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怎么样,胃里已经被最近的市场波动搅得翻江倒海了吧?+ a$ v/ I7 @# O4 C7 Y0 _5 I9 G
# L! ^" v/ L& D2 v5 o' z 你是否觉得这波动已经是史无前例了?如果你真这么想,那你就错了。4 x! M ~6 R" r5 i( D2 `
4 e! k: b. U8 o( }) p- r4 z+ k 事实是,尽管市场近期的波动确实是非常罕见,但它绝对不是独一无二的。; Q9 W8 \* J6 `6 N" k4 p1 i
0 C0 P) h/ J5 K% u! h
我们之所以常常会忽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往往会过分专注那些主流指数每天上涨和下跌的具体点数。不错,哪怕是历史专家,当他们面对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896年创建至今的全部历史数据,要再找出一个连续若干天每天上涨或者下跌幅度都动辄以数百点计的时间段,也是非常困难的。
: b6 l9 [# X8 H1 r- E
7 y7 N/ N0 N) [4 S# h* b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将度量的标准改为百分比,我们面前的一切就会有所不同,类似的时期就会颇有几个。而且事实上,我们也确实应该从百分比着眼,这才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8 G3 z4 M; r2 _: \7 |2 ]) |2 f K' c8 z; j5 i. e# Y
比如说,我们考虑一下,这个月当中道指上涨或者下跌幅度超过1%的交易日究竟有多少呢?截至本周一的十一个交易日当中,这样的交易日有八个之多。这样的情况少见吗?历史统计数据告诉我们,1896年至今,这样的局面至少出现过一千次以上。
) K3 L5 G4 ?4 a1 P, a& Z* e0 }
4 t- K( m2 H" I+ y& x ^3 S, B( t. _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交易日当中其实很多的日间波动幅度都远不止1%,比如说,六个交易日的波动幅度都在2%以上。不过即便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历史上同类的时期也出现过五百次以上。, x/ _" V# z. l7 c1 X0 [* h
6 c6 P; _' C4 f0 _/ ^
再进一步,上周我们看到了四个连续的交易日,道指每一天的波动幅度都至少有3%,这倒是接近史无前例了,但也只是接近而已——1896年至今,这样的情况至少还出现过十一次。
, t2 Y8 Y T4 |2 R1 W0 l o( w
8 d1 W+ S4 i f' w7 x 有如此众多的历史先例出现,这显然是个让人庆幸的好消息:统计学家有了更多的信息,能够据此作出相应的结论。不过,非常遗憾的是,从这些类似局面当中得出的结论本身却无法让人感到乐观,最好的解读也只是:市场正处在一个加长的筑底期间。' r% D$ E- Z9 D
2 Q1 J( v7 Q( e+ _$ g! [ 比如2010年5月上旬,这是距离眼下最近的一次有类似波动性的时期。当然不必说,这一时期的开始还包括了著名的闪电崩盘行情,即道指在日间交易当中下跌了近千点之多。那一次调整的底部真正到来,其实已经是两个月后的7月上旬了。
T( K% k) S# M" k; W
; h. u H' z) ~" v* l 在2008年10月到11月期间,我们也看到过类似的极端波动性行情,当时正是信用风暴的顶点前后。那一次熊市的低点最终是出现在2009年3月,七个月之后。9 L3 f% n9 A+ \0 j. J I( ?: f
" f/ U+ {8 E, ] m' q 当然,历史记录本身也是复杂的,各种情况都有。事实上,也有一些波动性大爆发的时期恰恰就是底部到来的时期,但那却是少数。因此,目前较为靠谱的判断还是,在未来若干时间之内,市场还将遭遇若干低点。(玉祥)
" G- ~1 b6 B5 P ~
5 r( B( ~/ s- V% c- K.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