽州府志贡品》记载:“歙之物产,无定额,亦无常品。大要惟砚与墨为最,其他则以北源茶、紫霞茶。”说明当时黄山源产北源茶和潜品紫霞山产紫霞茶,亦很有名。3 ?* q( r9 L3 X% L  U  }( W3 o) {

9 b3 q" D$ u, M/ X$ i) p) ~; @* z       松萝茶4 k! L+ `! u2 i5 o0 o
       明代许次纾的《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又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黄山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9 x$ e- |5 o& I      1875年试创黄山毛峰,始入上海,英商品尝称好,当即名扬上海,后来“谢裕大茶号”上批量加工洋庄及少量黄山毛峰出口,享有“名震欧洲四、五载”之雀,当黄山毛峰运往关东(东北营口),时称奉庄“谢裕大茶行”销售,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然后销向华北,遂名扬天下。
3 ~; }0 C4 {3 O$ c3 }" g# @       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件的长篇小说之一《南方有嘉木》书中,时约1885年前后,“……在深夜人寂时独对苍天已成了吴长清的习惯。深夜案几上那杯黄山毛峰茶,他是从来不喝的,那是他的祭物。”古人常以名品作祭品,可见当时杭州市场已有黄山毛峰,亦有名气。情因“谢裕大茶行”兴衰史40余年。从《祥字阄书》查汇,除去未作价产业甚多外,家积有价产业和英银洋计达49100元,宝银3400两。时称歙北四大财主之一。正安去世次年,四子合伙经营《和记茶号》,共9庄收茶,漕溪、屯溪制洋庄,琳村做奉庄。熟茶成件,水运杭州,加杭拱到申报出口税。解放以后,黄山毛峰被人们以名山产名茶,并作推断为“黄山云雾茶”的后身。* x7 x5 i: a8 n5 A
       1949年夏,黄山丞相源僧师对来访的政府官员,曾采用当年生的大小相似的茶叶生片,每两片面合成一对,以4-5对为一扎(即棕榈叶丝或苎麻梢捆扎),作为礼品相赠。黄山毛峰起源,据《安徽茶经》“蜚声全国的黄山毛峰”文曰:“据传说是在光绪年间,距今已有70-80年。当时黄山一带原产外销绿茶,而该地谢裕大茶庄则附带收购一小部分毛峰,远销东关,因为品质优异,很得消费者欢迎。”又据《安徽名特产》书中,由歙县叶祖荫撰稿“黄山毛峰”:“《徽州商会资料》载:清光绪年间,歙县汤口谢裕泰茶庄试帛少量黄山特级毛峰茶(注:当时黄山毛峰并未分级),远销东北,深受销区顾客喜爱,遂蜚声全国。”在陈椽教授编著《茶业通史》中,特意指出:“黄山毛峰是何时开始制造的?也值得研究。”随着198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将徽州地区的太平县改为县级黄山市,并将歙县的黄山公社划归黄山市,设为汤口镇。歙县茶叶公司通过史料记载和实地考查,从1984年春开始,在富溪乡选点于新田、田里两村13个村民组生产特级黄山毛峰。其中新田村充川(原名充头源)组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品质最优。作为歙县礼茶,“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前送往北京。
9 q. }) U3 [, s6 ]% R. Y+ A       1985年歙县茶叶公司在收购特级黄山毛峰时,提出以富溪乡充头源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质量为标准。产品连年荣获好评。故此,李亚北撰文:“全国名茶珍品--黄山毛峰”。则指出:“黄山毛峰是清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歙县漕溪人,以茶为业,种采制都很精通。……标名‘黄山毛峰’,运往关东,博得饮者的酷爱”。其中,叶祖荫引《徽州商会资料》所提“谢裕泰茶庄”,仅除去“汤口”两字。李亚北所写“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均被此后中国多部茶叶名著“合而为一”引用。其实,徽州行署商业局长郑恩普(河北深县人,已离休,现住黄山市)于乙卯年(1975)春题词:“凝铸黄山云雾质,飘溢漕溪雨露香。为谢裕大茶号首创黄山毛峰一百周年题。”又时逾十年后,歙县茶厂高级茶叶技师余怡生著《歙茶工艺》书中载:“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谢裕大茶号在黄山富溪(注:原称漕溪)创制‘黄山毛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说明黄山毛峰是清朝光绪纪元(1875年)开始制造的。! }3 O1 i9 o$ m  ~, g4 R

; _: I7 t8 d' B; T       二、毛峰产地
