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石城,Alice 4 s) U0 ~: E6 c+ I- t, _
' k' y5 K' \% q. d1 `
作为移民或留学来到加国的华人,相信每个人在飞机起飞之前都怀揣着一幅对加拿大的描画。移民前后,心目中的加拿大是什么样,您还记得吗?提起加拿大,您眼前最先浮起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当一个中国人遇上一个加拿大人,他们会聊些什么? . A# o1 n$ N9 ^/ W2 l
10月18日,加拿大总督约翰斯顿抵达中国北京,展开上任以来的首次正式访华,并在抵达中国当天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做了会晤。在发言中,习近平表示:“中国人民对加拿大人民怀有深厚的友好感情,白求恩大夫支持中国人民反对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在1981年以大学校长身份访问过中国的约翰斯顿,也曾重启了麦吉尔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之间的诺尔曼‧白求恩医学交流机制。约翰斯顿指出:“白求恩是加拿大与中国之间重要的纽带,他实现了西方医学与中国医学的‘联姻’,这种‘联姻’就是互相交流,至今依然造福于两国人民。”
+ ]2 ?) i) m# S+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XX主义的精神。”相信许多中国大陆华人对这段话都十分熟悉。这是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经典论断。长期以来,白求恩在中国几乎是加拿大的代名词,“白求恩”也是两国政要们每每会晤必会提起的名字。
, d* _3 n5 a1 X然而在如今的中国百姓眼中,白求恩的故事还能代表加拿大吗?加拿大在中国百姓眼里究竟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 - 多伦多 51 网 3 I" n6 W2 n4 d! L8 [
从中国 看加拿大 ' [7 E/ x4 t8 N6 Z0 w
为了了解中国国内普通市民对加拿大的印象,《加西周末》记者通过网络论坛等方式,随机采访了中国大陆不同地区的多位市民,请他们来谈一谈自己心目中的加拿大,并向部分受访者询问其对白求恩的印象。通过采访记者发现,人们对加拿大的印象可谓琳琅满目,有些人了解的很多,有些人几乎一无所知,但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会提到加拿大的枫叶,看来“枫叶之国”名不虚传。此外,虽然是随机调查,但许多人都表示自己的亲人、朋友或老同学中有人移民或留学去了加拿大,可见加拿大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移民”地位。不过也有少数受访者将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的移民国家混淆。而在面对“白求恩”这个名字时,不少受访者的反应则颇令记者感到意外。就让我们来看一看部分受访者的回答。
$ d/ \$ x( }! K6 b+ t邓小姐 重庆 媒体人 27岁
5 J# G' Y* y9 s3 E对加拿大的印象:“很冷,有枫叶,有很多中国人移民留学去那里,还会想到温哥华的华人。之所以提到温哥华,因为以前好像看过相关的影视作品,但实在不记得名字了。感觉去加拿大移民和留学相对容易一些。” $ E2 k" ?3 t4 B; c% k$ F) X, S$ ?
是否有亲友在加拿大:“初恋男友去加拿大留学了。”
, Z6 @- k' L3 ^/ A( |6 K徐先生 上海 软件工程师 30岁 1 r; k/ d$ u/ P$ m+ V
对加拿大的印象:“对加拿大的第一印象就是枫叶。因为国旗上就是枫叶,印象中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枫叶之国。此外就是联想到冰天雪地,因为加拿大的纬度高,2010年还举办冬奥会的吧,在温哥华。加拿大的风景也很美吧,我看过很多照片都很美。
2 i6 ?4 D, x. L# |加拿大的社会福利也很有吸引力,住房、医疗和教育一类。虽然对细节了解的不多,但中国社会低层人民的生活境况,在加拿大应该是不会存在的吧?而且加拿大在我印象中是一个民主社会。大家都能投票,这就是民主国家的基本体现了吧?加拿大和美国靠得很近,但我不知道细节上有什么区别。加拿大的冰球我也知道。我知道最好的冰球联赛是北美冰球联赛。冰球队伍最强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但要说哪个冰球明星,就不知道了。
, S- w7 i7 M7 n1 N& K$ _(记者提起白求恩)啊,你不说我都忘记了。他是加拿大人吗?”
