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45|回复: 19

[器材] 5D3使用三个月有余,发现的一些有趣现象

[复制链接]
鲜花(24) 鸡蛋(0)
发表于 2013-3-2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Odinny 于 2013-3-20 10:33 编辑
2 Z% {0 Y/ ]" b9 s  v$ c; f) Y1 A
( x1 u6 S+ l  J; E1. JPG vs. RAW
1 X. X  z. n$ d不得不说,5D3 JPG直出实在是太牛逼了。。。之前基本不怎么拍JPG的,都是拍了raw调整后转JPG,主要是方便调整,做HDR什么的,另外也一直有人说这种出图方式画质更好一点,直到昨天无意中试了几张JPG直出,和RAW的对比了一下:发现5D3 JPG直出的照片比RAW的干净很多,刚入手的时候由于一直拍RAW,感觉似乎此机的高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乎其技。昨天直出看了几张,发现机内降噪开到Standard, ISO 51200完全可用。。。20000左右的iso画质可以说相当不错=,=.如果用raw拍的话,晚上的时候基本两三千就会感觉有瑕疵。 另外,至于网上有些讨论说5D3 JPG直出算法涂抹细节,我对同参数的RAW和JPG进行了对比,100%情况下,对于肉眼而言,前者除了彩燥更多,并不能提供更多的细节,当然如果后期着力进行挖掘,那么RAW应该完爆JPG无疑,但是如果都是简单调整出图,细节上来说RAW不更占优势,反而噪点更多。所以我今后的策略是:平常拍拍就用JPG,还省卡,拍风景和一些需要大修的照片用RAW。另外5D3最高画质的JPG压的也非常小,与我最早用600D的JPG大小相仿。5 V" Z7 ^& ~1 r& {' f! J/ ?4 C
2. MRAW
8 s& Y5 {/ ?% i1 M这个格式的RAW文件从7D那个时候就有,是省卡和画质之间的一个平衡。5D3的MRAW大概还有一千多万像素的样子,动态范围丰富,不需要剧烈裁图的情况下,用这个代替RAW对储存卡和硬盘都是一个解放。另外,网上也有人说MRAW由于像素更少,噪控会更好,这点并没有核实过,也算一个潜在的好处吧。
# @' U7 H+ v. u7 A3. 机内焦点微调
3 F) C0 C3 @' \绝对牛逼的功能,对不上焦是一种痛。至于怎么用,其实完全不需要卡板什么的,很简单:脚架固定相机,选择目标,如果是自动镜头,那么自动对焦合焦以后,对焦模式切换到手动,打开LCD,放大目标区域,手动拧到你认为完全合焦(这是非常非常准的,准于任何自动对焦),这个时候,如果相较自动对焦的结果,对焦环向更远处拧(可通过距离窗观察,后者记住时针方向),那么说明焦点偏近,相应的焦点微调为正数,即向远方调整,反复尝试,直到LCD放大的结果与自动对焦的一致。如果是手动镜头,那么按照合焦芯片提示合焦的时候为准,通过LCD放大校准。通过这种方法校正了一些大光圈手动镜头,之后依靠合焦芯片提示,对焦成功率有80%左右,非常欣喜。6 G3 r2 l/ n# B0 F/ U9 s$ I
4.手动对焦
4 x/ u+ E1 Q& i有手动镜头的朋友一定常常困扰于对焦问题,似乎就算价格不菲的转接环,甚至蔡司的ZE,ZF.2接口,合焦精度也是不高,那么,如何利用相机的对焦系统来提高手动镜头对焦成功率呢?3.里面介绍的焦点微调是一种方法,另外我最近又自己试出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5D3对焦功能强大,对焦模式多,其中有一种叫zone focus,大概就是一个cluster的对焦点同时被激活(注意不是以中心点为准的那种方式,而是9个或更多相邻点优先级一样),在使用手动镜头的时候,开启这种对焦模式,再进行拍摄,当这个cluster里绝大多数对焦点同时合焦的时候,再按下快门,合焦成功率大大提升:道理很简单,一个点合焦范围太大,精度不够,跑焦情有可原,一堆对焦点同时告诉你合焦了,结果还跑了的话。。。你算算概率? 但是这种方法有局限,就是拍摄目标需要大致处于一个平面或者起伏不是太大(比如拍人脸,这种方法是没问题的),如果目标区域参差不齐,就很难使得cluster里多数的点同时合焦,这时候要靠拍摄者自己的判断,看是看中近景还是远一点的地方;其次,如果拍摄目标太小,比如广角中的一个细节,那么很可能这个目标本身在取景器里还没有一个焦点大,这种时候用这种方法也是不太准的,因为对焦点基本识别不出所选目标:这种情况可以尝试估焦,或者5D3还提供了一种精细对焦模式,就是比 spot focus还要小,一个小方格中间套一个小方格的那种(虽然屡次尝试,并没发现这种方法更有优势。。。)
5 `) K& A% ~6 e* V$ r, n5.对焦点* R3 t& s7 r' i9 z
这算是一个乌龙问题。。。是我在玩转接手动镜头的时候无意发现的,一般情况下,我是全开61个对焦点有效的,激活情况下取景器里看起来像个卫生巾,然而在通过代有合焦芯片的M42-EOS转接环转接的M42镜头拍摄时,我发现取景器内有效的对焦点是47个(WSJ翅膀变秃了)==,而且不像是61个丢失了若干的样子——因为61点全开的时候,最外侧是有一个线框将所有对焦点框住的,而47个点的时候,也是有对应形状的线框框住。。。。看起来倒像是一种全新的对焦模式,然而翻遍说明书也没找到这种模式,更何况47个点的时候我的机内设置仍为61点有效,⊙﹏⊙b汗。 网上搜了搜,似乎也没人遇到过这种情况,大概还是玩转接的同学属于小众,加上兼容5D3的转接环也是最近才出现的。总之这个bug我觉得神奇的不行(每个对焦点的功能并未受影响),有知道是怎么回事的欢迎指点~
. u/ f' s- w! j( F# Z0 Q, u( s" y  K
这是使用5D3几个月以来发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当然还有更多的有用的细节设置,但是因为很多前几代机型中也有,比如白平衡偏移伪造德味,机内style模式设置等等,估计也不算什么新鲜,就没拿出来分享。欢迎补充,欢迎讨论~
鲜花(97) 鸡蛋(0)
发表于 2013-3-2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都开始开技术贴啦。哈哈。之前也听说过,5D3的高感基本上是软件算的,raw的话没有多牛,但是JPG直出就比较给力了。
鲜花(97) 鸡蛋(0)
发表于 2013-3-20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弄个D3S D4玩玩,那高感不开降噪,raw格式,6400都还可用。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uabenjamin 发表于 2013-3-20 11:23 2 p, N; J  @& B( ^$ p. \
有机会弄个D3S D4玩玩,那高感不开降噪,raw格式,6400都还可用。