4 B/ W, X* t' D+ t      黄山地区,由于山高,土质好,温暖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云雾缥缈,很适合茶树生长,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黄山茶在400余年前就相当著名。《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徽州府志》记载: “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真正的黄山毛峰茶何时创制,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Q6 h" _$ r9 i
      黄山毛峰虽然产于安徽黄山,但并不是黄山所有地区出产的毛峰,都是优质的。其中,以富溪乡产的毛峰品质最佳,富溪也是黄山毛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划定范围。黄山,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优越,茶树得到云雾的滋润,没有寒暑的侵袭,孕育出良好的品质。" M5 |/ j: F; Y) C) v4 h' y: B7 T
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拨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1] 1 G8 \/ F; T/ p( W. Q& a

3 O& a5 [/ N/ R% U+ z9 s7 g0 a1 P' G      三、制作工序0 _) I6 `% U2 D8 T5 @5 h
       采制要求
1 W( Y, m9 Z# Z. n       黄山毛峰采摘细嫩,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1—3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初展。特级黄山毛峰开采于清明前后,1—3级黄山毛峰在谷雨前后采制。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危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果,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散失部分水分。为了保质保鲜,要求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
3 b4 h% O5 D7 @: B2 p  h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为,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烘焙四道工序。
; H. l* `  l' _" M& }2 g* u6 }2 S# N      采摘----清明、谷雨前后,有50%的茶芽符合采摘标准时开采,每隔2~3天巡回采摘一次,至立夏结束。
% Q  |. _7 ^+ a8 L; _      杀青----是在平锅上手工操作,火温150~180℃,不能忽高忽低,要平稳一致,每锅投叶量250~500克(嫩叶量少,老叶量多),以双手尽量将叶子全部提起,翻拌快,抖散开,使茶叶接触锅面受热均匀一致,而又不使闷气,不焦,达到炒匀炒透,经3~4分钟,叶质变软,稍有粘性,叶面失去光泽,呈暗色即为适宜,便可进入揉捻。+ i2 x/ T4 k$ z# j6 r
      揉捻----将杀青适度的茶叶起锅放在揉匾上,轻轻加揉,但应注意抖散,避免闷黄。特别细嫩的芽叶,往往只需在锅里稍加揉搓,力求保存叶色鲜艳和芽尖上的白毫。6 [) p& H2 S, m
      烘焙-----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是毛火(子烘)。一般四个烘灶并列一起,火温由90~95℃而逐个逐次降低(幅度5~7℃),出锅茶坯先在开头火温较高的烘笼上烘焙,待又有茶叶出锅时,将前茶坯移至第二个烘笼上来,以后逐次类推,流水操作,中间每隔5~7分钟翻动一次,手势要轻,约经30分钟,茶叶达到七成干即可下烘“摊晾”,这时中“毛火茶”。摊晾厚度3厘米左右,经30~40分钟,七成干的程度又有“回潮”时,一般以二烘毛火茶,合并为一烘,进行下一步的老火烘干。第二步是足火(老火)。每锅叶量1.5~2千克,火温65~70℃,中间翻拌,由开始每15分钟一次,以后延长至每20分钟一次,直至全干。+ G- w  s6 u% F6 Z: Q3 C  Y- w1 r
       拣剔-----除去劣茶杂质,同时叶脉水分继续向全叶渗透,稍有“还软”,再以70℃火温进行复火,使其充分干燥。% E+ Y4 Q: o  h/ ~0 k) i1 s
       制作方法----黄山毛峰的制造分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 }& @: o" Y4 v' n7 I" Z  }* m% ?