# \+ \5 p+ v5 y, M) P1 S- a3 U是否有亲友在加拿大:“表姐一家移民去了多伦多,一个好朋友留学去了温哥华。加拿大是大多数中国移民的目的国家之一,我也时常听身边其他朋友提起移民去加拿大的事情。其实移民去加拿大也是我的一个心愿,但是技术移民门槛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英文的要求高,所以这个愿望也许不会实现了。”
) k, Y* I& y: s8 S南京某市民 慈善机构义工 43岁
" e5 I# a! G0 G6 k5 B! X2 k3 s对加拿大的印象:“加拿大就是枫叶,还有沙滩……哦那是澳大利亚,我弄混淆了,都是移民国家。我对加拿大没有别的印象。(记者提起白求恩)我一开始就想到白求恩了,但我不想说。因为过去我们说的太多了,没意思。” - z7 R1 q& Q; O- X7 Q/ E
是否有亲友在加拿大:“没有。其实我在考虑要不要让儿子去留学,躲开国内的高考独木桥和就业大军,但是留学太贵了。我可能宁愿他在国内选个喜欢的专业,还有时间和财力去自驾游,做公路旅行。一年留学30多万人民币,都可以环游欧洲了。”
& b4 }2 x0 y2 v& ?/ n朱全 西安 平面设计师 26岁 , m! ]* _* ]- }1 @3 R3 Y/ _
对加拿大的印象:“枫叶是最直观的,因为国旗嘛。而且加拿大好像是唯一一个把植物印在国旗上的国家?我总觉得枫叶对于加拿大人来说特别有意义,一定有很多故事。你看,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可是日本国旗上也没印樱花啊。加拿大是不是还有袋鼠?哦,那是澳大利亚的。) C9 s, x# t/ n. D/ c( T/ F8 \
其实我对加拿大的印象是比较伤感的,因为温哥华这个城市。2002年,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叫做《别了,温哥华》,整部片子都是挺阴霾的色调,挺压抑的,让人觉得好像在国外留学生活也不是那么美好的。为什么要出国呢?” ! G: U, W" i$ k* L C
是否有亲友在加拿大:“没有。” ! S. p4 M; p5 H
卢海涛 哈尔滨 音效师 29岁 ' }, p. p0 S" e" U3 \$ f% R
对加拿大的印象:“加拿大风景好,有大瀑布,还有枫叶。加拿大的钾肥也很有名。以前看《正大综艺》,同时段播出的一个广告说的就是加拿大的钾肥,从小就知道了。”
" v0 s8 r% x9 t% F. l是否有亲友在加拿大:“初恋女友中学时留学去了魁北克,也就是因此分手的。高中毕业之后,最好的一个朋友也移民去了加拿大。” 0 {. g6 h, T, M/ c6 Q
周先生 广州 高级企管 34岁 + K+ s$ i9 [" v6 }) a& N
对加拿大的印象:“枫叶不用说了,加拿大的国旗。尼亚加拉瀑布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吧。我还知道王祖贤在加拿大,张国荣以前也在加拿大,有不少明星隐退之后都跑到加拿大去了。提到名人,赖昌星不是也跑到加拿大去了,好在后来终于引渡回国了。是不是也有不少贪官躲到加拿大去了?(记者提起白求恩)白求恩?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你说起白求恩,我倒想起大山来了,他在中国更有名吧!”
! S" y2 E$ L# J# T+ s是否有亲友在加拿大:“我舅舅一家以前在加拿大,小表妹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加拿大籍,但是已经全家回中国了。我舅舅想让她接受国内的教育,从小抓得比较紧。以前的几个老同学移民去了加拿大,但是都没有联系了。” 2 E* l! _* [/ k: ]7 j7 {
从加拿大 看加拿大 ) e8 A# f9 |6 b
中国国内对加拿大的印象,几乎都停留在枫叶、风景、移民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那么,来到加国的留学生和移民在抵加之前,是否也有类似的想法?来到加拿大之后又有什么新的体验?对此,《加西周末》也采访了几位抵加时间在三年以内的本地华人,听听他们在来到加拿大之后,对这个国家的印象产生了怎样的变化。您是否也有着和他们同样的感受?0 l5 d( L$ x0 j! A' E) n5 E
Mike UBC研究生 23岁; l' k* p9 u/ r
抵加时间:一年两个月
3 R4 z6 O" c$ Q6 [5 d Y: Y0 N来加拿大之前的印象: 6 w1 n0 [: c: @
“特别冷,地广人稀。奥运会的时候看过冰球。是个与世无争的国家。还会想到养老。因为这个国家的总体基调就是养老。(记者提到白求恩)知道白求恩啊,但和我有什么关系?”
; H$ G! u, H4 W% k' F来加拿大之后的印象: 8 j5 E% D) ^! j9 i. w0 [
“来了就不想走了,想把爸妈接过来,在这里结婚生子。我很喜欢这种慢悠悠的节奏,以及这里的友好气氛,虽然很多时候只是表面上的友好。而且环境太优美了。温哥华的华人也多,都让人不觉得是在国外,把爸妈过来比较合适。虽然有人说加拿大好山好水好无聊,但比起北美其他城市,温哥华要好多了。”
7 l9 z {4 Y, m; j$ d$ b8 t# DRyan Langara学院大一学生 19岁 3 l/ j' m1 s3 n8 I/ \
抵加时间:一年三个月
/ x: `9 i" q6 R) R# i; k8 q& o7 F来加拿大之前的印象:
; {! w+ l$ @! |1 |# ^“环境很好,有熊。加拿大人给我的印象比较保守,相对于美国来而言。加拿大的电影都很温和,没有美国那么多的激情和想象力,而且加拿大的文化产业在世界的知名度不高,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不爱说话、不爱凑热闹的国家。还觉得加拿大是被美国欺负、瞧不起的。我有几个朋友先留学去了美国。他们发现美国人看加拿大人,就像城市人看农村人一样。”
. C6 B( X" j# I1 v$ o" K来加拿大之后的印象:
M0 V. i: \: ^. D j“来了之后觉得加拿大人并不土气,热爱户外运动,很环保,有礼貌,政治氛围也轻松。加拿大比美国安定,社会动乱很少。而且怎么能说加拿大是农村呢!这里的物价这么贵,比美国贵多了!”
