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754) 鸡蛋( 0)
|
原帖由 Justing 于 2006-4-28 07:43 发表" M3 t: u7 h* h8 {6 L0 O1 o, r
关于平仄的个人之见 BY zh921972
% R1 ^3 r7 `$ K) p
. h0 M" K) t7 A首先说说入声,现以转到平上去3声并大部分被同化,唯独2声里尚存入声: r% Y( D7 y: m( w: x ]- T
爬-拔,婆-博,何-泽,题-习,卢-独,鱼-菊。。。4 v1 D2 g/ z/ g( k3 L8 z$ o2 b* a
前一个阳平,后一个入声。
$ i* s0 G" [2 h/ k/ A关于平仄的主张,实际是对节奏的要求。由上例可见,用今4声标准定平仄有些不伦不类,因为入声字读音还没有彻底消灭掉。 9 k) ^. _- z, U3 \' s/ ~
个人之见:用古韵最好。用今韵也未尝不可,但是要把尚存的入声字归为仄声!
+ K$ ?) W6 i3 ]! t; C+ c现在某些方言(如长沙话)基本完整保留了入声字,我倾向于用古四声定平仄也有这方面原因。
7 M: q; ?/ L( `1 ^6 [/ E, C
; v( Z4 C. n) C1 Z% \: M+ Y1 q! Q$ k
真的是没有想到,对联兄一篇帖子,闹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看来是得有请专家们出场了。6 u& _2 ^3 [: t k- i) @
5 K5 z& l& b8 g0 H* W: R0 u那么对联兄这篇贴子到底应不应该加为精华呢?这里就牵扯到到底什么样的帖子才能加为精华的问题。云月一般的原则是,原创,文笔好,意思也不算坏的,就可以加精。精彩程度不同,精华的级鹨膊煌5比唬圃乱不峥悸钦展俗髡叩乃胶推渌冻龅呐Γ庖簿褪俏裁从行┧缴醺叩拇笫Φ慕茏鳎幢乜梢缘玫郊泳芏喑跹д叩耐垦唬炊氲骄男〖涞脑蛄恕?4 f9 S# k# I) a5 b, G# ~+ P" W/ m7 b. |
但是现在长城兄和皮版又为加精设定了一条标准,就是说文章的观点必须是正确的,或者说是加精者所同意的。这个标准能不能成为加精的标准?云月不敢为这个问题作主。皇上,到了您给个定义的时候了。有请皇上!4 c+ ~& o8 r* g2 {; H! d
' g% d" D5 l$ P! i* l4 J/ ?1 o
$ p* l' e/ E# ~% X- B# |1 M0 r/ l" N云月一开始就说,对于对联兄对于平仄问题的个人意见,持保留态度。以下云月就逐一作解释说明。
5 h, M& |8 [% p5 }; G9 C! e, f* f8 r0 d& X0 B5 G+ `4 [" r/ b
一、入声字的转化* Q, \( c. h' p# d R( M
( e: \! b: m7 t追溯到中华民国成立之前,孙中山先生确实考虑过以粤语作为国语。如果是那样,关于入声字的争论会少很多吧。后来为什么到底让位于以北京方言为底板的普通话,那是很难考证的历史公案了。但是毕竟这个普通话作为国语的方针,就延续下来,一直到今天。5 m) ~) s; y6 @1 ?4 H) m
U" _+ u/ ~2 @9 @+ y# v! H* @" n那么我们知道,现在的普通话,发音无外乎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个发音系统,和入声无关。就是说,根据定义,阳平就是阳平,阳平就是平声,阳平不是入声。换言之,为什么阳平不是入声?因为我们定义它不叫入声。所以说,顾名思义,阳平只是平声的一种,音韵大师们如何研究我们今天的口型和音节的长短,都不能改变这个最基本的定义。
& X! q$ K" A9 C# O5 E- M/ z4 ?. B% K! y' M6 Q5 _
我们在普通话里,在现在的四声项下,不会看到关于入声的定义,因为入声没有了,不存在了,被彻底消灭掉了。入声字,随着旧标准的被摒弃,被一并摒弃了。我们现在只研究普通话项下的四声。故事就是这样简单。
3 s0 _: W! b! A0 `7 z @4 A7 {8 l w+ B4 ]& l$ {9 G* e
把入声字扫入历史的尘埃,是很多国学大师不能接受的事。但是这毕竟是一个事实。我们还是可以经常听到入声的音的,因为很多南方的方言都有入声字的保留。比较那个入声字和它在普通话里对应的发音,我们其实已经不能感受到相似。
8 ]0 I: K7 I5 e2 n" ?7 v5 ]4 g' H1 ^
5 l) i9 g% l) v- C云月曰:去的终须去,住的终须住。
, Q6 P1 O d# E- ^8 M/ E' N
4 q3 E# t$ e2 {" E, f二、古文爱好者的偏好* Y8 h( v! Y1 \9 m6 ]) f+ g! K/ B
. z9 N4 c* ^2 j8 q2 w) { `8 b整个国家从整体上来说确实是抛弃了“平上去入”的旧四声体系,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喜欢以前的《平水韵》,抱着老古董不放,那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旧体系,这个被抛弃了的旧体系,确实是非常地严谨,非常地完善。与之相对应,新体系确实还有待完善和提高。所以说,关于平仄的要求,不仅仅是对于节奏的要求,更多的还是古文爱好者的一种个人偏好。; s0 h {6 ?4 ?" }3 u7 F4 X