       杀青: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桶锅,锅温要先高后低,即150~130℃左右。每锅投叶量,特级200~250克,一级以下可增加到500~700克。鲜叶下锅后,闻有炒芝麻声响即为温度适中。单手翻炒,手势要轻,翻炒要快(每分钟50~60次),扬得要高(叶子离开灶面20厘米左右),撒得要开,捞得要净。杀青程度要求适当偏老,即芽叶质地柔软,表面失去光泽,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即可。
. X4 p6 M1 q' b& ~       揉捻:特级和一级原料,在杀青达到适度时,继续在锅内抓带几下,起到轻揉和理条的作用。二、三级原料杀青起锅后,及时散失热气,轻揉1~2分钟,使之稍卷曲成条即可。揉捻时速度亦慢,压力宜轻,边揉边抖,以保持芽叶完整,白毫显露,色泽绿润。$ v( _5 u! [& o* e6 x: }' c  L
       烘焙:分初烘和足烘。初烘时每只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先高后低,第一只烘笼烧明炭火,烘顶温度90℃以上,以后三只温度依次下降到80℃、70℃、60℃左右。边烘边翻,顺序移动烘顶。初烘结束时,茶叶含水率约为15%左右。初烘过程翻叶要勤,摊叶要匀,操作要轻,火温要稳。初烘结束后,茶叶放在簸箕中摊凉30分钟,以促进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待初烘叶有8~10烘时,并为一烘,进行足烘。足烘温度60℃左右,文火慢烘,至足干。拣剔去杂后,再复火一次,促进茶香透发,趁热装入铁筒,封口贮存。  A# V8 c: S' h: X6 r
       四、等级区分& z$ @: X! q+ J7 Z4 N% v
       黄山毛峰分六个等级:黄山毛峰分特级一等、特级二等、特级三等和一、二、三级。
$ H4 Y* T7 S$ `# l* m* b+ k( `5 ]黄山毛峰等级极为讲究。特级的黄山毛峰,以一芽一叶、二叶初展的新梢的鲜叶制成品质优良,白毫显,分量重。一至三级黄山毛峰的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和一芽二、三叶初展。3 c" A. L+ {7 Q7 g! o+ r
       特级黄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鱼叶金黄。冲泡后,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鱼叶金黄”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 I7 v' ?3 A, ]" D( X( ^4 Y      级别----项目        特级一等        特级二等        特级三等        一 级        二 级        三级4 ]- {; ~9 r, I/ w% z0 a
      外 形----条索 芽头肥壮  匀齐毫显  鱼叶金黄        芽头紧偎叶中、峰显隐毫        芽叶嫩齐毫显        芽叶肥壮匀齐毫显形微卷        芽叶肥壮  条微卷  显芽毫          条卷显芽  匀齐   叶张肥大- p2 W: [. w; X7 t, C9 W0 I% X
        色泽----嫩绿似玉        嫩绿润        嫩绿明亮微黄        嫩绿微黄明亮        绿明亮        尚绿润
& F1 I. v- q* e/ J; U内 质        汤色        嫩黄绿清澈明亮        嫩黄绿明亮        嫩绿明亮        嫩绿亮        绿明亮        黄绿亮. l9 d, q- ]% \+ V
        香气----香馥郁持久        嫩鲜高长        嫩香        鲜嫩持久        清高        高香
8 \9 _5 V$ X1 Q6 M+ U        滋味----鲜爽回甘   鲜爽回甘   鲜醇回甘   鲜醇略甘   鲜醇味长   爽口醇厚
1 K. h* w* ?8 U/ r; b" S        叶底----嫩黄鲜活   嫩匀绿亮   嫩绿明亮   肥嫩成朵   嫩绿明亮        嫩匀、嫩绿明亮          尚匀黄绿" C/ G1 G% u/ j1 v2 ]& O3 ^+ @  ]
       五、鉴别与鉴赏
9 x6 G* z, ^. d0 M       特级黄山毛峰,堪称中国毛峰之极品,外形美观,每片茶叶约半寸,绿中略泛微黄,色泽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叶中,酷似雀舌,全身白色细绒毫,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金黄片”和“象牙色”,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黄山毛峰的条索细扁,翠绿之中略泛微黄,色泽应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叶中,形似雀舌,并带有金黄色鱼叶,又称:“叶笋”或“金片”,是区别于其它毛峰的特征。叶芽肥壮,均匀整齐,白毫显露,色似象牙。& m' G/ T3 F4 Q' Z
       鉴赏
; z9 U0 [" k+ ]* ~$ a+ A7 U7 Z# d+ i       黄山毛峰分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黄山毛峰在清明前后采制,采摘1芽1叶初展,其他级别采1芽1、2叶或1芽2、3叶芽叶。; }, Q& W" A  L: y: D9 C8 G: ?