( \ H5 j. F* O" k7 i高贵林一对不愿透露姓名的夫妻 45-50岁 " M7 R9 d) Q5 f- H2 I4 A
抵加时间:约两年
* b3 s$ Y* y3 ]! I( K! _' u' c来加拿大之前的印象:
( G" v7 M* J/ P T) X4 W% q“来之前一头雾水。枫叶算是个印象吧,移民中介的手册上有加拿大国旗。听说环境好、福利好、医疗水平先进。还有就是离美国近,以后孩子读书没准还能往美国跑。(记者提到白求恩)白求恩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事啊,年轻人谁还管这些?现在也没人提白求恩了,什么XX主义资本主义,过日子才是要紧的。”
9 h; F5 s( E# _1 s, H! x* y1 p来加拿大之后的印象: ! i7 Z( |! D9 y6 L7 ~6 E/ Z; ^
“来了之后发现医疗制度一点都不好,看急诊能把人给等死,预约专科能等半年,好多时候还要自己掏钱。这儿人不是都说嘛,真要是遇上大病,才能享受到医保的福利,小毛小病还是留着回国看吧。你要说空气好吧,我看也就这么回事,咱在中国这么多年不是一样过得好好的。也就是指望孩子能争气了,好好读书,爸妈把他们带出来,以后的路就靠他们自己走了。” - 多伦多 51 网 / y$ k2 h0 \8 u5 u7 U% G5 G
温哥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友 35-40岁: w$ u/ e/ Q" ]8 R3 K
抵加时间:约三年$ S0 Q6 \) W3 D
来加拿大之前的印象:
6 ]) @ p2 G% n8 b0 W, }“北边的国家嘛,土地面积很大,但是很冷。是个安静、和平的国家。社会福利很好,这是来之前听已经移民的朋友说的,比如上学和医疗免费之类的。身边有一大批朋友移民加拿大。我们做IT行业的,移民之后相对比较容易找工作,回流人的也少。来加拿大之前,觉得洋人办事很好,有礼貌、讲道理。(记者提到白求恩)对,白求恩也是加拿大的,但这和我的生活没什么关系。”
& Q) P2 ~! I$ H* }9 L7 N5 s来加拿大之后的印象:
8 e8 m4 e: h6 l- ^% [! K6 L“最大印象就是税高。此外就是发现加拿大的政府、外国人超市也会出错,办事并不是十全十美。但优点是只要你去争取权益,对方一般还是会认错的,态度也比较好。不过我们在中国国内的时候,对加拿大的想法还是有点理想化了。”
4 S; ]$ a1 x$ ]( l5 h可以看出,虽然对税收、物价、医疗制度等方面有所不满,但加拿大相对安定、平稳的生活节奏还是令大多数来到这里的人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念与希望。无论是在中国国内,还是在加拿大的华人,关心的都是与衣食住行相关的,也只有贴近生活的事情,才能真正撩动他们的心。 , {1 [' G9 }2 J! E& A$ ~ P' Q+ P4 G
正如习近平所言,白求恩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即使是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也听说过他。毛泽东写的《纪念白求恩》在文革时期曾与《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并称“老三篇”,人人都要背诵。《纪念白求恩》也长期收录在中国小学的语文教材中。白求恩的名字也因此为中国人所熟知。但这种认知和当年毛泽东的宣传推广,更多的是一种政治需要和形象塑造。如今再在中国提起白求恩,很难引起人们实质上的共鸣。白求恩在加拿大也并不如他在中国那样有名。在白求恩的家乡安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人们对他的认识主要在于他对医学的贡献和创新天分。直到中国移民和游客来到白求恩的故乡,瞻仰遗迹时,当地人才逐渐了解了他在中国所获得的名誉和地位。 / O g+ @$ ^; q9 O% E& y; Z
当一个中国人遇上一个加拿大人,他们可以聊冰上运动,聊各国的大好河山和中国的美食,甚至可以聊一聊加拿大著名的女歌唱家,泰坦尼克号主题曲的演唱者席琳‧迪翁,或是最近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了火爆演唱会的加拿大流行乐坛小天王贾斯汀‧比伯。当然,如果是商业人士,他们也可以聊一聊木材、石油、矿产、钾肥的进出口,聊一聊移民、房地产和投资经商之道。在不同的年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经济和政治有着不同的诉求。时至今日,中加两国的交流早已有了更多的新话题,也应该使用新的语言。从文化、饮食、经济到移民生活,人们更关注的是生活的实质,而非政治形象。两国不同阶层的政府如欲引起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必要寻找更能引起共鸣的话题。' R) n3 f" u4 I) F, |0 d%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