  A: V7 C7 L& x- T( S晕,我从来都是技术路线。。。从原理上讲,你这句话是有问题的,RAW的职责就是尽量记录信息——包括噪声信息,高感raw所展示出的效果可以接受(因为raw本身是信息集合,取出哪一部分呈现也和算法有关),最直接的解释是raw记录的信息本身比较少——这与D3S像素较少是相一致的。至于5D3 raw的高感嘛。。。6400-10000可用没问题,但是可用不等于满意,如果JPG的话,20000+也还算满意,在2000W+像素和iso之间,这个权衡已经相当不错。
鲜花(645) 鸡蛋(4)
发表于 2013-3-20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这样的技术分享很好。  请其他用5D3的同学也发言说说感想和心得。 ~  
鲜花(645) 鸡蛋(4)
发表于 2013-3-20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5D3使用三个月有余,发现的一些有趣现象

uabenjamin 发表于 2013-3-20 11:23 ' @+ i3 h9 h" E* b/ x2 Q% n6 }
有机会弄个D3S D4玩玩,那高感不开降噪,raw格式,6400都还可用。

7 C; T* ^- ^6 F5 _% S. |1 iD3S 和 D4 是对应佳能的 1DX的, 不在一个级别啊。  
鲜花(97) 鸡蛋(0)
发表于 2013-3-20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Odinny 发表于 2013-3-20 11:44
6 u- g5 g, R# {' ^: R晕,我从来都是技术路线。。。从原理上讲,你这句话是有问题的,RAW的职责就是尽量记录信息——包括噪声信 ...
  L2 f  }+ r6 ]2 S# u. d
raw的高感表现跟传感器关系更大吧,像素多少跟传感器相比影响应该没那么大吧。其实这事就好比两个美女,一个天生丽质,但是化妆水平不高,一个长相一般,但是是化妆大师。都好看,但是心里还是更倾向天生丽质的。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uabenjamin 发表于 2013-3-20 17:31 * d. A4 P5 c* R8 ]8 j; Y* T9 ^/ J1 c  c: B
raw的高感表现跟传感器关系更大吧,像素多少跟传感器相比影响应该没那么大吧。其实这事就好比两个美女,一 ...