       高档茶的外形芽多且肥,呈全芽或者一芽二叶,色泽嫩黄绿带金黄;中档茶一芽二三叶,芽叶较肥,色泽黄绿,略带金黄片;低档茶细瘦的一芽三叶为主,色泽呈青绿或深绿色。高档茶清香带花香,滋味醇厚;中档茶清香或略鲜爽,滋味醇和;低档茶香气纯正。' f1 o5 v8 w7 M, d
       六、品茗指南. Q, G, ^3 W5 l8 D+ p, m+ T
       冲泡方法
9 z& M% t* h! S7 o& s       冲泡黄山毛峰有以下几点是要值得注意的,否则的话,即使是上等的黄山毛峰也泡不出好的滋味来。% Y5 y  h& u4 @- T
       比例:首先,是茶的浓淡。浓淡要合适才好,使我们能够品尝到茶的色和香。同时,适当的浓淡,对于茶叶中的物质的浸出是有影响的。这不但影响到茶水的色、香、味,也影响到茶水对人体的影响及作用。浓淡,可以科学计测。但是,平时很少有人,在意这一指标。通常,一般绿茶,茶与水的重量比为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叶3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放茶叶2克。若是,自己把握不好,那就“宜淡不宜浓”。# p) n# t' b  w& V. F
水温:对不同的茶,应用不同温度的水,还应视不同级别类茶的实际状况而定。一般说来,冲泡红茶、绿茶、乌龙茶,用沸水都是较好的,可以使茶叶中的有效成份迅速浸出。但是,对于某些鲜嫩度很高的绿茶,如特级或一级的黄山毛峰,应当用70℃-90℃的开水冲泡,使茶水绿翠明亮,香气纯正、滋味甘醇。  A$ f, e! N4 ?
       时间:一般也就是3到10分钟。泡久了不但茶的口味不好了,还容易将茶中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泡出来。将黄山毛峰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入开水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水温高、茶叶嫩、茶量多,则冲泡时间可短些;反之,时间应长些。一般冲泡后加盖3分钟,茶中内含物浸出55%,香气发挥正常,此时饮茶最好。8 u9 w% K. C0 v! |" I+ L
       次数:一般冲泡3到4次。俗话说:“头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赶快爬。”意思是说,头道冲泡出来的茶水不是最好的,喝第二道正好,喝到三道、四道水就可以了。饮茶时,一般杯中茶水剩1/3时,就应该加入开水,这样能维持茶水的适当浓度.
: `5 B& p. i: d+ d8 o1 h- j储存法& R$ T1 C5 [$ |" |5 h- k

6 G  |/ h( g+ H# s+ L$ J       黄山毛峰. {, n6 O; y' j" ?/ e
       有效储存茶叶的必要条件是低温、干燥、避光、少氧。一般家庭储存茶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冷藏保健法。将茶叶用复合塑料袋或密封的茶叶罐封装好,尽量挤掉袋(罐)内的气体,放入冰箱冷冻室,可存放一年半到两年。如果放冰箱冷藏室,茶叶须多层密封包装,以防串味,保持温度在5℃以下。饮用时将茶叶取出,充分回温,茶叶温度接近室温时才可拆封,以免冷茶叶暴露空气中,与外界湿热空气相遇,水分凝结在茶叶表面,导致劣变。二是密封干燥储藏法,选择密封容器(洁净有盖的陶瓷坛或铁听),将块状生石灰用布袋装好,置于容器底部,把分装成若干包的茶叶分层叠放在布袋上,装满盖严容器盖,把容器放在阴凉干燥处,可保存一年以上。
" E% O! P( Q4 @2 L) _      七、独特功效) r4 T7 o) l3 {$ e7 w! G1 g  d7 b
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 J% @: p3 |; v
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绿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9 p% O- {5 w( T4 l( G3 J&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5 B' G- S3 j  K7 m2 l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 n% m6 h4 q% A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u8 a# i5 L7 s! V0 d
6.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r7 H7 R# b% y  h* Q& l6 R+ S) ?
