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0 )   鸡蛋(0 ) | 
 
| 没福气再努力也不会成功和幸福,教你让福报找上门来0 f* M) n6 V5 t* h 6 O4 L% ^% [* |1 W4 j$ m
 
 1 C) ?& a# b6 l3 [9 k" ^; o+ w* z善意的提醒:凡是弘扬中华正统传统文化(佛,道,儒,中医药等),劝人向善,利益众生的文章,您可以不相信,请一定不要诽谤,因为诽谤该类文章,会误导很多人不走正道,让很多人心生邪念而作恶,既害人,又害己.这种诽谤对众生有极大损害,是最损阴德,最折福报的恶行,按佛经所说:这种诽谤恶行,现世就会折福折寿,招来疾病和灾祸(迟早而已),命终后还会堕落三恶道,受极大苦恼.世人多不信因果,因果何曾饶过人.因此,精明的您,可以不信,请一定不要诽谤./ l! }& h6 D' }1 X5 h8 w; k
 & R+ }3 w6 G: u7 e5 y' v
 
 - E$ l( q( \* H+ n9 f
 ' M& [$ o: [" Y& `( J2 v7 W$ A5 [% \: g+ U# j, t7 }
 看到很多人艰难的生活,学也不少上,力不少出,心也不少操,就是付出太多,得到太少,为什么?根本上是没有福报。
 1 T( s" B1 o# p! s# s! B  b8 I8 @: ^- N2 ~% P& [: F4 N1 [
 
 g. b7 y# _7 n1 j- B  `; B% E
 x1 g: U" a0 Y  N5 D一个人如果有福,不需要太多努力就可以过很富足的生活,至于那些出生就很尊贵的人就更不用说了。一个人如果没有福,再努力也无非是一个劳碌命。对于福薄的人来说,多多积福,能事半功倍,真是福报到了,这个福是不求自得的,找上你的门,你不受都不行。: _8 f$ k' ]9 a  H
 # C( f" G1 e, V& ]; j, N- U1 L  R2 B; t
 
 / n9 m8 x6 y" A7 c8 I' f; Y! O1 ?" a! g' \5 |3 a
 我先讲一例:在郑州有一个善缘阁,主要是从事佛教用品的流通,因为老板发心很正,不以羸利为目的,一心想将正法发扬光大,至今已经三年了,这个店原来有一个小伙计在这里作事,他本不信佛,后来见的不可思议的感应事多了,内心受到触动,逐渐走上了修行的道路,修为在上升,在善缘阁也是很尽心的作事,一心想着普度众生。也经常为他人助念,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能几天几夜的念佛,这种忘我的精神十分感人,我们这些自以为“老修行”都自叹弗如。8 o) u8 \- P8 l2 O0 }
 