9 y2 _. X* c( e. w9 {追溯到宋。宋和宋以前,词是可以唱出来的。就是说,依照词牌填出来的词,乐工可以根据一套既定的法则,比较轻松地、模式化地把文学作品转换成音乐作品。但是这个依谱入乐的方法后来就失传了,取而代之的是元曲的兴隆。但是失传之后,人们依然在按谱填词,而且对于词谱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了。这其实是很没道理、甚至说是很没天理的事情,只能说明大家集体脑子里有水,或者是总幻想着那个方法,那个依词度曲的方法,有朝一日还能找回来。于是就有了一个精彩的结论:
1 m4 u! ~9 S. A! j7 }" f, M a9 @% F' C9 B( H7 \5 h
宋人填词用的是《平水韵》,所以我们今天填词也要用《平水韵》。否则,那个依词度曲的方法找回来了,今人依据今韵填的词还是唱不出来。! I" v6 q- Q+ v& ~2 y' P4 p( p
" z( f% s# J+ F5 U/ r# `云月曰:让喜欢幻想的人们幻想去吧。3 q+ x1 ^' y: O4 Z6 ~1 e
8 X* n9 w1 }2 v7 \三、写诗填词者必须谨慎的地方!0 g/ e) U; [, X: f
1 U2 }9 {" S* N对联兄的观点里,最最有失大家风范的一句就是:
8 \$ y3 H6 z5 x B- T e- f( u: D! B, D
“用今韵也未尝不可,但是要把尚存的入声字归为仄声!”
^# f5 S4 m# n' p' f9 O% r, N c% S, Y
这是完全的错误,非常严重的错误,不可原谅的错误。9 h$ g6 ^( x( Q7 `' s
, @- F' ?4 L2 Y( y% T# g用古韵就是用古韵,那是假定你还在按宋朝人的说话方式说话,发音方式发音;用今韵就是用今韵,那是假定你说普通话,用普通话的说话方式发音。这不是可以自创一格的地方。
: G) R8 i8 K2 C9 C* D8 m+ ]. z5 p+ A, t4 f
对联兄现在要给我们推出一本新的《新华字典》,在这本新的《新华字典》里,发音的规则不是我们学过的bopomofo,并且也不是古人的《平水韵》,而是对联兄设定的平上去入。这是不可以接受的。
% r: I" [, |& s3 |) i) p% Y: e2 f8 ?7 P" u/ Q4 i
对于古韵今韵不可混用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有指出。现在中国比较官方的说法,双轨制,就是说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这已经算是无比宽松了。但是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那依然是非常严格的。
( [7 u0 G8 E; Y0 ?5 O2 B* o: c4 V( Q, S- k6 K( C1 i. ?4 Z& o" \6 C4 W
云月曰:这种只能一丝不苟的地方,必须大声地喊出来。% b7 c j; a& K2 o2 F' S* k; g
, w; J- x9 O' f' Y2 r& _7 Z o
四、各地方言以及其它
- \6 u5 y% U9 m" C) {
l8 l% h% p" q) O1 F) t长沙话基本完整保留了入声字?这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苟同的。云月妥协了,其他南方方言的朋友也还是会?**鹄捶炊缘摹?
* j' l- u' D- m) Y1 n: _) U! l4 A- j7 N0 p8 ^& y; Y. r* f l
但是这个问题,有大家的地方情感因素在内,就不深入讨论了。
: o0 t* c" s7 l, k- j- g
# B9 f# f) ?3 z1 A4 A9 ~6 [7 o' z用今四声标准定平仄有些不伦不类?这个结论可是好下的?那当年审定新华字典的那些人,难道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普通话系统推行百年,越来越显示出科学和严谨的风范,以今韵创制的好的古体诗词层出不穷,我辈岂能熟视无睹?这个地方对联兄的表述方法实在是不能被接受。“不伦不类”是一个很重的词汇,即使观点不同,我们一般也不这样去说。如果这是一句并非严肃的话,那么云月的反驳是:对联兄的普通话发音系统,也有点不伦不类。开玩笑了,嗬嗬。
( [+ [6 [* l+ g+ F- Q5 K
! M- b- G/ N) |/ Z, K( ]4 X云月曰:是否摘精,大家共同评判吧。/ d1 B& K `6 W6 F
; H7 i2 I2 b2 H" o5 }
[ 本帖最后由 云山水月 于 2007-1-24 01:0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