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0 `( L$ \" [. l3 }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 I6 e2 U# O* ?/ D
9.延缓衰老: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据有关部门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肌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据日本奥田拓勇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
9 }) K4 b. \8 S- v10.防辐射: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据有关医疗部门临床试验证实,对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用茶叶提取物进行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血细胞减少症,茶叶提取物治疗的有效率达81.7%;对因放射辐射而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治疗效果更好。
8 M7 U9 g6 a" G$ ~$ m4 B11.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6 q# T; ?, Z" z7 b

# A$ A% P# \" {: _- ]) }9 o: @       八、保健功效
! G2 u) |2 \& @2 D- o      《本草》论毛峰,以为其“苦而寒”,因而并不适于口舌之娱。然而,毛峰却是长时期以来倍受人们青睐,更有嗜茶成风之事与嗜茶如命者在。可见古人饮茶,多有另图。王安石等人有“人固不可一日无茶饮”之语,乾隆皇帝也云:“君不可一日无茶!”由此便知茶在古人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了。
, ^" C% }* i1 S+ H- b茶对人体的生理调节功能除了早期就众所周知的提神、明目、益思、除烦、利尿外,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对茶叶研究的深入,它对人体的生理调节作用,特别是对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后引发的人体代谢不平衡的调节功能不断被人们认知。一是杀菌抗病毒,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茶叶对肠道内微生物环境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对霍乱弧菌、痢疾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有很强的杀菌和抑菌作用,一般饮茶浓度就能达到这种杀菌效果;另一方面,茶对维持肠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双歧杆菌有促进生长和增殖的功效,有利于提高肠道免疫力。茶对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病菌也具有很强的抗御和抑制作用,特别是绿茶作用强于其它茶类。二是抗衰老,增强免疫力,茶叶中的茶多酚、VC、Ve都是抗氧化活性很强的物质,能有效地清除造成人体衰老的过量的自由基。饮茶还能提高人体的白血球和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强免疫力。三是降血脂、降血糖。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茶多糖,儿茶素能抑制人体细胞中胆固醇的合成,因此饮茶可降低血浆中胆固醇总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儿茶素和茶多糖都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水平。此外,饮用绿茶、乌龙茶还能有效地防治皮肤癌、肺癌、肝癌、食道癌等癌症。, d/ v0 P3 p% @  x- }& E# ?