 & D# }2 r/ ^5 H
 6 l2 r2 A( M  b1 B
 " ?; Z9 f4 d1 [- j: L6 E0 g2 S这个小伙计自身的条件不好,家是农村的,家境很穷,个子也不高,学历很低,长相也很一般,关键是也没有钱,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在我们眼里感觉他在城里可能就找不到对相,就是找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个小伙计也不把自己的事放在心,一心就是为佛法作事。前不久,有一个女孩从南方过来,不知怎么就看上他了,后来我们也接触了,了解到情况,这个女孩家本是河南的,但是后来跟着哥哥到深圳发展,哥哥搞建材发了财,这个女孩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学完了财会专业并拿到证件,这个女孩的姐姐也是开厂的,生意不错,总之这个女孩的家境要比这个小伙计好很多,从世间法来讲,小伙计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家庭条件还是个人条件都无法与这个女孩相比,但是话又说过来了,真正修佛的人条件是最好的,因为佛的福报是无量无边,这个小伙计修了太多的福让这个女孩对他很着迷,非嫁他不可,开始父母反对,但是后来都喜欢上这个小伙计,前不久店里工作调整,这个伙计正好可以脱身就和这个女孩去了深圳发展,他说女孩的二哥正好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搞建材,相中了这个未来的妹夫,要好好培养他,将来把这个摊子让他来负责(这个小伙计在来善缘阁前也作过类似的生意也懂建材生意),前两天打电话过来说,在深圳很好,我说这就是你的福报到了,自然要去显福报相了,恭喜他。
 , _  F' o0 o1 V4 p
 S' V& x, v" H. E3 F
 % T. f- G* a4 a# ^! C
 / ]* o* }6 y4 a1 k当然,修佛的人最终都不是为了福报,但是对于福薄之人来说,没有福是不行的,福慧双修才是正道。希望我们多从修福积德入手,让福报找上门来,总比没福找福可强百倍。我记得李嘉诚说过,人家找生意作,而我是生意找我作,所以我挣钱容易。因为李嘉诚以诚信为本,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让所有与他作生意的人都得到好处,自然都愿意他作了,李的这种生意法本身也是积福的方法4 |/ S) b# E6 \  U  [6 ?
 d. W8 T" |7 T; D0 u/ c* m$ r, P
 " b5 P& s- [5 S
 4 c- s- n1 @" m. s- V% _6 P7 W+ ^* C$ s
 9 C( C4 b3 j. s, P
 
 4 I1 i( Y' R) j- J+ ?6 B人间福报在于平时修善[摘编]/ x. d/ Z2 v% m# f( L, |
 " \6 b" k. ~4 k% }: L4 q1 q
 
 3 `7 F7 t4 d" x0 t" g( U8 r( ]
 5 J6 b) i3 i$ z( n4 m福报代表这一生当中的经济环境,有福报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顺利;没有福德,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境,经常一筹莫展,所以福报的薰修很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大树底下好遮荫”。一棵树枝叶茂密,树荫愈大,就愈能容纳许多人在树下乘凉遮荫;相对的,如果大树没有了,众人也就失去了庇护。就家庭而言,家长没有福报,家庭就很苦,小孩要念书、做任何事都很艰难。公司也是一样,公司的负责人没有福德因缘,这个公司就很难发展,员工也很苦。相反的,如果负责人有福,就能庇荫众多的员工;福报大,所庇荫的人就更多。* m( g( D/ Y! I& T- c% d! w
 
 7 u, M( l+ v' C0 o * ^5 n6 \# S) C
 
 / _6 w8 {3 V& K' o9 V- s+ c6 {& L中国人常说,福禄寿三星高照。禄就是官位、爵位、职位,有官位的人就称为有禄位,执事便是一种禄位。福是生活的经济能力,生活所享用的种种都是福报。寿,寿命要长远,身体要健康,这就属于寿。福禄寿齐全,能有这三样就很欢喜了。现代的人觉得福禄寿还不够,还要加一个喜,要多生贵子才是喜,都是在欢喜当中也是喜,能双喜临门就更喜。而这些都要靠我们平常努力,因为这是一种果报。人人都欢喜这种果报,可是多数人只知道在果上去祈求,而不知道在因当中去努力。
 " X3 D4 B; F1 E8 V+ d
 5 B) b- h5 U* b. L9 n3 K; Z ! V8 s, v3 Z' V* y
 
 + W% z4 I7 F! [* e! \# n修善要在平时,比如对父母尽孝,对师长恭敬,对国家尽忠,忠于事、忠于人,时时刻刻以慈悲心、平等心来做人做事,这就是大的福报。夫妻之间相互容忍,也是福德,修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去修。有钱行善,是很大的人间福报,没有钱,就用我们的劳力、智慧付出;别人做了善事,要给予赞叹,不嫉妒、不悭贪,如此也有很大的福德。
 # D& s& S9 ?& z& ^4 Y  }
 0 l2 O4 l$ e3 W1 L/ j1 a  W 8 I1 ?8 [! v% {, I7 H/ c
 
