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 真实案例呈现 陪睡时间长的男孩成长堪忧
% d5 ]3 W7 T& t1 n
; ` q: |2 s0 \真实案例1:
- |( y1 {( Y% B. H; w5 X& Q3 o10岁分床,儿子常将姐姐内衣弄脏
7 I* ^. I* p% F6 _文文(化名)今年13岁。他母亲张女士说,学习常常心不在焉,成绩不好。但这不是最要紧的,让她操心的是儿子最近两年的一些奇怪变化。“他姐姐的内裤常常被弄脏。”张女士很无奈地说,她猜是儿子干的,但每次询问,儿子不否认也不承认,就是不吭声。今年,在儿子的手机里,张女士发现有不良视频。张女士还说,儿子10岁才跟她和丈夫分开睡,10岁那年还因偷看女邻居洗澡挨了打。
: d# X) ]& b, n真实案例2:. `* L' s: P K
17岁的儿子将性冲动指向了母亲- w. U+ `! _9 v4 V
由于丈夫早逝,从孩子小池(化名)2岁起,梁女士就一直与孩子同床睡觉。到孩子十一二岁的时候,梁女士开始发现孩子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帮他擦澡时,他的下面总是勃起。近年来,情况日益严重。梁女士说:“晚上睡觉时,他故意和我挨得很近,有时候还用‘鸡鸡’贴到我的下身。我工作很劳累,喜欢让儿子给我按摩,他从有意无意触摸我的乳房开始,发展到开始爱抚我的乳房和大腿……”梁女士意识到孩子的这种情况不合理,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孩子17岁那年过年,两人都喝了些酒,在酒后,两人竟拥抱在一起……# y5 D7 \$ Z( Y
* 专家分析:心理障碍多与成长经历有关
- L7 j, {# r" i' i7 t7 J- w案例1:没有正确性教育途径 让孩子产生性压抑
/ e/ Q. Q& P& k% i0 ]
+ D0 D# S; B: S; D5 e! X“有些孩子会在家里偷穿妈妈的丝袜,或者拿妈妈的内衣在自己身上比划。”心理咨询师郑欢欢说,她之前接触过不少类似案例,像这些孩子大多都存在一些心理障碍。文文出现的怪异行为,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文文10岁才和妈妈分床睡,还偷看过邻居洗澡,这些经历都会对他产生心理刺激,而他正处在对性最好奇的时期,又没有正常的途径了解有关知识,问题越积越多,引发了心理异常。; s) E8 z6 G, @: D0 E
案例2:母亲对亲密行为的放纵 使儿子产生畸恋! O0 w1 V; p' o0 m I1 \* m
* h1 F; k8 n. a* N+ ^. p
对于第二个案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美龄说,这种情况的形成,成年的母亲一方要负主要责任。孩子的父亲去世时,孩子的年龄还小,对他而言,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对母亲产生了极强的信赖。而作为母亲的梁女士没有及时纠正这一倾向,没有督促孩子多与外界交往,反而与孩子长期过度亲密接触,强化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心理。当孩子到了青春期,把朦胧的性冲动指向梁女士时,梁女士又无力抗拒,导致事态发展失控。不过梁女士意识到了严重性,并积极寻求帮助,经过半年的心理调整,梁女士开始寻求自己的感情归宿,孩子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8 }2 X4 {; H; V$ _, Y
* 陪睡时间过长易引发性早熟和早恋+ s6 U: y, h! P5 I4 Q
80%由父母长期陪睡的孩子会早恋+ y6 Y+ h( G1 F3 G0 o$ U
这两个案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孩子与父母长期同睡。长期同床而眠,孩子难免接触到父母的身体,对一名2岁的孩子而言,这种触摸可能产生安全温暖的心理感受。但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可能产生自然的生理反应。另外一点,和年龄稍大的孩子同睡,父母的性生活也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会导致他们好奇和模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合适的渠道寻求正常的解释和帮助,可能会通过一些他们能得到的途径(如看不良视频、偷窥、早恋等)来满足生理的欲求,甚至有可能会产生强奸犯罪,或者造成身体或心理的异常,导致神经症。
3 D! } f6 r s) ]1 E国家高级婚姻家庭咨询师王广超教授曾经说过,对100位不满18岁的早恋少年调查发现,其中80%都由父母陪睡,有的甚至是一直到上大学,“陪睡时间过长容易引发性早熟和早恋,对孩子的性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h% H: h# Y6 X; H7 c# {
家长与孩子日常生活避免过度身体接触+ Q( }/ @& m* f$ s- f. _+ n
当然,并不是说孩子与父母长期同睡,就一定会引发心理异常。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便可适度避免。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不懂,或者孩子睡着了,就不避讳自己的行为。洗澡之后,注意把衣服穿戴整齐再出浴室,避免暴露身体的敏感部位。孩子年龄大了后,不要做过度亲密的身体接触。前文第二个案例中,直接的引发原因就在于母亲与孩子身体之间过度接触,以至于孩子到了青春期后,朦胧的性冲动直接指向了自己的母亲,险些酿成悲剧。& { u( v0 f, {/ Q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与前面案例类似的怪异行为,首先不能表现特别惊诧,数落批评孩子,这样只能让孩子更加自卑或者抗拒,而应采取正面引导。业余时间,多让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培养积极的爱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走出去,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快乐。如果家长在正面引导中觉得力不从心,可以到正规心理机构寻求帮助。1 F* O, i! z5 T j" ~8 l
独立睡眠 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 T) @. }2 h( S4 z* s孩子小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建议与父母分床,但不分室,这样父母既能全面监护孩子的生活起居,又能防止同睡窒息的悲剧。
) n. Y; J% U& O) `孩子2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萌发,3岁时,性别意识开始建立,这些都可以作为分房的契机。通常来说,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时,比如晚上可以自己起夜,或者会叫大人时,可以分房睡了。孩子在分房睡这件事上一般会有抵触心理,这时家长一定要耐心,诱导孩子分房睡眠。让孩子明确,分房睡是必须要做的。如果孩子在睡前有讲故事、开灯的合理要求,家长要尽量满足,让他在心理上有个过渡,并告诉孩子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当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时,家长可以与孩子暂时同睡,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G. Y' T, y+ h
通过培养孩子独立睡眠的能力,可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避免在心理上出现偏差。各位做父母的读者,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及早和孩子分开睡吧!
8 W; R8 ~* u; A; c2 ?7 S- W% n: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