       饮茶与进食、服药的关系
8 m5 e0 S" D5 S6 i: \, s, S/ x' j% P       饮茶具有解油腻、助消化的作用。大量进食肉、蛋、奶等食物,由于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在胃内滞留时间长,一般为4小时左右,会产生饱闷感,也会感到口渴。此时喝些浓茶,茶汁会和脂肪类食物形成乳浊液,促进胃内食物排空,使胃部舒畅。当然茶叶中含有大量多酚类物质,易与蛋白质、铁等物质发生凝固,不易被肠道黏膜吸收,影响人体对蛋白质和铁质的消化吸收,因此进食海鲜、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后不宜立即饮茶。
4 t2 L6 ^  q. @+ t: D9 ]药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而言,含铁、钙、铝等成分的西药、蛋白类的酶制剂和微生物类的药品都不宜用茶水送服,因为茶多酚易与这些成分产生沉淀、结合而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作用。茶叶中含有具有兴奋作用的咖啡碱,因此不宜与安神、止咳、抗过敏、助眠的镇静类药物同服,以防影响药效。有些中草药如人参、麻黄、钩藤、黄连、土茯苓等也不宜与茶水混饮。一般认为,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而服用某些维生素类、兴奋剂、降血糖、降血脂、利尿和提高白血球的药物时,茶水对药效无不良影响,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促进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吸收,同时,茶叶本身含有多种维生素,有兴奋、利尿、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可增进药效。
1 ^+ B8 D8 i+ H        特殊禁忌0 f! x* d0 l* S- l5 |
       儿童 :适量喝一些淡茶(为成人喝茶浓度的三分之一),可以帮助消化、调节神经系统、防龋齿,但若喝浓茶,可能引起儿童的缺铁性贫血。0 O& X3 x% O6 s
      孕期、哺乳期妇女:忌饮浓茶和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的高档绿茶或大叶种,以防止孕期缺铁性贫血,哺乳期妇女饮浓茶可使过多的咖啡碱进入乳汁,会间接导致婴儿兴奋,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 e" _) [9 e+ Y  T
      老年人:饮茶有益于健康,但要适时、适量、饮好茶。老年人吸收功能、代谢机能衰退,粗老茶叶中氟、钙、镁等矿物质含量较高,过量饮用会影响骨代谢。老年人晚间、睡前尤其不能多饮茶、饮浓茶,以免兴奋神经、增加排尿量,影响睡眠。5 N4 l1 {- b1 N4 E$ L. |
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适量持久的饮茶有利于心血管症状的改善,降低血脂、胆固醇、增进血液抗凝固性、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糖尿病患者可适当增加饮茶量,最好用采自老茶树鲜叶加工的茶叶,用低于50℃的冷开水充分浸泡后饮用。
9 D1 z; x! w; v- w+ `; e消化道疾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患者:一般不宜饮高档绿茶,特别是刚炒制的新茶,以减轻茶多酚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减少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G: i& z* {% |- O. ?, I6 V
      另外黄山毛峰茶不宜冷饮,冷饮易导致腹泻。[1]
' m$ g2 A7 Z. s! n2 \1 b: e" q# W' w% M5 L8 n
       九、始祖
/ O% A  D4 _  h% B# M$ J       创始人谢正安! f/ l5 z: q$ W- ?; B8 s
      清代,安徽歙县漕溪谢氏《馀庆堂》第47世纪谢正安(1838-1910),此名字是以其于1910年仲春为四个儿子分家的《祥字阄书》中有“正安亲笔”,卒后墓前《碑文》载:“皇清诰封奉政大夫,封朝议大夫……正安……之合墓”的正名相符合。从《祥字阄书》“自序”和有关考查来看,正安18岁开始去江北做生意,故在咸丰中叶,太平军路经徽州,“家业为之荡尽。”则由弟正富侍双亲逃难求生,后遭瘟疫,亲房叔伯大半死亡。安定两年,弟又病逝。正安已是“当孑然寡助之时,处家无立锥之地”,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恐忝所生,誓欲重撑夫门户”。他带领家人,到离家9公里深山的充头源租山开垦,种粮度日,结合种植茶园。此间蒋(新田)、郑(瓦窑坦)、王(横路下)3户及安庆逃难的吴、储2户陆续迁入充头源落户,租山种粮,发展茶园。