 - H6 ]" |4 e, F# t人的福报非常重要,有福报的人不会短命,也不会遭难。如报纸上曾刊登,在一次大型空难前,有一个人本要搭乘这班飞机,但是他的名字排不上去,这个人再去争取坐这班飞机,结果航空公司安排他坐另外的小飞机到目的地,当时这个人心里觉得不舒服,但只能无奈接受。不久后传出空难的消息,他才知道自己很幸运,没有搭上这班死亡的飞机。一般人会认为这是巧合,其实在佛法来讲,这个世界上的点点滴滴、所有一切,都在因缘果报中,依此道理慢慢去观察,会发现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i% V" G% K3 i3 O' \% ~0 x8 u
 8 b+ Z) b4 j2 P5 y5 P8 X! O
 - o/ r/ ^1 H0 L9 S, |
 
 . ^4 T/ \; g, H2 W# C譬如说佛有三十二相,佛陀的相好,是过去修善积福成就的果报;一般人只要有其中一相,福德因缘一定非常俱足。佛的鼻相庄严,鼻高且直,有许多人为了让自己的鼻子高挺,去开刀动手术、去隆鼻,虽然也鼻相庄严,可是那是人为的,不是修善修出来的;也有人喜欢割双眼皮、整容,用种种人为的方法改变外观,但因为不是自然福德成就的,就有许多副作用。 一般人重视相貌,只图表面好看;仔细观察,有些人相貌很好,这一生却不一定有福报,烦恼也很多,这是因为心中没有善法,平时未能广修福慧;即使相貌美好,也没有福报可以享用。所以,人生必须修善才能改变命运。  C! \9 F5 @2 G- }. r  X2 J
 
 5 Y) \4 M  L5 J* K! _ 7 \' y% Y& Z, F% i4 Q) I" m
 - t2 r0 a) i- A5 `
 佛法里面讲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第三世堕落,这是我们一定要觉悟的。尤其现在这时代,天灾人祸天天都有,所以我们对于佛法的修学,一定要勇猛精进——断恶要快,修善要积极,刻不容缓!) a/ O% `  Q( {7 I( @. B
 2 E2 S. y2 c, s7 r5 y1 n6 F
 
 9 y( g! V: A4 D; ^- p
 & F" G! z% E0 J% p. o* _人能知善,但知不一定去做,知与行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分裂,只有能知善又能行善,才算真正有德。所以,积功累德,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修德,主要靠实践。通过实践前面提到的各种行善的准则,逐步体悟其中的真谛,慢慢积累,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 Y  \* H1 K! e3 n+ C: p2 Y1 c9 `7 {, u8 K3 G+ s
 
