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眼看着对冲基金的回报数字一次又一次地让你的外行投资组合受辱,你是否已经无法再忍耐下去?
2 s% W @5 q/ m& ] 你可曾迷惑过,为什么保尔森(John Paulson)和柯恩(Steve Cohen)这样的家伙总能够很容易地创造出15%、20%乃至30%的年回报率?
9 s& y p1 [ b V/ P# A 你还幻想着有余财去加勒比小岛上买别墅,或者是买一幅德加、沃霍尔、还是梵高的画作?再不然,你总该想要吃得好点,住得好点吧——就像拉贾拉特南(Raj Rajaratnam)入狱前最后一晚所想的那样?
, d6 a) ?; H7 O) K1 ^3 F 这时,你就不能是走,而是应该用跑的,到你当地的证券管理部门,对那里的官员说你要创建一支对冲基金。
$ K- J U9 l4 W' q 对冲基金曾经是精英们的领地,久经世故的华尔街交易商们的禁脔,但是现在,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人想要立即开始赚大钱,恐怕没有比进入对冲基金世界更容易的选择了。) p! V( T, N, S# h z$ L6 }
不错,现在确实有了一些新的监管法规,包括必须在证监会注册等等,但是整体而言,这个3万亿美元的行业依然是一个监管盲区。你不需要什么授权,不需要什么出身,甚至不需要一部个人电脑。你在家就可以搞定一切。
2 L3 J9 M/ n) i, j- u- S 当然,一旦你启动了自己的对冲基金,你总是需要投资者的。为了吸引投资者,你必须找到一种有足够魅力的投资策略,这样现金才能滚滚而来。以下,我们就要进入问题的重点部分。今天的市场上有三种主要的策略:
( t! I7 O' D2 x 研究主导, n5 Z; ~2 y5 X3 c: @, f
千万不要被这名字调戏了你。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并不是那种老派的分析、调查和数字研究。这里的所谓研究,指的是给企业董事打电话,挤进“专家网络”,和高管们混熟络。这才是今日的对冲基金经理人们最喜欢的“研究”。看看这激进的“研究手段”给拉贾拉特南带来了些什么?他可是亿万富翁了。
q% x# j) U, Z" X3 m* D5 I 所有人都希望能够了解这当中的奥妙,包括监管当局的调查者。柯恩在SAC Capital的十年记录目前正在审查当中。大约二十笔期权的交易,其时间点都非常可疑,说都与泄密有关也不能说是强词夺理。
1 T ?5 }* ~' _" K 机会主导
( D: R) `% M1 B- w1 o 这一John Paulson & Co和Magnetar Capital所钟爱的方法,其名气要小一点,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是更加有利可图的。这一方法要求大量的工作和承担可观的风险,但是这重担并不会落到你,对冲基金经理人的身上,而是落在你的投资者身上。' \0 P; E0 w1 a6 F. p$ X
作为一个对冲基金经理人,你当然要去寻找机会。这可能是一支股票、一支债券,或者是一支基金,比如高盛证券(GS)创建的资产基金。当然实在不行,你自己来创建也是可以的。/ [6 U7 M: V( r% S3 e% ~
然后就进入工作程序。你做出帮忙的样子,选择一些个体证券,比如某一抵押贷款债券,加入这一基金。" L) Z1 Z3 g% i' r8 ^
可能你会觉得,如果要你帮忙,你一定要为人家提供安全的选择,但事实并非如此。毕竟,你是不会选择即将倒债的抵押债券来加入自己的投资组合的,不是吗?你可不想毁掉自己的名声。可是,别人的产品就另当别论。! w: B5 Z) c; t
现在就是风险所在了。你的对冲基金将通过某种衍生产品工具来做空这一基金。看上去像是疯了?这确实是风险十足。你知道,这或许没有意义,但是类似的策略在前面提到的那两家对冲基金巨头那里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帮助集成起来的一些投资最终变成垃圾,而与此同时,他们做空了那些潜在的垃圾,于是乎,他们赚到了大钱。这就是所谓的大量工作和可观风险。9 N: O( x. o$ z
所有其他
0 K- s7 [9 q% V: ]6 }+ i 最终,虽然我并不推荐,但是也不反对你采用那些经过考验的对冲基金策略,比如套利、外汇交易、商品、外国债券、固定收益可转换套利、空头、量化系统等。
" d9 a: t7 i( X; }0 i) b3 c3 `6 \ 可是,你为什么要那么做?Hennessee Hedge Fund Index提供的数据显示,4月间,对冲基金的进账整体而言只有1.36%,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分别有2.85%和3.98%。1 S9 j8 e( B' k- m5 c! O ]8 |
在不那么理想的时间段里,对冲基金的境遇就更加糟糕。在金融危机期间,每十支基金就有一支关张。亏损和赎回造成整个行业损失了超过6000亿美元的财富。当然,能够赎回的都算是运气好,很多基金直接破了产,还有很多锁定,禁止赎回。
& j1 d) D& }0 S: {4 x 最后选择
`5 y# `: x5 m7 |; F2 v9 B 许多读者可能还要问,再没有第四种策略了吗?就没有一种能够提供稳健、可观的回报,而不要求我们去编织人际网络,或者是构筑证券来做空的策略吗?2 D, F* }1 C0 T l% u; w% G: u) E
答案是有的。这是一种消极的策略。你收来委托人的资金,将它们投入海外账户。比如瑞士银行就是一个很常见的选择。然后,你在寄给他们的声明当中宣称,他们获得了非常理想的回报,比如牛市30%,熊市1%之类。然后当他们想要赎回投资时,你就在一个美国账户中进行交易——JP摩根大通以前就提供这种服务。9 \4 {2 O* e+ H F0 V! ^+ g6 y
这就是你的“懒汉”投资组合。你永远不必投入一分钱——就像纽约大都会队的拥有者那样。% u& e g2 I7 q: ^
我已经记不得这种方法的正式名称了,但是确实有些人从中赚到了大钱。在这里,保密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最好连家人都别告诉他们。(子衿) |
|