同治年间,“商务奋兴”,正安均常在外跑商务,并每年在漕溪挂秤收购春茶,略经加工,户挑到皖东运漕、柘皋设店销售。情因亲步谢光荪(1818-1878)在江苏靖江县新沟司衙内任职,又将茶叶从长江水路先到靖江,再到上海闯市场,大开了眼界。当明上海茶庄林立,各庄普有名品。而常品茶竞争相当激烈。使得谢正安清醒地认识:在上海市场开茶庄,既要有了好招牌,更要手中有极品名茶。他集市场商务实践和20多年种、采、制、销茶叶之经验,又受父、叔多方谋划指点,筹办茶号在同治后期已形成雏势,明逢光绪元年(1875年),漕溪“谢裕大茶号”开张。并于清明后,他亲自带领家人到充头源茶园选采肥壮芽茶原料,经过“下锅炒(即用五桶锅杀青)、轻滚转(手轻揉)、焙生胚(毛火),盖上园簸复老烘(足火、显毫)”的精心制作,形成别具风格的新茶。由于“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故先称“毛峰”。因数量极少,先运到上海新挂牌的“谢裕大茶庄”,被英国茶商品尝后,竖起拇指,连声称赞。不仅毛峰迅速名扬上海,亦为茶庄屯绿外销打通渠道。后因毛峰产地,既属黄山源,又邻近黄山,则称“黄山毛峰”。故此,谢正安既为“谢裕大茶行”开创者,又为“黄山毛峰”创始人。后以其丰功佳绩为始祖,谢氏《馀庆堂》分支立“慎裕堂”,为置产所用。如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仲春《歙邑黄山漕溪谢慎袼堂正安屯溪置产簿》所记载。后来当地对慎裕堂人统称“茶行里人。
  L/ c9 J7 z, ^6 T       谢氏与毛峰3 V* R0 F, T+ g; R  A
       位于世界名山黄山脚下的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祖居着一个庞大的谢氏宗族,人口约近万人,千百年来这个宗族世世代代在黄山脚下种茶、制茶、卖茶,是一个以茶为生,与茶共荣辱的世袭家族。据谢氏祖训,大约在宋代嘉祐元年(1056年),谢家族茶人,改变了唐朝制茶技术,独创了一套“炒—揉—烘”制茶新工艺,从此使中国制茶技术和茶类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宋代中国茶叶生产有了很大发展,茶已经与米、盐相同,人家一日不可无也。李觏《盯江集卷十六富国策一十》云:“茶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世,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但是因宋朝是实行“榷茶易马”政策,其茶税的剥削比唐代更为残酷,广大茶农生活十分困苦,必须大量种茶、制茶才能生存。徽州是当时重要产茶区,其产量约2.3万担,其制茶工序大致为: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茶、烘茶等六道,成品茶为“蒸青团茶”。这种制茶方法,不但工序复杂,加工量小,而且茶叶香气与滋味也欠佳。由此谢家就发明了一种“先用锅炒茶,再用手或木桶揉茶,最后用烘笼烘茶”的“老谢家茶”制茶技术。采用这种工艺制茶有三大优点:其一,制茶程序简单,由原来六道改成三道;其二,加工量大,工效比原来提高了3—4倍;其三,改变茶叶形状品质,将原来的“团茶”改成了“散茶”,而且这种“散茶”,不仅香高味浓,而且更耐冲泡。很快,这种制茶新技术,就在古徽州传开,茶农纷纷效仿,从而促进了徽州茶叶的生产与发展。到了明代,徽州府产茶量已达5万多担,比宋代翻了一番。
' T+ T# i% x% A       相传,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 Z) c2 z+ r5 E1 |7 E9 j! t
, O- ]2 \' q# G9 [0 u       十、社会声誉' u! s6 S( C8 F8 h2 J% q; V
       黄山毛峰经1955年中国茶叶公司对全国优质茶进行鉴定,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2年获商业部名茶称号。1983年获外经部“荣誉证书”。从1994年起,歙县茶叶公司转向黄山小源的富溪乡,在黄山毛峰原产地充头源恢复特级黄山毛峰生产,出口西德、香港,深受国际友人欢迎。1986年被外交部定为招待外宾用茶和礼品茶,定点在富溪乡生产;同年,在全国花茶、乌龙茶优质产品和名茶评比会上,黄山毛峰再次荣获全国名茶桂冠。1987年2月被商业部授予部级优质名茶称号。1990年富溪台胞带去特级黄山毛峰,经台湾“天仁企业集团”检验公认“品质优良”。
% O' F6 j0 \1 K% v3 I4 O2 H. T/ h  d       1999年春天,朱镕基总理访美, 他带的“名茶”,就是黄山毛峰。0 b0 c' t3 C% f
鲜花(1005) 鸡蛋(11)
发表于 2014-8-2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名茶!
DSCF2785.JPG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4-8-3 04:10 编辑 $ ^  g3 t1 U0 [9 {8 H4 J
marie 发表于 2014-8-2 23:56 % U4 }0 R- V+ Q' z
中国名茶!