( o" T$ T! Y/ n- \: p看来你对raw的理解似乎不太对。。。raw说白了就是一堆数据,本身是看不见的,之所以能看到,是通过解码,可以是机身,也可以是软件,所以所谓“raw的表现”,也跟解码形式有关。像素越多,raw存储的信息越多,存储的噪声也越多,所以像素越高,噪控越有挑战——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60D噪控不如50D,后者又不如40D,传感器升级,像素膨胀,更先进的传感器噪控反而不好。说是传感器的影响,不是不对,但是太笼统,像素本身就是传感器的一个重要参数。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uabenjamin 发表于 2013-3-20 17:31
# x. n- z" a+ G5 j9 i& ^$ fraw的高感表现跟传感器关系更大吧,像素多少跟传感器相比影响应该没那么大吧。其实这事就好比两个美女,一 ...
0 ?6 V! `# i/ B1 y
用你的话说就是如果尼康没有化妆师,你根本看不见美女:如果以为我们能看见的raw就是最原始的表现,其实已经错了,这已经是各家的化妆师画过妆的表现了,而没画过妆的肉眼根本看不见!——凡所有相,皆为虚妄。所以真正评判raw的素质如何,应该是看谁能够通过尽可能的解码,还原出更多信息,而不是你在相机的quick view中肉眼看到的机内算法解码的raw。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酷暑严寒 发表于 2013-3-20 16:43 1 e/ v+ Q/ @% S8 j" s& Z
支持! 这样的技术分享很好。  请其他用5D3的同学也发言说说感想和心得。 ~

- I5 W1 f7 f8 X/ N1 B/ s1 }酷版有没有遇到过5.中的47个对焦点的神奇问题啊?
鲜花(645) 鸡蛋(4)
发表于 2013-3-2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Odinny 发表于 2013-3-20 18:12
1 i7 t  A: ]1 c* X酷版有没有遇到过5.中的47个对焦点的神奇问题啊?

2 s" u8 H, c2 q% i  J! Q: ?我好像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估计就是没有吧。。。   
/ @2 D3 ~8 v, d8 _. \# q, j4 |' R; ^# i" b- }& r# O: G
估计你买的那台机器是周五生产的,大家都急着去度周末,你的问题就这么产生了~
鲜花(33) 鸡蛋(0)
发表于 2013-3-2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技术贴。用motor的话说“有文章才能成大师”
鲜花(645) 鸡蛋(4)
发表于 2013-3-2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楼上那2位UA的高材生,你们使劲儿掐 , 问题越辩越明,俺啥子都不说 ~
鲜花(82) 鸡蛋(0)
发表于 2013-3-20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酷暑严寒 发表于 2013-3-20 19:16 7 E: @( w! X( a# @
楼上那2位UA的高材生,你们使劲儿掐 , 问题越辩越明,俺啥子都不说 ~
$ H  F5 B. c3 V8 }* r
热情旁观且不语.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酷暑严寒 发表于 2013-3-20 19:15 / T: Q* N1 K# F. y4 C" ~2 x
我好像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估计就是没有吧。。。   
4 k6 w+ {$ `# O) z1 u, L( z& L+ e
" @( `, D9 j. Q$ [# J6 e# |估计你买的那台机器是周五生产的,大家都 ...

( G1 ]" O7 E8 s7 `" d貌似只有特定的转接环会激活这个隐藏模式
鲜花(123) 鸡蛋(0)
发表于 2013-3-21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不时出这种器材点评也是很好的
鲜花(41) 鸡蛋(0)
发表于 2013-3-21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酷暑严寒 发表于 2013-3-20 16:43 + L! k' M$ A+ z
支持! 这样的技术分享很好。  请其他用5D3的同学也发言说说感想和心得。 ~

% T0 G6 Q; U; @3 u; F很好很强大,完毕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3-3-22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5d3,你也玩m42镜头阿7 b5 W; P& H1 ^
大型搬家
鲜花(24)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轻尘QC 发表于 2013-3-22 11:20 7 P' o0 c; u, U0 }+ B8 Z1 h" v
支持5d3,你也玩m42镜头阿

; t! U3 E8 I# B4 ^4 P5 P玩啊,虽然玩的不深哈哈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3-3-22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真好,我也玩,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9 00:18 , Processed in 0.18831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