 2 L7 g- V4 U' H2 m$ ~" f5 o, `4 P, z8 C
 故事(善报):清朝崇明地方,有位叫黄永爵的人,有位相士曾替他算命,说他只能活到六十岁;后来南洋有一条船遇到了大风,船翻了,黄永爵就急忙地拿出十两黄金,坐渔船前往搭救,总共救活十三条的人命。后来又遇到那位相士,这时相士看到黄永爵,非常惊讶地说:“黄先生,你满脸的阴骘纹,一定是积了大德,做了大好事,你不但会有儿子,而且你的儿子还会考上功名,你也会活到高寿啊!”后来黄永爵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叫黄振凤,考中了康熙己末年会试的榜首,黄永爵也活到九十几岁,而且得到善终。由此可知,天道是如此地真实可信,人为什么不肯去恶为善呢?: _! ?) E/ t6 M) ?& B; e) s
 0 m  H4 |$ h# [
 : }4 ]0 A- N: B% Q# {
 , |5 c1 s. i, h7 `7 Y( e/ B5 P- d
 人生除了修福,还要修智慧。有福报、有财富,如果不知妥善运用,花天酒地、吃喝玩乐,造作恶业,虽然有钱反而容易招致堕落。社会上有些宠物,主人每天抱著它,替它打扮、送它到美容院,生活得比一般人还优越。但是,终究还是畜生道的众生,虽然前世修福报,却没有智慧辨别是非,因此造作恶业而堕落。所以,修福还要修慧,有智慧才能妥善运用福报,增长福德、避免堕落。
 ) t+ |, w8 ~9 e& {! S; t
 % y- F! B) M$ Q( B- v* c$ w' @7 c
 5 F( H2 A5 T# f. y5 h7 g% G
 9 F6 Z: _5 K: z2 _心中有贪心、嗔心、痴心的烦恼就是尘垢,因为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使这念心蒙尘,本具的智慧便无法彰显。不贪,并非什么都不要,而是取用本分该得的,譬如每月的薪水是辛勤努力所得,属于份内之财,便不是贪。相反的,巧取豪夺份外之财就是贪,这种钱即使得到了,将来也会从其它地方失去。因果通三世,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想要富贵、功名利禄,一定要从因上去努力;因,没有别的,就是惜福、修福。
 C0 J& p4 x6 W2 ]) O7 f8 q# K' F' O: h3 v
 ! F+ \+ T- u% j- y
 0 [) P. n4 e4 T9 ~# p5 k, U
 人必须要有福报;有福德的人,赚来的钱什么人也偷不走。没有福德,即使很会赚钱,什么也保不住。人的福德不同,看到外面的境界也不一样。古德也讲:“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时节因缘具足,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时节因缘过去了,做任何事情都不顺利。因此,平时要广修福德与智慧,福慧具足,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1 y: ~9 F' Q- l) s! t0 A0 Y# B7 F2 y6 f. K( K: S. ^
 $ r! B* ~; a9 M# Y; r  ~8 ?% Q
 
 # ^! ~9 o0 P; I1 N. j# j( i我们这一生在世间,要把生死大事看作第一桩大事,什么事情耽误无所谓,生死大事这事情延缓不得,这一生你要不赶快去做,来世你还搞六道轮回,那就糟了,这一轮回就退转了。
 . U$ F* Z  m* q5 T+ y- a2 [) {9 o- u% U9 D; i" S4 s
 7 k. k6 p. G0 I# E9 [
 9 p$ n, c) D5 l
 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失败也掌握在自己手中。佛法中提到,成菩萨、成魔是自己;生净土、到地狱也是自己,都是我们这一念心使然。体悟到这一念心,时时安住在正念、善念中,就是一条光明的道路,依此而行,人生会愈来愈有福报与智慧,身体也会愈来愈健康。! b- z& m. v6 M6 D( f# U/ M4 |) I
 . l1 N; `0 F- ?
 
 $ J8 J+ [, V. C1 _0 i7 H$ g4 k: E4 M# b( O& S, i( V4 D: g7 [( U/ w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指我们这念心。在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是彼此依靠的关系;藉互助合作来达到富贵、成就因缘,所以彼此要知恩、感恩、报恩。现代有些人观念错误,为了追求功利,人与人之间互相利用、打击、自私自利,彼此障碍阻扰,因此引发许多纠纷、危难,这就是水能覆舟。我们把观念建立在互相依存、互相帮助,成就彼此的事业、功德,这就是水能载舟。有了正确的观念,人生就会充满希望,愈走愈光明,到那里都能吉祥平安。
 3 K- j0 q5 g4 o, Q
 # P3 |9 m' n1 M* ^$ S - f5 y+ Q& S: i4 s
 1 `. A1 M  g, u$ G7 `: B
 如果学佛不能运用在生活当中,那学佛就没有什么意义了。“道”就在你心中,就在日常运用中。仁者,请善自体会吧!
 - S0 i, Z" G& L: U& s0 C* U
 2 U: w& A) A4 t) w' c6 ` . s/ P8 f8 \. _5 b$ l8 J: D
 % t. B( f9 h9 A$ v3 F0 I
 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所以我们对于佛法的修学,一定要勇猛精进,断恶要快,修善要积极,刻不容缓!我们要把握着每一分的时光,要去干了生死、出三界的大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