% e2 ~1 N' T5 q- i  p' @
- `# [! k+ n  O( _/ v* U
你拍摄的,正山小种属于红茶,大红袍属于青茶。6 ^& `$ T8 t9 n9 D  w% L; F
它们的产地,都是福建武夷山。0 P; v& {. C* S1 v) T
它们都是名茶。# h6 d' H. ]6 C9 z+ q
你展示的,这种纸质的小包装,是近两年才普及的新型包装形态。由此可知,这是近年的新茶。
. n' E3 ]" V. s7 [! U你能立即展示出不的同茶,而且都是名茶,说明你喜好喝茶,有丰富的饮茶经验,有顺畅的“茶渠道”。! ^' u) k- M+ R4 U
我更喜欢喝大红袍。但是,由于其产量和产地的局限,价位太高,仿制者众,极难喝到真正的大红袍。
5 ?" N; {1 l6 D' N9 j, o* Z5 t0 x. [5 S
      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鼻祖。又称拉普山小种,是中国生产的一种红茶,茶叶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有着非常浓烈的香味。因为熏制的原因,茶叶呈黑色,但茶汤为深红色。正山小种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产地保护。正山小种红茶是最古老的一种红茶,后来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功夫红茶。7 x; p% c, b6 G. u* L$ b
      近年来,新推出的顶级红茶“金骏眉”,也是正山小种的一个分支。它是由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人――江元勋先生及其制茶师团队,于2005年研发成功。它是江元勋先生等,正山茶业同仁,集体智慧的结晶。该茶茶青为野生茶芽尖,摘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12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态野茶树,6至8万颗芽尖,方可制成一斤金骏眉,结合正山小种传统工艺,由师傅全程手工制作而成,是可遇不可求之红茶中的极品。其外形黑黄相间,乌黑之中透着金黄,显毫香高。
# p& L0 g( j; V% _7 U+ n3 H$ l; b1 z7 U) }% D
      大红袍原产于福建武夷山,属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品质特征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且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8 U$ b1 {: i& [
      品饮“大红袍”茶,最好按“工夫茶”方式,以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得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感受到其“活 、甘、清、香”。
4 e4 d% c8 F- r% Z; `. l

鲜花鸡蛋

圆梦  在2014-9-5 06:58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4-8-3 04:25 编辑
: y0 N% Q8 G% p* u
JoyceAccSG 发表于 2014-7-29 09:08
1 k# z6 q0 I5 q9 ^* F* `6 _  y请问先生以上所写是你的原创吗?

2 b  a' Q! Q8 R! X" Q; Z, V! r1 u# {1 D6 e3 D
      《中华骄傲》-----茶文化(一)、(二)、(三)、(四)、(五),皆由本人创意、收集、整理、汇编。* G2 n- u# w* e9 O; B2 O. }1 M
       起因是,由于种种原因,华人、华侨已经日渐减少了喝茶,转而喝咖啡和其他种类饮品。目的是,使多年、常年或几代生活在域外的华人及所在各国的友人,简明扼要地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变迁、现状及其内涵。由此,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关注,有兴趣“领略、研究、汲取茶文化的精髓”,从而踊跃参与以茶会友,达到“宏扬中华文明,和谐社会发展”的总目标。
鲜花(1005) 鸡蛋(11)
发表于 2014-8-3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marie 于 2014-8-3 07:06 编辑
: }7 [) Z. d, R1 U% _
齐山 发表于 2014-8-3 03:21 % m* b( B3 J3 ]$ B$ H4 M3 K
你拍摄的,正山小种属于红茶,大红袍属于青茶。
3 u# k; J; T1 Z; r6 \. `1 j1 f它们的产地,都是福建武夷山。
' h7 z* ]  `/ c% D+ {它们都是名茶。
1 S, D# i( i, s. T

6 b1 A6 T* O1 I: @是的,喜欢喝大红袍,铁观音,白毫银针
鲜花(1624) 鸡蛋(0)
发表于 2014-8-3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献花,先生辛苦了,图文并茂,科普易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31 14:48 , Processed in 0.36598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